02书屋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543章 环星影业正式成立

第543章 环星影业正式成立


刘一民将报纸塞进座椅后背,对于美国老人模仿《一个人的朝圣》的事情,刘一民觉得并不多,哪来这么多傻子啊。

    刘一民认为是美国媒体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用来引起读者的关注来提高销量,一些人想博关注,双方一拍即合。

    至于死亡的事儿,媒体胡编乱造成因的概率较多。美国媒体这种传统从报纸在美国大规模兴起的时候就有了,制造些离奇的事件刺激销量。

    听完刘一民的分析,李聪仁说道:“刘,你说的对,媒体就是苍蝇。可能有个别的例子,但更多的是被媒体掀动的。”

    本来安排住在酒店,可惜带着狗没办法入住。弗兰克找了一间三室公寓,入住之后带着他们去中餐馆吃饭。

    “刘、黄、焦,祝你们此行顺利。目前你们合作的电影公司和院线已经在忙碌起来,不断地通过媒体宣布你们即将抵达美国,路演安排一经公布,各大电影院的票都抢光了。”

    弗兰克说完,李聪仁笑道:“这个故事经过我简化,已经刊登在我的杂志上了,名字叫做《中国老人的决心》。上映的时候,我通过杂志向读者赠送了五百张电影票,黄导,拍的很好。上映第一天票房一百五十万美元,媒体还在感叹,你们中国的电影要杀入美国市场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嘛!”刘一民冲黄祖默三人说道。

    吃完饭,众人回到公寓,这几日刘一民顾不上黄祖默他们,李聪仁找了一名员工,带着三人在旧金山游玩。

    不过三人明显没什么心情,为即将开始的路演紧张地做着准备。刘一民嘱咐焦晃谈论电影故事的时候,多谈一谈塞罕坝的环境和拍摄难度,黄祖默多谈一谈人类共通的情感问题。

    等送走弗兰克和尼琪,几人回到公寓,刘一民带着李聪仁单独走进房间。

    李聪仁从包里拿出一份律师给的建议,还有一份合同。

    “刘,这是我找的最专业的律师写的建议和合同,他们不仅懂法律方面的知识,而且懂财务方面的知识,知道如何在美国避税,让你的税负降到最低,他们可以给你降到百分之八。”

    “百分之八啊,行,正规吧?”

    总体需要纳的税是不会变的,在美国缴纳的少点,在国内缴纳的比例就高点。但钱回到国内,比留在美国好太多。

    “绝对正规,双方的贸易协定他们研究的很透,就是吃这碗饭的。好莱坞不少公司,都是用他们做法律顾问。弗兰克这个人我查过他的资料,加上这几天的相处,我觉得是个不错的合作对象。

    他跟斯蒂芬金关系很好,你跟斯蒂芬金关系还行,我相信他要是敢耍手段的话,不少编剧也不敢跟他合作。”

    李聪仁经过几年的磨练,对商业的看法非常冷静,不怎么掺杂个人的情感。

    “谢谢!”刘一民拍了拍李聪仁的肩膀。

    李聪仁说道:“刘,你太客气了,我们是好朋友,跨越国界的友谊。在中国你很照顾我,到了美国我也要尽地主之谊。当然律师费,还是需要你付。”

    “多少钱?”

    “咨询费是三万美元,如果要长期聘请法律顾问的话,还需要另一笔钱。我建议不用长期聘请,如果是对外的案件,可以使用弗兰克公司的法律顾问,能省点是点。当然,财务方面的监督是必须做的。”

    刘一民将合同里的每一条都认真地看了看,弗兰克和刘一民大体上的条款在中国已经确定,上面都是细则,防止出现漏洞。

    李聪仁代表刘一民委托律师写的合同,已经跟弗兰克商讨过,只等刘一民同意就可以签订,接下来就是公司成立、注资。

    他们双方出资共九百万美元,但实际注册资金只写五百万美元,这也是一种巧妙规避风险的方式。

    刘一民将文件看完后放到桌子上,再次感谢了一下李聪仁,并询问他的杂志办的怎么样。

    说到杂志,李聪仁眉飞色舞了起来,他觉得美国目前很多学生不喜欢读书,但是对于这些小故事特别痴迷,这个年龄段的读者心理,被他摸的透透的。

    “销量现在有多少?”

    “每期大概五万份,偶尔能卖到七万。读者方面给我带来的利润不大,广告方面利润高。读者群精准,小孩子的产品利润大,广告商舍得投钱,每个月净利润能有两万美元左右。”

    《巴黎评论》看到李聪仁的利润,估计会羡慕得流口水。《巴黎评论》号称纯文学,不刊登广告,读者端带来的利润实在有限。

    “你是为美国小孩子做了件好事,让他们很早就了解世界各国人文历史。”

    李聪仁笑着说道:“没想到,杂志能成为我一生的事业,刘,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将杂志推向全美。”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

    李聪仁晚上没有回去,两人躺在床上聊着当年在燕大的事情,李聪仁跟不少留学生都有信息沟通。不少留学生进入了领事馆工作,当然现在级别还很低。

    刘一民实在太困,没聊多久就意识逐渐模糊。李聪仁说道:“刘,咱们是不是中国人所说的抵足而眠,友谊的最高境界之一。”

    “嗯,李,你的中文越来越好了”

    ………………

    第二天刚醒,弗兰克就进入了公寓,看到刘一民和李聪仁睡眼惺忪,嘴巴张大。

    “弗兰克,别多想,我们两人好久没见面,进行了一次彻夜谈话。”

    弗兰克笑说道:“刘,你看过合同了,觉得怎么样?”

    “走,咱们准备签。”

    刘一民留下黄祖默几人,先到外面吃完早餐,接着到了律师事务所,在律师的见证下两人签订了合作协议。

    李聪仁给刘一民介绍了一个财务审计团队,每年的费用是五万美元,会在春秋两季对公司财务进行审计,审计报告直接交给刘一民。

    合同签订完之后,刘一民也没什么事情,就跟着弗兰克去跑了一下公司成立手续。

    至于弗兰克之前讲的股东名字是用刘一民真名或者是其它名字的问题,刘一民想了想,还是直接使用自己的名字。

    手续跑下来需要一段时间,合同签订后,公司先挂牌。为节省成本,公司的地址就在弗兰克的公司内。

    弗兰克的公司在洛杉矶,但是离好莱坞还有一段距离。在弗兰克的办公室里,三人举着香槟庆祝二十一世纪环星影业正式成立。

    弗兰克站在窗前望向不远处的好莱坞,目光充满着征服的欲望:“刘,我们的电影之路就此开始,我相信,我们合作的电影会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不止在好莱坞。”

    “弗兰克,恭喜你找了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李聪仁笑着说道。

    弗兰克轻轻地跟李聪仁碰了碰杯:“希望以后我们也能成为好朋友。”

    “来吧,庆祝这个美好的时刻,弗兰克,《奴隶的救赎》不是辉煌的终点,而是辉煌的起点。”刘一民微微抿了一口,他实在是喝不惯这个玩意儿。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电影项目就是《绿皮书》,在八十年代,票房达到一亿多美元,刘一民不觉得是什么难事儿。

    弗兰克给刘一民看了看几家投资方的名字以及选定的演员,刘一民看都没看就将文件推了回去:“弗兰克,我说过运营由你来处理。”

    李聪仁接话道:“中国有句话,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意思就是,怀疑一个人就不会和他一起共事,既然一起共事,就不会再怀疑他。”

    弗兰克感动地说道:“刘,我一定会让你赚大钱。”

    “是我们一起。”

    公司成立并没有大张旗鼓,第二天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晚宴,斯蒂芬金和几个跟弗兰克熟悉的演员、投资人等参加了晚宴。

    斯蒂芬金笑着祝贺刘一民:“刘,希望你未来能带来更多的优秀剧本。真的很羡慕你,你的电影票房是我没能达到过的,弗兰克是个好导演!”

    “斯蒂芬,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有时间我邀请你来中国。”

    斯蒂芬抿了一口红酒,弗兰克走了过来,将几位投资人介绍给了刘一民。

    他们目光灼灼地打量着刘一民,眼神里没有崇拜,只有赤裸裸的金钱欲望,他们渴望通过刘一民的剧本赚大钱。

    “诸位,我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刘一民举杯庆祝。

    “刘,你的任何剧本,我们都愿意投资。”福克斯电影公司的代表科恩说道。科恩身穿白色紧身西装,黄头发蓝眼睛,热情的目光中带着狡黠。

    “谢谢!”

    福克斯电影公司代表科恩低声询问刘一民对于《绿皮书》票房的预测,刘一民笑而不语,只是说一句一定能赚钱。

    “科恩,文化的事情就不要谈钱了,太俗!”刘一民优雅地举起红酒杯。

    斯蒂芬金笑着说道:“科恩,你们真是无时无刻不在谈论利益。”

    “斯蒂芬、刘,没办法,我倒是想好好的谈一谈艺术,可惜我必须为公司的利润负责。”科恩遗憾地说道。

    都是千年的狐狸,场面话听听就行了。

    这是一部必定盈利的电影,弗兰克在拉投资的时候比平常硬气多了。

    晚宴结束,弗兰克送李聪仁和刘一民住进洛杉矶的酒店。抵达酒店,刘一民先给中影合作的代理商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们可以往外放《忠犬八公》团队抵达美国的消息了。

    第二天报纸上就出现刘一民一行抵达美国的消息,路演首日将和环保团体一起观看本场演出,感谢环保团体为中国植树募款的努力。

    刘一民和李聪仁拿着报纸赶回旧金山,跟黄祖默等人见过面之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这些媒体对他们带来的“老八”非常关注,让焦晃牵着狗摆了好几个Pose。

    焦晃蹲下和狗热情相拥,这一幕幕都被视频和相机记录了下来。

    其中有一家媒体是《时代周刊》,代理商跟他们打好招呼,下一期的封面上就是焦晃和狗的照片。

    面对媒体,焦晃大谈拍摄的艰辛不易以及和狗相处的温馨瞬间。

    新闻播出之后,焦晃的容貌和狗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刘一民特意交代代理商,通过媒体将‘狗’塑造成拟人化的角色,让美国人感受到‘狗’的生命力。

    在媒体的刻意引导之下,许多美国人包括宠物爱好者,开始关注起来这条狗。

    刘一民关掉电视,冲着黄祖默说道:“要是能把这条狗的地位抬高到和熊猫的高度,票房完全就不用担心了。”

    “美国人还真信啊!”黄祖默说道。

    刘一民用手指了指脑袋:“媒体可能无法操纵人们的行动,但通过密集报道能决定人们想什么和如何想。”

    焦晃乐呵呵地说道:“我这下还在美国成为名人了。”

    “老焦同志,大胆点,你以后成为国际知名演员都不是问题,进军好莱坞不是梦。”

    “好莱坞?我在国内演好戏就行了。”焦晃笑道。

    晚上,代理商将他们接到了旧金山一家电影院,里面坐的一部分是老朋友,环保团队的约瑟夫亲切地抱住刘一民,接着深情地亲了亲焦晃牵着的狗。

    “约瑟夫,你们辛苦了。”

    “刘,不辛苦,实际上在美国刚上映,我们就看了。我们深受感动,焦,你饰演的角色实在是太有魅力了。”约瑟夫真诚地说道。

    焦晃一番感谢,大家开始入座观影。刘一民看的很认真,美国方面翻译的很标准,口音纯正,除了口型对不上有点出戏外,其他什么问题都没有。

    等到表演完毕,四人加一狗走到台上,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并回答观众和记者的提问。

    观众上来先询问的是中国植树造林的成果,四人早有准备,代理商工作人员递过来一个面板,上面贴着照片,塞罕坝前后对比图,还有一张“国际林”。

    环保团体看到挂着“国际林”的牌子,一个个激动地跳起来鼓掌。

    “请不要为我们鼓掌,请大家向自己鼓掌,这不是我们的功劳,这是你们的功劳,你们的名字刻在森林之上,你们的名字刻在世界环保进程之上。你们很棒,真的,我为你们骄傲。

    你们提供的资金,每一分都不会浪费,记住,是每一分都不会浪费;每一分都会成为森林的一部分;每一分都会化作我们呼吸的氧气;你们造就了一片森林,未来,你们还将造福全世界。

    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全美国人也应该为你们感到骄傲。”刘一民激情澎湃地说道。

    黄祖默诧异地看向刘一民,拿过话筒怎么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刘一民不断地用各种演讲手法刺激他们的情绪,在狭小的空间内更容易起到作用。

    刘一民讲完,黄祖默和焦晃两人分别应对提问,黄祖默和焦晃早有排练,回答起来游刃有余。

    结束后,不少环保团体的人过来排队跟他们或者狗合照,请来的媒体全程记录下了这一切。

    排队拍照的美国人不小心被东西绊倒,媒体咔嚓一声照片定格,此时已经想好了明天的新闻标题——《美国观众争先恐后和‘小八’合影,中间出现踩踏事故。》

    代理商在送他们回酒店的路上,递给了他们一份地图,上面清晰地标记着他们接下来的路演电影院,涉及大半个美国。

    “刘,今天是一个好的开始,目前在美国,环保团体人数众多,我相信他们是我们潜在的观众。十天内,我们将投入五十万美元用于媒体宣传。这几天‘小八’在美国观众里越来越有人缘了。”

    刘一民冲着代理商代表吉姆说道:“你们如果觉得宣传花费过高的话,宣传素材可以跟欧洲的代理商分享用来平摊成本。”

    “刘,谢谢。我们跟欧洲方面有联系,在美国的报道和影响将快速传递到欧洲。电影在美国宣传就行,欧洲,一群跟屁虫。”吉姆得意地说道。

    “吉姆,你们口气可挺大!”

    吉姆说道:“刘,欧洲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欧洲了。我的高祖父是从五月花上下来的,我是第一代美国人的后代。”

    “你原本是英国人?”

    “不,从坐上五月花号开始,我高祖父就是美国人了。”

    刘一民没有跟吉姆再讨论这个问题,吉姆再过几十年,估计就成了美国老白男的代表。

    回到公寓,黄祖默和焦晃神情激动,刘一民让他们赶紧睡,接下来的日子可有的忙了。

    焦晃锤了锤胸口:“放心吧,一民同志,我的身体好着呢,路演再延长半个月,我也能挺得住。”

    刘一民冲黄祖默和焦晃点了点头,抿嘴转身回到了自己房间。

    现在叫的有多狂,接下来打脸就有多疼。

    刘一民不信焦晃比自己还能撑,两人可是有差了二三十年的身体素质。

    翌日,一群人进入了紧张的路演之中,第一个路演地点就是洛杉矶好莱坞旁的一家电影院,参与的人几乎都跟好莱坞有些关系。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057/111105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