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科举:六元及第你给朕天天摸鱼? > 第172章 孔令文到了

第172章 孔令文到了


按照惯例,上任后得去治下几个县转转。

其实对于其他方面,凌子玄更注重教化。

也不是说更注重,是其他方面的事都不太熟悉。

文化教育这块自己稍微有点发言权,毕竟那么多书不是白看的。

全府有一座府学,四座书院,七座县学,备案的私塾一百三十二所。

相比于普通百姓,众多学子对于凌子玄的到来是万分喜悦的。

文曲星来了,哪怕是沾那么点才气就够了。

花了差不多十天时间转了各县,就一个山海关没去了。

回到卢龙县,告知孔令文到了。

好像也是提前就叫人快马过来购买了小院。

对于凌子玄向姬玄彻要人这事,闹的挺大的。

至少京城那边吵翻天。

抛开能力先不谈,孔令文现在只是举人身份,举荐这事,凌子玄不管是官职还是身份地位都是不够格的。

还有就是,两个“神人”凑一块,要是搞点事情,那就大发了。

山海关啊,经不起动荡的。

本应该第二天正式会见,但想了想当天晚上就带上柳明月秦知禾二女上门拜访。

凌子玄佩服的人不多,他孔令文算上一个。

他原本是可以成为那状元在大夏大放光彩的,但这些事就不好倒回去说了。

只能说陛下深明大义吧,这种人才实在不应该埋没了。

对于凌子玄的到来这孔令文只是诧异了几秒,就准备行礼拜见上官。

凌子玄先行一步用文人礼行之:“承宇兄,总算见面了。”

孔令文见他这般也不扭捏,回礼后又向凌子玄身后二女行礼:“两位弟妹也请进,我叫内子出来。”

两人虽然未曾见面,但却是神交已久。

正如凌一那时回来所说,样貌能与柳老爷相比,气质胜之。

孔家对这位麒麟子放弃科举成绩也是很无奈。

他的才能加上现在王朝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在盛世来临时将孔家也带上顶峰。

等他知晓孔家旁支参与了陷害科举舞弊之事说总要有人出来赎罪的。

皇家不会对待孔家如何,但是作为天下文人领袖总得有点担当在身上。

何况,他也喜悠闲。

一道圣旨到曲阜,字面意思是不愿遗弃他这样的才能,但其实知道是凌子玄要用他,说意外,也不意外。

“不迂腐”这个词,算是凌子玄对古代文人最高评价了。

凌子玄不愿去交集那些文人才子,很大原因是世上没有几个师父梅景礼这般的人物。

说不到一起去是很痛苦的事,文绉绉的回应纯属折磨自己。

凌子玄很开心此刻能找到同道中人。

孔令文的妻子孟氏是一个温婉到极致的女人。

语言动作都如水一般,规矩也是一丝不苟,哪怕面对自家夫君。

差不多是这个时代女性的模版形象,拓印下来直接可以放进“女训”里了。

这让柳明月与秦知禾二人多少有些自惭形秽,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

其实如果两人中以秦知禾的性子来的话,真要这样训着也许也能大差不差。

但是凌子玄觉得夫妻间也这样活着好累。

从柳明月现在跳脱的性格就能看出,已经跟着自家夫君发展了。

在这时代算是近墨者黑吧。

之前还在想孔令文的妻子应该是怎么样的。

看到孟氏后脑子里不自然的浮现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不管当事人怎么想,两人的结合应当是最适合的。

凌子玄也不会脑残到跟现代一些自诩好闺蜜的女人一样,问“你爱他吗”这种二X问题。

在古代,适合,已经是天作之合了。

几人在堂内家长里短聊了一会,孔令文便请凌子玄前往书房就坐。

因为刚来的缘故,这新书房看上去倒比较空旷,许多架子上都未存放书籍。

孟氏亲自上了茶了便带着柳明月二女去后院了。

接下来显然要谈正事了。

“山海关知县或者知府同知,选一个。”

“都不好做,我现在想到山海关那群兵士也脑袋疼。”

“央求陛下把你召来,自然不可能做普通的事儿。”

“想必你来之前也有数。”

这倒是实话,如果按照正常流程走,孔令文也是翰林院的新贵。

对于县令的活,基本上是二甲三甲进士的事,对于一甲的人来说算是降维打击。

何况他是孔令文。

孔令文倒没第一时间回答,在思考,但也没多少为难的神色。

“要打仗了么?”

这句话问出来,凌子玄有点诧异,自己两个师父因为身处中枢的缘故,猜出不难。

但他......呵,可能自己问的太直白了。

无疑也显露眼前这人确实当得上麒麟子这三个字。

“事情没到发生时确定不了,只能说是大概率。”

孔令文点点头,沉吟一会开口。

“知府同知吧,倒不是说官大,只是想多动口少动手。”

“自己可能大局上面可能看得清一些,零碎小事就未必了。”

说着还无厘头的耸耸肩。

“真要把一堆琐事放我面前,我可能会疯掉。”

凌子玄眼角抽搐了下,他就是抱着这样想法才把眼前这人叫来的。

结果两人都这样,只能祈祷手下那些人了。

应当是能办事的吧?

“有没有想过把府衙临时移山海关去,在那边办公。”

凌子玄摇摇头:“那太明显了,我们两个凑一块还这么搞,这仗不打也得打了。”

年轻一代最厉害的两人凑一块办事。

还临时把府衙移山海关去,无非就两个事情。

一是山海关那群兵不服管教了,二是要用兵了。

当然在外人猜测前者可能性大一些,陛下派两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去管这群大头兵。

但也是对山海关士兵的声誉不太友好了。

“我往京城递折子还得几天,这几天陪我去山海关走一趟。”

“看看这天下第一关是怎么个事。”

一县县令就不用上报了,知府同知是他临时想出来的。

这官有点大了,凌子玄决定不了。

不过递上折子顺便把开战后府衙临时迁往山海关也说一下。

凌子玄摊牌了,说他知道要打仗了。

当然肯定说是自己与孔令文分析出来的。

脸上贴金行为不能忘。

至于姬玄彻承不承认,管他呢。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924/443356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