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魔胎体表那如活物般蠕动、象征着亵渎与污染的魔纹,在业火红莲印记的净化与转化之力下,被强行剥离、熔断、再被赤金流浆中蕴含的“心炉”法则与混元道纹重新铭刻!
一个全新的、纯粹由混沌源力构成、核心闪烁着温润暗金光泽、表面流动着微弱却坚韧赤红道纹的“混沌源核”,在洪炉的中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聚、成型!
它不再散发毁灭与绝望,而是脉动着一种滋养万物、平衡阴阳、稳固地脉的温和而浩瀚的气息!
业火红莲印记完成了它最后的使命,如同投入水中的火焰,彻底融入那初生的混沌源核之中,成为其运转的核心法则之一。
孙悟空最后残存的一缕意识,带着无憾的平静与淡淡的欣慰,如同投入母亲怀抱的游子,也如同回归星海的尘埃,毫无保留地、彻底地融入了那枚新生的“混沌源核”。
光雨纷飞。
灭世洪炉那毁灭性的咆哮彻底平息。
狂暴的地火与弱水在源核的脉动下变得温顺,冲突湮灭的能量被转化为滋养大地的混沌源力。
源核的形态最终稳固下来,化作一颗古朴、温润、非金非石、表面布满玄奥暗金纹路与细微赤红道痕的…石心。
净业谷底,熔岩不再喷发,弱水退去污浊,只余下温热的、流淌着淡淡混沌光华的“岩浆”。
那颗名为“石心”的混沌源核,静静悬浮其上,如同大地的心脏,缓缓搏动。
每一次搏动,无形的、温和的混沌源力便如春风般温柔涤荡而出,深入北俱芦洲的每一寸焦土。
崩裂的大地在源核的滋养下开始弥合,被焚毁的生机悄然复苏。
那破碎的地火莲心,在源核力量的直接哺育下,已彻底弥合,莲台舒展,根须深深扎入八方地脉,比以往更加坚韧稳固。
哪吒那守护的意志,在其中安然沉眠,与修复的大地融为一体。
天河的咆哮早已止歇,弱水回归了河床,污秽邪念被杨戬最后的牺牲与源核的余波净化。
天河被弱水冲击的缺口处,唯有点点微弱如星屑、带着凡人祈愿气息的香火之光,在微风中明明灭灭,仿佛在凭吊那位坠入凡尘的二郎真君。
昆仑山腹深处,万籁俱寂。
那一点由太上老君神魂与道果所化的、纯净的兜率紫火精魄,在昆仑山新生纯净的山气中静静燃烧,永恒地守护着这片曾被邪晶污染的土地。
石心表面,一道细微的暗金色纹路,如同活物般悄然流转了一瞬,旋即隐入深处,仿佛在记录着什么,又像是在孕育着什么。
与此同时,一缕淡得几乎无法察觉、蕴含着一丝化育生机与丹道真意的清灵之气,如同跨越了万水千山,无声无息地从昆仑山魂深处飘荡而来,悄然掠过石心表面。
那气息与石心接触的刹那,仿佛故友重逢般微微颤动了一下,旋即也彻底消散,融入了混沌源核那浩瀚而玄奥的本源运转之中,再无踪迹。
北俱芦洲的风,第一次带上了一丝温暖湿润的气息,轻轻吹过净业谷,拂过那颗静静搏动的石心。
三界,在付出了无法想象的惨烈代价后,于这近乎彻底的毁灭之中,终于孕育出了一线渺茫而坚实的新生希望。
而那枚以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存在为代价所化的石心,便是这新纪元的基石,是悬于三界之上,无声运转、维系平衡的…混沌之核。
……
……
灾后十年,北俱芦洲,净业谷。
昔日的灭世洪炉遗址,已被混沌源力改造。
狂暴的熔岩河不再肆虐,化作一条温驯流淌、散发着柔和混沌光晕的赤金色河流,滋养着谷地。
谷底中央,那颗石心依旧悬浮,其下是流转着混沌源液的温暖“岩浆池”。
一个身影,十年如一日,盘坐在池畔一方温热的曜石上。
是烬。
少年已长成青年,眉宇间褪去了懵懂,沉淀下风霜磨砺出的坚毅。
他眉心那簇深紫色的火焰印记依旧存在,却不再有狂暴的戾气,反而与石心跳动的韵律隐隐共鸣,温顺而内敛。
他的混沌亲和力,在这十年间,成为了沟通石心与芦洲地脉最关键的桥梁。
每日,他闭目凝神,双手虚按大地。
源于血脉的混沌亲和力如涓涓细流,探入石心深处,再引导着石心释放的温和源力,梳理、修复着芦洲大地最深沉的创伤。
每一次疏导,都仿佛能听到大地舒缓的呻吟与感激的低语。
这一夜,星子稀疏。
烬如常将心神沉入石心。
十年相伴,他与石心早已建立起一种超越言语的感应。
他能感受到石心内部浩瀚如星海的混沌源力,能感受到那暗金纹路中蕴含的、属于孙悟空的齐天意志碎片,以及业火红莲印记留下的、淬炼万业的法则余韵。
它们并未消散,而是以一种更宏大、更内敛的方式,融入了源核的根本规则。
然而今夜,当他引导源力梳理谷外一处因暗星余毒而贫瘠的山峦时,指尖触及石心的刹那,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猛地传来!
咚…咚……咚……
不再是平稳的脉动,而是三声清晰无比、沉重有力,如同远古神人擂动战鼓般的心跳!
烬浑身剧震,猛地睁开眼,难以置信地望向石心。
那古朴的石质表面,竟在那一瞬间,流转过一抹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金红色光晕!
“大圣?”烬的声音干涩,带着不敢置信的颤抖。
他几乎是扑到石心旁,掌心紧紧贴在那温凉的表面,屏住呼吸,将全部心神浸入其中。
寂静。只有石心恒常的、温和的搏动。
难道只是错觉?是十年孤寂守护下的幻听?
失望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烬。
积攒了十年的疲惫、孤独,以及对逝者无尽的思念,在这一刻再也无法抑制。
滚烫的泪水,毫无征兆地冲破了眼眶,滴落在寂静的曜石上,发出轻微的“滋”声。
“大圣…杨戬真君…老君…哪吒大哥…”他哽咽着,像个迷途的孩子,“你们…都不在了…只留下它…只留下我…”
泪水沿着脸颊滑落,滴在石心之上。
就在那滴滚烫的泪水触及石心的瞬间——
嗡!!!
石心内部,一点沉寂了十年的、微弱却纯粹的金芒骤然亮起!
如同沉睡的火山被唤醒,一股沛然莫御的意志洪流,携带着一丝熟悉的、戏谑中带着无尽疲惫与欣慰的意念,狠狠撞入烬的心神:
“呆子…哭甚?”
声音虚幻,却清晰得如同炸雷在烬耳边响起!
“啊!”
烬如遭雷击,猛地缩回手,踉跄后退一步,瞪大的双眼中充满了极致的震惊与狂喜!那不是幻觉!
那声音,那语气…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大圣!是大圣!你还…你还在!”
烬语无伦次,泪水流得更凶,却是喜极而泣。
石心表面,那道金红色的光晕再次亮起,比方才更清晰、更稳定。
它如同呼吸般明灭,伴随着那沉重的心跳声,每一次跳动,都仿佛在积蓄着更磅礴的力量。
“守着…辛苦了…”
那道意念再次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与暖意,随即隐去,仿佛刚才的交流耗尽了刚刚凝聚的力量。
但那心跳声,却更加坚定有力。
咚咚…咚咚……
这心跳,如同穿透时空的号角。
……
……
昆仑山巅。
那一点烙印在山魂深处的紫火精魄,仿佛被遥远的鼓声唤醒。
纯净的紫光猛地一亮,化作一缕细若游丝、却凝练到极致的丹气。
这丹气蕴含着太上道祖无上的丹道真意与昆仑山新生灵脉最精纯的生机。
它无视了千山万水的阻隔,如同归巢的乳燕,跨越无尽空间,精准无比地汇入北俱芦洲净业谷,没入那颗搏动渐强的石心之中!
嗡……石心跳动的韵律,在融入这缕昆仑丹气的瞬间,变得更加圆融,一股化育万物的生机从中勃发。
南赡部洲,无名山谷。
一间简陋干净的茅舍内,药香弥漫。
一个白发披肩、穿着粗布麻衣的男子,正专注地研磨着草药。
他面容清癯,额间一道纵贯的暗红疤痕取代了曾经神光湛湛的天眼,周身再无半分法力波动,唯有一股沉淀下来的、令人心安的仁和气质。
正是坠落凡尘、仙骨尽碎的杨戬。
他虽失天眼,神力尽丧,却在凡间行医济世,以凡人之躯,疏导弱水灾后瘟疫,活人无数。
百姓感念其恩,自发于山谷隘口为他立了一座小小的生祠,香火虽微薄,心意却至诚。
此刻,他研磨药杵的手忽地一顿。并非听到心跳,而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悸动。
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北方天际。一缕纯净温暖、带着无数凡人虔诚祈愿的香火愿力,自那小小的生祠中袅袅升起,无视凡尘阻隔,化作一道微弱的银光,划过天际,汇入净业谷的石心!
那香火愿力中,饱含着“显圣真君”祛病除厄的感激,更有对“杨医师”仁心仁术的敬爱。
这股力量,虽非神力,却承载着万民最质朴的信念。
银光入石,如同清泉注入熔炉,石心表面泛起一层温润的银色光泽,其内属于杨戬的那部分香火神性与“司法天道”的烙印,在这众生祈愿的冲刷下,如同涅槃般蜕变,隐隐化作一杆无形“心秤”的虚影。
灵山,大雷音寺。
莲台之上,如来佛祖宝相庄严,目视虚空,仿佛穿透三界,看到了那净业谷中搏动的石心。
他拈花微笑,颔首轻语:
“善哉,善哉。涅槃圆满,净土可期。”
言毕,佛祖指尖轻点。灵山藏经阁深处,一方被佛光温养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琉璃匣无声开启。
匣内并非经卷法宝,而是一根闪烁着微光的金色毫毛!
这正是当年孙悟空初成佛果、于灵山听讲时所留,蕴含其一缕纯粹的本源神念与毫毛分身之能。
毫毛化作一道细微金虹,穿透灵山佛国,瞬息间没入净业谷石心!
补全!最后一缕缺失的神魂碎片终于归位!
轰——!!!
石心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不再是单一的金红或混沌暗金,而是融合了昆仑丹气的玉润青白、凡间香火的纯正银辉、灵山佛光的璀璨金芒,最后统合于包容一切的混沌暗金底色之上!
净业谷地脉轰鸣,温顺的混沌光河掀起巨浪!
那巨大的石心在璀璨光芒中剧烈震动,表面玄奥的纹路疯狂流转、重组!
咔…咔嚓嚓……
细密的裂纹瞬间爬满石心!
“要…要出来了!”
烬激动得浑身颤抖,死死盯着那光芒万丈的核心。
下一刻,石心轰然炸裂!
并非毁灭性的爆炸,而是如同孕育成熟的仙胎脱壳。亿万道霞光瑞气喷薄中,一道身影踏着喷涌的混沌光焰,昂然步出!
金甲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由最纯粹的混沌源力凝成的暗金战袍,其上流淌着微弱的赤红道痕,如同活物。
那身影依旧挺拔,毛脸雷公嘴的轮廓依稀是旧日模样,但那双火眼金睛,却已彻底蜕变——金芒内敛,深邃如万古星空,倒映着混沌星云的流转,仿佛蕴藏着三界规则的至理。
额间,一枚暗金为底、赤焰为纹的印记取代了业火红莲,散发出言出法随的无上威严。
齐天大圣孙悟空,归来!
然其本质,已是混沌源核化形,三界规则在物质层面的显化!
他微微低头,看着自己新生的手掌。
掌心之中,一团微缩的混沌星云缓缓旋转,生灭不息。
他抬眼,望向天际奔流不息的天河,无须掐诀念咒,只轻轻吐出一个字,带着规则本源的意志:
“天河,定!”
言出法随!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贯穿宇宙的巨手轻轻抚过。
那奔流不息、偶尔泛起微澜的天河弱水,瞬间变得无比温顺、平滑如镜,再不起一丝波澜。
倒灌之危,彻底消弭于无形。
…………………………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992/111105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