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边关摆烂三年,李二求我当女婿 > 第176章:圣上急诏!火速回京述职!

第176章:圣上急诏!火速回京述职!


林浩接过那卷用火漆封口的密诏,手指轻轻一捻,封漆便碎裂开来。

他展开一看,绢帛上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如千钧之重。

“速回,朕等你。”

落款是李世民的亲笔,字迹龙飞凤舞,却在收笔处带上了一丝难掩的急促与凌乱,不似平日那般沉稳工整。

林浩甚至能想象出李世民在写下这几个字时,是如何在愤怒与焦虑中来回踱步。

“什么时候从长安出发的?”林浩将密诏小心翼翼地折好,贴身收起,抬头看向那名几乎要累瘫在地的斥候。

“回大人,五日前。”

斥候大口喘着粗气,“圣上口谕,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半月之内,将您……请回长安!”

一旁的薛万彻听得眼珠子都瞪圆了。

他掰着指头算了算,嚷嚷起来:“半月?这不可能!从长安到这死人骨,快马加鞭日夜不停也得跑上七八天,你这弟兄已经用了五天,剩下的时间,这不是要让大人长出翅膀飞回去吗?”

林浩没有理会他的咋咋呼呼。

长安的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峻。李世民给了半个月的期限,不是给斥候的,而是给他林浩的。

这意味着,从斥候出发的那一刻起,留给他的时间就只有半个月。

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天。

他转身扫向正在忙碌清点黄金的薛仁贵:“黄金装了多少车了?”

薛仁贵快步跑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大人,已经清点装车三百辆,估计还有一小半。这帮崔家的老鼠,真是富得流油!”

“来不及了。”林浩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带一丝商量的余地,“仁贵,你带五百人留下,继续清点。清点完毕后,将所有黄金辎重,以最稳妥的方式,运回太原府。记住,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连同这座山谷,一把火烧了。一根铜针都不能留给草原上的那些豺狼。”

“那大人您……”薛仁贵脸上的兴奋瞬间褪去,换上了担忧。

“我即刻启程回京。”林浩打断他,然后转向薛万彻,“老薛,那箱子铁证,交给你。你带五十名最精锐的百骑司弟兄,护送它,走官道,大张旗鼓地走!”

薛万彻一愣,随即明白了林浩的意思。

走官道,大张旗鼓,这是要把自己当成活靶子,吸引崔家最后的火力。

他非但没有畏惧,反而咧开大嘴,露出满口白牙,一拍胸脯,发出擂鼓般的闷响:“成!大人您就瞧好吧!谁敢动这箱子一下,俺老薛就把他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不过……您一个人?”

“我带一百精骑,抄小路。”

林浩的目光投向地图上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那条路虽然险峻,但能省下至少三天路程。我们分头走,你在明,我在暗。你替我引开追兵,我替你先一步抵达长安,稳住局面。我们,在长安城下汇合。”

这番安排,滴水不漏。

薛万彻听得热血沸腾,用力点头:“好!就这么办!俺这就出发!”

两刻钟后,死人骨山谷外,两支队伍分道扬镳。

薛万彻率领着五十名百骑司精锐,护着一辆看似普通却被重重保护的马车,朝着官道的方向,卷起漫天烟尘,狂奔而去。

他们就像一团引人注目的火焰,故意在黑夜中燃烧,吸引着所有潜伏在暗处的飞蛾。

而林浩,则带着另外一百名骑兵,人人双马,装备轻简,一头扎进了另一侧崎岖险峻的山路,很快便消失在了沉沉的夜色之中。

……

长安城,太极殿。

清晨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洒在冰冷光滑的金砖上,却驱不散殿内那几乎要凝成实质的压抑气氛。

李世民背着手,站在殿前的白玉台阶上,目光穿过层层宫阙,投向遥远的北方。

他已经保持这个姿势站了整整一个时辰,眉头紧锁,仿佛一座沉默的雕像。

身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心腹重臣,安静地候在殿内,谁也不敢先开口打破这份死寂。

终于,李世民缓缓转过身,走回殿中:“林浩的消息,还是没有?”

一名内侍总管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着冰凉的地砖:“回……回圣上,还……还没有……”

“废物!”

李世民胸中的怒火终于压抑不住,猛地一脚踹翻了身旁那尊半人高的三足鎏金香炉。

香炉轰然倒地,里面的香灰撒了一地,几点火星溅出,又迅速熄灭。

“都快半个月了!朕派出去的十几拨人,快马跑死了上百匹,就带不回来一个活人的消息吗?!”

内侍吓得魂飞魄散,不住地磕头,嘴里反复念叨着:“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长孙无忌见状,知道不能再沉默下去。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陛下息怒。北境路途遥远,兵荒马乱,消息往来本就需要时日。何况,李绩将军的幽州捷报已经昭告天下,足以证明林浩在北境确实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大功?”李世民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打断了他的话,“辅机,你跟朕说大功?你去问问殿外那些世家大族的言官们,他们认这个功吗?你去问问清河崔氏,他们认这盆泼在他们头上的脏水吗?”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

这半个月来,朝堂上的争斗已经激烈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李绩的八百里加急军报送到长安,犹如一颗惊雷,震动朝野。幽州之围得解,颉利可汗被生擒,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捷。按理说,李绩封侯拜将,林浩这个在军报中被记为“定乾坤之首功”的幕后策划者,一跃成为朝堂新贵,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世家不答应。

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集团,罕见地联合了以崔氏、王氏为首的山东世家,在朝堂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

他们质疑林浩一个太原府别驾,有何权力擅自调动兵马,深入草原;他们质疑军报中“两百精锐火烧青狼谷”的数据是天方夜谭,纯属夸大战功;他们甚至影射林浩勾结李绩,意图架空太原府,拥兵自重。更有甚者,直接上书,要求将林浩革职查办,押送京城问罪。

李世民虽然强行压下了这些弹劾的声音,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在没有那份最关键的、能一锤定音的物证之前,这场与整个士族阶层的博弈,他赢不了。

他需要的,不是一份可以被曲解、被污蔑的捷报,而是能让崔家万劫不复、让所有世家都闭上嘴巴的铁证!

“陛下。”房玄龄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清河崔家在朝中盘根错节,与各家都有联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无确凿的通敌证据,恐怕……恐怕很难撼动他们。”

“朕知道。”李世民烦躁地挥了挥手,“所以朕在等!等林浩把那柄能砍断他们根基的刀,给朕带回来!”

“可万一……”杜如晦眼神闪烁,欲言又止。

“万一什么?”李世民猛地转头,锐利的目光死死盯住他。

杜如晦被这目光刺得浑身发冷,但作为专职“拾遗补缺”的谋臣,他必须说出最坏的可能。他硬着头皮,低声道:“万一林浩没能找到证据,或者……或者他本人在草原上遭遇不测,那陛下……将如何收场?”

“那朕就认栽。”李世民一字一顿,声音冷得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但朕赌他林浩,能给朕赢回来!”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凝重的气氛。一名金吾卫侍卫冲了进来,单膝跪地,声若洪钟:“启禀陛下!殿外,清河崔氏家主,崔弘默,求见!”

李世民眉头猛地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来做什么?”

“说是……说是有天大的要事,需当面向陛下禀明。”

“呵。”李世民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笑,大手一挥,“让他进来。朕也想看看,他要跟朕禀报什么天大的要事。”

不多时,一个身穿紫色锦袍、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的老者,在两名侍卫的“引领”下,步履沉稳地走进了太极殿。正是清河崔氏如今在朝中的领袖,崔弘默。

这位老人看上去已经年过花甲,背脊微微有些佝偻,但那双深陷在眼窝里的眼睛,却依旧精明得可怕。

他走到大殿中央,对着御座上的李世民,恭恭敬敬地跪下,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微臣崔弘默,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座。”李世民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抬了抬手。

崔弘默谢恩后,却没有落座,而是直挺挺地站在殿中,拱手道:“微臣听闻,陛下这些日子为了北境的些许流言,龙体欠安,宵衣旰食,微臣心中甚是不安,特来为陛下分忧。”

“哦?”李世民斜睨着他,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崔卿何以不安?又想为朕分什么忧?”

崔弘默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恰到好处地流露出悲愤与委屈:“微臣听闻,朝中有小人进谗,在陛下面前,污蔑我清河崔家勾结突厥,通敌叛国。微臣乍闻此言,如遭雷击,寝食难安。我崔家乃百年望族,世代忠良,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会做出此等猪狗不如之事?微臣今日前来,是来请罪,亦是来鸣冤,恳请陛下明察秋毫,还我崔家一个清白!”

他这番话说得声情并茂,掷地有声,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到了冰点。长孙无忌等人脸色微变,这崔弘默好一手以退为进,他不是来解释,而是来逼宫的!

李世民却笑了,他从龙椅上缓缓站起,一步步走下台阶,来到崔弘默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朕还没说要查你崔家,你倒先急着给自己喊上冤了?”

“微臣不是着急,是冤枉,是心寒!”崔弘默抬起头,老眼中竟然泛起了泪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是仅凭一份语焉不详的军报,一些捕风捉影的猜测,就要给我崔家定下谋逆的大罪,微臣不服,我崔氏满门上下数千口,皆不服!天下士子,亦不会服!陛下,若无实证,还请陛下为微臣正名!”

“实证?”李世民的笑容愈发冰冷,“你倒是提醒朕了。”

他盯着崔弘默那张布满“忠诚”与“委屈”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好,朕就给你一个公道,也给天下人一个公道。”

他伸出三根手指。

“朕给你三日时间,也给朕自己三日时间。”

“三日之内,若朕拿不出你崔家通敌的铁证,朕便下罪己诏,向你崔氏满门,向天下士族,赔礼道歉!”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陛下疯了!帝王下罪己诏,这是何等动摇国本的大事!

崔弘默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错愕,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如坠冰窟。

“但——”李世民的声音陡然转厉,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若三日之内,朕拿出了证据……”

他凑近崔弘默,几乎是贴着他的耳朵,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森然说道:

“朕,诛你崔氏,九族!”

崔弘默脸上的委屈和悲愤瞬间僵住,血色从他脸上褪得一干二净。

他想过无数种可能,却唯独没有想到,李世民会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将这场政治博弈,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豪赌!

但他毕竟是执掌崔家数十年的枭雄,心神只恍惚了一瞬,便迅速恢复了镇定。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次拱手,声音有些干涩,却依旧沉稳:“微臣……领旨。三日之后,微臣必亲自来这太极殿,听候陛下发落。”

说完,他缓缓转身,佝偻的背脊在这一刻挺得笔直,一步步走出了太极殿。

当他走出殿门,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时,崔弘默的嘴角,慢慢扬起了一个诡异而残酷的弧度。

三日?

他赌李世民拿不出任何证据。因为就在昨天,他已经收到了密报,派去截杀物证的死士,已经锁定了目标。

那个叫林浩的小子,还有那个叫薛万彻的莽夫,他们一个都到不了长安!

……

与此同时,距离长安城尚有三百余里的官道上。

薛万彻正焦躁地骑在马上,不时回头看一眼那辆被弟兄们围在中央的马车。车上装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清河崔氏的死刑判决书,是他和林浩,还有那几百个弟兄拿命换来的东西。

“将军,前面有情况!”

一名负责前出探路的斥候飞马赶回,神色无比凝重。

薛万彻心中一紧,一把勒住缰绳:“什么情况?”

“前方十里,官道被一截倒下的大树堵死了。树后,有大批人马埋伏,约莫三百人,穿着打扮……像是江湖草莽,但一个个杀气腾腾,绝非善类!”

薛万彻闻言,不怒反笑,一口浓痰吐在地上:“江湖客?他娘的,这时候在官道上拦路的江湖客,是嫌自己命长了?当俺老薛是三岁娃娃不成!”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辆被重重保护的马车,眼中凶光大盛。

“传令下去!”薛万彻猛地拔出腰间的横刀,刀锋在阳光下闪烁着嗜血的光芒,“所有人,结圆阵,护住马车!”

“告诉弟兄们,车在人在,车毁人亡!”

“准备死战!让这帮崔家的杂碎们尝尝,你薛爷爷的刀,到底快不快!”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442/4372740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