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叶先生,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见面!
……
叶凡将那个冰冷的微型通讯设备轻轻放在沾着血渍的木桌上。
他深邃的目光紧紧锁住设备上那颗规律闪烁的绿色信号灯。
他知道,此时此刻,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正透过这个小小的装置,或许还有那个高悬角落的监控探头,在暗处静静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审视着他的每一个表情。
这正是他宁愿折断毕书易的手臂、设计入狱也要达成的主要目的。
他要亲自会一会这个藏在简轩宇身后的幕后黑手,弄清楚他究竟是谁,目的何在。
但从目前逼问毕向文的结果来看,他似乎失败了。
毕向文与对方并无旧交,只是被临时选中的棋子。
细细想来,这反而更符合逻辑。
对简轩宇杀人灭口是铲除隐患,而对毕向文“出手相助”,则更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圈套,一个测试。
叶凡的目光没有离开那闪烁的绿灯,仿佛能穿透它,直视背后的操纵者。
他吸了一口烟,让烟雾在胸腔盘旋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在狭小的牢房里显得异常清晰和平静:
“不想说点什么吗?”
桌上的通讯设备沉默了片刻,那绿色的信号灯非常有节奏地闪烁了三下,仿佛某种暗号。
随后,一道经过精密处理、完全失真、听不出任何年龄性别特征的电子合成音传了出来,冰冷而单调:
“叶先生,你好。真的很遗憾,我们最终以这种方式见面。”
叶凡闻言,嘴角扯起一个没什么温度的弧度,像是笑了笑。
那电子音继续响起,带着一丝好奇:
“叶先生,您是我遇到过最聪明的人。我很好奇,您能聊聊,您究竟是怎么发现我的存在的吗?我是真的……很好奇。”
叶凡并不避讳,他弹了弹烟灰,动作慢条斯理,仿佛在与一位老友闲聊,尽管周遭是监狱的压抑和毕向文痛苦的喘息声。
“我这人做事情,有个习惯,”
他吐出一口烟圈,目光锐利,
“喜欢斩草除根。所以,在我找上简家的时候,我就断定,简轩宇必定还有没动用的底牌。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张底牌还没完全亮出来,简轩宇竟然就‘自杀’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明显的讥讽:
“我不相信。简轩宇那种贪生怕死之辈,在没有挥霍完他搜刮的财富之前,为了活命,可以毫无底线。这种人,会有勇气自杀?”
他的声音渐冷,分析层层递进:
“我认为,他在动用最后底牌联系你的时候,手中很可能捏着你的某个重要把柄,试图作为交易的筹码。
同时,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已经迅速查到了我的真实身份和背景。
你担心他为了自保,会泄露你的秘密,于是,你选择了最干脆利落的方式——杀人灭口。”
“精彩。”
电子音适时响起,依旧是平直的语调,但用词却带着赞赏,
“叶先生不愧是被誉为熊猫国‘国运’的人,这推理能力,逻辑缜密,环环相扣,实在让我望尘莫及。”
“你也不差。”叶凡淡淡回了一句,这不是客套,而是对对手能力的承认。
“还有其他的吗?”电子音追问,似乎对叶凡的思维过程极为感兴趣。
叶凡瞥了一眼对面因恐惧和疼痛而蜷缩颤抖的毕向文,目光重新回到通讯器上: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毕向文,是你故意抛出来的诱饵,是你设计的圈套吧?”
“哦?”
电子音微微上扬,尽管经过处理,依旧能让人感觉到背后那饶有兴致的情绪,
“为什么这么说?”
“对待可能威胁到你的简轩宇,你毫不犹豫,杀人灭口,永绝后患。
可对待同样卷入此事的毕向文,你却一反常态,不仅不灭口,反而为他出谋划策,指点他‘自首保身,送女出国’这条看似高明的退路。
对待同一事件中的两个关键人物,你却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毕向文与你之前没有任何利益往来或把柄关联。”
“那么,我为什么要帮他呢?”电子音引导着话题。
叶凡目光一沉,这个问题他思考过。
他缓缓道,语气笃定: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想通过毕向文这条线,来确认一件事,那就是确认我叶凡,是否已经通过简轩宇的死,察觉到了你的存在。”
对方没有否认,大大方方地承认了,电子音平稳无波:
“是的。”
听到这个答案,叶凡内心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个回答至关重要!
从对方需要“测试”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察觉其存在这一点来看,至少可以证明,自己身边最核心的两个人,鱼鱻䲜和陈海两个人目前是安全的。
对方虽然手眼通天,能量巨大,但显然还没有强大到能够无声无息渗透到自己最亲密圈子的程度。
否则,他根本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利用毕向文来试探。
“我也有个问题,”
叶凡反客为主,
“你是怎么察觉到,我可能通过简轩宇,意识到你的存在的?”
电子音似乎轻笑了一下,但那笑声经过处理,只剩下一点古怪的音调变化:
“我派人问过简轩宇所住小区的保安了。保安说,在简轩宇自杀后,有人去详细查过监控,而且重点查的是简轩宇上车前往停车场之前,更早时间段的监控录像。”
他顿了顿,仿佛在欣赏叶凡的敏锐,
“那时候我就意识到,叶先生您可能已经怀疑简轩宇并非死于自杀,并且,极有可能已经顺着线索,隐约意识到我的存在了。
所以,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联系了毕向文,布下这个局。
因为我知道,如果您真的想找到我,就一定会来监狱找毕向文,询问关于我的事情。”
叶凡沉默了。
一种奇特的感受在他心中蔓延——棋逢对手。
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上攻克六代、七代战机的技术壁垒,还是在主导研发七代战机AI系统的过程中,叶凡都未曾感受到真正的压力。
那些在他看来,都是可以通过时间、资源和严谨逻辑逐步解决的问题。
但今天,这个藏在电子音背后的神秘人,让他首次体验到了某种压力。
那感觉,就像是在照镜子,你看着镜中的自己,思维模式、行事逻辑都如此相似,以至于你很难找到击败对方的突破口。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378/4333933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