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权势滔天,从发现干休所秘密开始 > 第五百八十四章 未来皆是灿烂

第五百八十四章 未来皆是灿烂


车子驶进清溪村时,雨已经停了。

村口的老桂花树下,挂着两条红绸带,上面写着“欢迎非遗使者归家”。

王阿婆、陈师傅和十几个村民站在树下,手里捧着刚煮好的姜茶。

看到车子过来,周明远率先跑上前,手里举着个平板电脑:

“峰哥,星悦姐,你们走这几天,电商平台的订单都爆了!‘黔东三绝’陶瓷礼盒卖出去两百多套,还有人专门留言问什么时候能再去村里体验。”

李峰接过平板,看着订单列表,眼里满是笑意:

“太好了,咱们的文创产品终于打开销路了。对了,非遗体验馆的装修怎么样了?”

“都差不多了!”陈师傅凑过来说。

“竹编装饰的天花板已经装好了,王阿婆还在体验区的墙上染了大幅的蜡染布,画的是咱们村的全景图,可好看了。”

走进传习所,李峰和许星悦惊喜地发现,原本空白的墙面,如今挂满了照片和证书。

有他们在德国参展的合影,有非遗创新展的展品照片,还有国家文旅部颁发的“全国非遗活态传承示范案例”奖牌。

最显眼的是一面“非遗传承墙”,上面贴着田老倌、王阿婆、陈师傅的手模。

旁边还有小雨和几个年轻徒弟的小手模,排成一排,像是一串糖葫芦。

“这是我跟明远一起弄的,”王阿婆指着传承墙,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以后每收一个徒弟,就按个手模贴上去,让大家都知道,咱们的手艺有人传。”

许星悦蹲下身,看着小雨的手模,轻声说:

“小雨,你看,你的手模跟田爷爷的放在一起,以后你就是清溪村的小传承人了。”

小雨点点头,突然跑回自己的座位,拿来一张画纸:

“星悦姐,我画了咱们非遗体验馆的样子,你看,这里是蜡染体验区,这里是木雕区,还有个小舞台,能跳傩舞。”

纸上的画虽然稚嫩,却把体验馆的布局画得清清楚楚。

吊脚楼样式的屋顶,竹编的门窗,还有院子里那棵小小的桂花树,旁边写着“像老桂花树一样,年年开花”。

田老倌摸了摸小雨的头:

“咱们小雨画得好,以后体验馆就按你画的来布置,再添个小展台,专门放你做的蜡染和陶瓷。”

接下来的日子,清溪村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刻。

非遗体验馆开业暨“清溪村非遗传承基金”成立仪式。

开业那天,省文旅厅的赵副厅长特意赶来,亲手为体验馆揭牌。

仪式上,李峰宣布,将电商平台的部分收益投入基金,用于资助村里的年轻人学手艺,还会定期邀请国内外的非遗传承人来村里交流。

“以前总觉得,非遗传承是手艺人自己的事,”

李峰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村民和游客,声音坚定。

“现在才明白,它需要所有人的努力。

需要手艺人坚守,需要年轻人接力,更需要大家一起把它变成能养活人、能让人热爱的事业。”

台下响起阵阵掌声,田老倌和王阿婆互相看了一眼,眼里满是欣慰。

他们想起几年前,传习所刚成立时,只有几个人愿意来学手艺;

如今,不仅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还有越来越多的外人来村里学手艺、买文创,清溪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偏僻的小山村了。

开业仪式后,体验馆里挤满了人。

蜡染体验区,王阿婆正教一个上海来的姑娘画蝴蝶;

木雕区,田老倌带着两个年轻徒弟雕傩戏面具;

竹编区,陈师傅教游客编小竹篮,嘴里还哼着黔东民歌。

许星悦则在展示区,给游客讲解“黔东三绝”的故事,时不时拿出手机,播放德国纪录片的片段。

李峰走到体验馆的后院,那里种着一棵小桂花树,是他和许星悦从老桂花树上移栽过来的。

他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嫩绿的枝叶,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在想什么呢?”许星悦递过来一杯热茶,靠在他身边。

李峰接过茶杯,看着小桂花树:

“在想咱们刚认识的时候,你还在村里小学教蜡染,我刚从乡下调到市文旅局,那时候谁能想到,咱们的非遗能走到今天。”

许星悦笑了笑:“我那时候就觉得,你不是个普通的干部。

你看田伯雕面具时的眼神,跟你看传习所的眼神一样,都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两人相视一笑,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柔和。

不远处,小雨正带着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跳傩舞,手里拿着田老倌给她做的小面具,笑声像银铃一样。

傍晚,长桌宴又摆了起来。酸汤鱼的香味飘满了村子,村民们和游客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

田老倌站起来,端着酒杯说:

“我活了六十多年,最骄傲的不是雕了多少面具,而是看到咱们的手艺能传下去,能让更多人喜欢。

以后,咱们清溪村的非遗,会像这老桂花树一样,年年开花,岁岁结果!”

大家都站起来,举杯相碰,酒杯碰撞的声音和笑声混在一起,在村子里回荡。

许星悦靠在李峰肩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里满是安稳。

她想起第一次跟李峰来清溪村,看到的是破旧的木屋和冷清的街道;

如今,看到的是热闹的体验馆、忙碌的手艺人,还有孩子们脸上的笑容。

“你看,”李峰握住她的手,轻声说。

“咱们的新旅程,终于有了最圆满的样子。”

许星悦点点头,眼里闪着光:

“是啊,以后咱们就在这里,守着老手艺,看着年轻人成长,看着清溪村越来越好。”

月光洒下来,落在长桌宴上,落在老桂花树上,也落在李峰和许星悦交握的手上。

远处的吊脚楼里,传来村民们的歌声,还是那首熟悉的黔东民歌,歌词里多了几句新的内容:

“蓝草染出千年韵,木雕刻下万代情,竹编托起幸福路,清溪村里永传承。”

李峰和许星悦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结局。

守着热爱的事业,陪着重要的人,看着非遗在时光里绽放,看着家乡在传承中新生。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就像清溪村的流水。

永远清澈,永远鲜活,永远向着温暖的远方,缓缓流淌。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664/4382606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