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 > 第274章 出阁宴

第274章 出阁宴


绣娘捏着最后一针线头,在嫁衣下摆打了个细密的结,端详着那满幅的缠枝牡丹,终于松了口气。时老太早备好了银子递过去,笑着说:“多亏您这双巧手,雯丫头的嫁衣才这般鲜亮,这点心意您可别嫌少。”

绣娘接了银子,又转向旁边两个小丫头——那是她手把手教了一年的徒弟,如今也能绣出像样的帕子了。她摸了摸丫头们的头,轻声嘱咐:“往后绣活儿要沉下心,针脚齐了,绣出来的东西才显灵气。”小燕和安乐红着眼圈点头,攥着绣娘给的小剪刀,舍不得撒手。

辞了时家人,时小六已牵了马车在门口等着。绣娘拎着小包袱上了车,还回头冲院里挥了挥手,直到时家的院墙看不见了,才慢慢坐稳。驴蹄哒哒,一路朝着洛城的方向去了。

眼瞅着时雯的婚期近了,她那嫁衣首饰早就拾掇得齐整。

这天翟家送聘礼,可把老时家的门槛都要踩破了。好几辆大车从村头进来,上面堆得满当当,布料子、金银首饰自不必说,连房契、地契都用红布包着,看得四邻八乡的人直咋舌。

“我的娘哎,这翟家可真下本!”

“就是说啊,雯这丫头真是好福气!”

人们挤在老时家的院子外头,伸着脖子往里看。正院里摆着一溜聘礼,红的、银的、亮的,在日头底下晃得人眼晕,那气派劲儿,十里八乡都没见过第二回。

家里的汉子们脚不沾地地忙,刚把晒干的麦子归进粮仓,转身又扛起镰刀去收地里的向日葵,日头没出山就下地,直到满天星子才扛着农具回来。

某天倒有桩闲事儿——刘氏揣着礼物,带着时雯去赶酒席,是小姨家的小林办婚事。新郎是小林打小一起长大的戏班子师兄,两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去年他卖炒瓜子、炒花生,硬是攒下不少银钱,在黎县买了处带院儿的小宅子,稳稳落了脚。

席间听小姨说,小林两口子还把时雯讲的那些新鲜故事,改编成了戏文唱。如今他们那戏班子,因着这些新奇戏码,台下总坐得满满当当,热闹得很。唯独没变的,是小林爷爷的老习惯——见着街头无家可归的小乞丐,依旧会领回家,给口热饭,找身干净衣裳。

眼瞅着农历十一月的脚步越来越近,风里都裹着股子凉飕飕的劲儿。黑石县那边,时海、时义,还有时满媳妇汪思思,抱着小娃娃安利,总算踏上了回小河村的路。

一进院子,时雯早盼得脖子都长了,可扫了一圈没见着大哥时满的影子,脸上那股子热乎劲儿立马就淡了,嘴角也悄悄耷拉下来。汪思思一下子就瞅出了她的不自在,赶紧把怀里的安利往时雯跟前递了递,笑着说:“小妹,来,抱抱你大侄子,快让娃叫姑姑。”

小安利裹在软乎乎的棉袄里,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瞅着时雯半天,小嘴一咧,含含糊糊地吐出“嘟…嘟”两个字,那声音软得像棉花糖。时雯一听,刚才那点失落立马就烟消云散了,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伸手就把小娃娃接了过来。

汪思思一边帮着收拾东西,一边又跟时雯解释:“你也别多心,你大哥如今是县令,手里管着一县的事儿,上头有明文规定他不能回,不过他心里记挂着你,特意让我给你带了礼物,走,咱进屋拆开瞧瞧去。”

汪思思先提着点心匣子去堂屋见了时老太,陪着说够了家常话,这才从布包里小心翼翼掏出个卷轴来。

“阿奶,小妹,这是夫君特意让我捎回来的。”她笑着把卷轴往桌上一放,慢慢展开。

纸上头画的不是啥名贵山水,正是一家人第一次吃西瓜的场景。

时老太眯着眼瞅了半天,手指轻轻蹭过画里的小人儿,嘴角慢慢翘起来:“这小子,还记得这档子事。”时雯凑在旁边看着,刚才没见着大哥的那点委屈,早随着画里的烟火气散得没影了。

这还没到俩月,沈管家就真让人把两车的调料送来了。时雯见了,赶紧就想把银子给送货的小厮,可那小厮摆摆手说:“姑娘别忙,我们管家说了,这钱先记着,往后从货款里扣就行。”

调料一到,时家的作坊里就飘出了一股子五香的香味儿,那味道可比之前炒瓜子、炒花生勾人多了。其实也没多复杂,就是在原先的工序上多添了几步,这燕国地界上就有了五香瓜子和五香花生米。

时雯给这两样东西定了批发价,瓜子五两一斤,花生四两一斤。至于沈管家能卖多少,她也不多管。再说因那五香花生米,榨油也就没多做,够自家吃,和供给寺庙的,也就差不多了。

时小六里头有个盘算,要是今年这五香花生米和瓜子能卖得红火,明年就教村里的乡亲们一起种。沈家把这两样零食拿去卖,生意好得不得了,不光在京城热销,还卖到了旁边好几个国家。这一年下来,时家和沈家靠这个赚的钱,可不比先前卖西瓜少!

十一月初一这天,可是时家的大日子——时雯明日就要出阁了。家里所有的亲戚都赶了来,热热闹闹地参加她的出阁宴。时小四带着自家酒楼的伙计们忙前忙后,里里外外操持得井井有条。不光是亲戚,村里相熟的乡邻们也都来凑热闹、喝喜酒,院子里满是欢声笑语。

等到宾客散去,夜色也深了,刘氏拉着时雯的手,坐在炕沿上絮絮叨叨说了好久。她先是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红布包,小心翼翼地递给女儿:“小雯啊,这是你的嫁妆单子,你可得收好了。这里面除了翟家送来的聘礼,还有你阿奶早先给你定下的金银首饰,连银钱数目都记得清清楚楚。”

说着,刘氏又摸出一份地契,眼眶微微泛红:“还有这个,是我和你爹特意在唐县给你买的小庄子,足足有二百亩地。往后这庄子就归你自己管着,到了婆家可别委屈了自己,手里有地心里才踏实。”

时雯接过东西,心里暖烘烘的,笑着安慰娘:“娘,我知道啦!您还不了解我?就我这性格,到哪儿都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

刘氏却还不放心,又叮嘱道:“还有件事得记牢——那各种新奇的种子,到了婆家可别轻易拿出来。那边不是咱自家人,万一哪个多嘴的传了出去,保不齐就会招来灾祸。”

“娘您放心,”时雯点点头,语气认真,“日久见人心的道理我懂,不会冒失的。”

最后,刘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语气满是期盼:“去了翟家,要好好孝顺公婆,跟景明好好过日子,娘就盼着你一辈子顺顺当当的。”

“嗯嗯,我都知道了娘。”时雯乖乖应着。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刘氏絮絮叨叨说了快一个时辰,才恋恋不舍地让时雯去歇着,好养足精神应付第二天的婚事。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384/444047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