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初见钟老
第二天一早,顾清如洗漱后,听见刘姐在门口轻唤:“顾同志,吃早饭了。”
她走进厨房小饭厅,桌上已经摆好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糊糊,一碟小咸菜。
刘姐说,“你先吃吧,钟首长一早出发,去医院检查了,夫人陪着一起去了。”
因为钟首长和骆岚不在家,顾清如偷得半日清闲。
她将来时路上穿的衣物都洗了,又把刘姐换来的被子抱去院子里晒。
院子晒衣绳上,将棉被展开,拍打几下,接受阳光的洗礼。
晒过的被子,晚上盖着暖和。
忙完这些,她回到房间,坐在书桌前读起医书来。
窗外榆树轻摇,风里有草木的香气。
顾清如觉得,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轻松的时光了。
来了一天了,她大概知道了钟家的格局。
她和刘姐的卧室在一楼,钟司令和夫人住在二楼,二楼还有钟司令的书房。
傍晚时分,刘姐轻轻敲门,探头进来, “顾同志,钟老回来了,让您上去一趟……在书房。”
终于来了,
顾清如合上书,理了理衣襟,缓步上了二楼。
书房内光线柔和,壁炉微燃,茶香氤氲。
钟维恒穿着一件旧军装外套,坐在宽大的布面沙发上,膝上搭着一条灰格毛毯,手边放着一杯热茶和一份折叠整齐的《人民日报》。
他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看上去完全一副退隐多年、颐养天年的老干部模样。
骆岚坐在他身后的小凳上,眉眼低垂,看上去很是亲近。
顾清如刚刚站定,钟维恒放下报纸抬起头来。
那一双眼睛,初看温和,细看却深如古井。
“清如来啦?”他笑着招手,“快坐,到这儿别拘束,就当是回家。”
顾清如走近,对着首长敬了一礼,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钟维恒仔细端详她,语气带着赞赏与感慨:
“一年不见,差点认不出来了。在兵团历练得不错,立功通报、抗疫先进、还在《兵团日报》发表了文章,七师从上到下都在夸你,说你是年轻一代里的好苗子。”
顾清如说,“钟首长您过奖了。都是组织培养,同志们帮衬,我不过是做了本分事。”
钟维恒点点头,语气竟有些苍凉, “唉……我是老了,折腾不动了。”
“现在这样,在家看看报、喝喝茶的日子,挺好。外面的风风雨雨,是该让你们这些年轻人去闯了。”
骆岚适时地递上一杯新砌的茶,笑意温婉地接话,“可不是?小顾别看年轻,医术十分了得。今天多亏了她,我这偏头痛多少年了,她几针下去,人就轻松了。你的病啊,也要慢慢调理,身体调理好了,将来组织上有需要,也能随时顶上去。”
顾清如在一旁默不作声,其实刚刚钟老的话,让她有些诧异。
之前在沪市干部疗养院初见之时,他虽卧病在床,脸色灰暗,可那双眼睛依旧锋芒毕露,像一把藏在旧鞘里的刀。
两人的见面时间不长,但当时钟老那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久掌权柄的压迫感,还是很深刻的。
可眼前这个钟维恒,穿着旧军装,膝上搭毛毯,说话慢条斯理,满口“颐养天年”“让年轻人闯”,竟真像个退出江湖、安度晚年的老人。
不到一年,为何他的变化如此之大?
会不会……和最近兵团的风有关?
钟维恒今日这般姿态,是顺势而退?
还是被迫低头?
抑或……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
会不会是韬光养晦?
顾清如没来得及深思,
钟维恒已缓缓开口,
“明早李医生来,他最清楚我的病了。到时他会跟你详细说我的情况、用药规律、日常监测要点,还有你需要做的具体工作。”
顾清如点头:“是,钟首长。”
……
第二天一早,顾清如刚吃完早饭,骆岚领着她去见李医生。
客厅坐了一位陌生中年男人,他身穿灰蓝色中山装,身边放着一个旧皮质医药箱。
此人正是乌市医院的肺科专家,李医生。
刘姐客气的给他倒茶。
“李医生,您好。”顾清如上前,“我是顾清如,组织派来协助照护钟老的。”
李医生打量她一眼,点头:“嗯,顾同志你好,档案看过。兵团来的,中医底子不错?”
“是,跟营部老中医学习过一段时间。”
简单寒暄后,两人随即上楼会诊。
钟维恒照例坐在沙发上,精神尚可,见了李医生便笑:“老李来了?”
李医生点头后,一边打开听诊器,一边熟练地询问近期咳喘频率、痰色深浅等。
他边看边对顾清如解释说,
钟老为慢性肺疾病,需长期调养,忌寒湿、忌劳累、忌情绪波动。急性发作期可能引发呼吸衰竭,需随时准备急救措施。
“治疗主体仍由我负责。每月定期检查、用药调整都归我管。你的工作主要是两块——”
“一是每日熬制药膳,根据拟定方子调理气血、健脾益肺;”
“二是若钟老突发咳喘、缺氧、意识模糊等情况,要能第一时间施针或用药,争取抢救时间。”
“可以的,我能胜任。”顾清如认真听着,不时记录着。
随后,两人在书房坐下,开始拟定药膳方。
李医生说,“钟老的旧伤在肺,春季风燥,易引动宿疾。当前调理以固本培元为主。顾同志,你先说说思路。”
顾清如略微沉吟后提出思路,以《金匮要略》中的“黄芪建中汤”化裁为主,辅以百合固金、山药补脾、莲子安神,兼顾钟老体质虚寒、肺气不足的特点。
李医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沉吟片刻,补充道:“加点北沙参和玉竹,润肺不燥;再添一味五味子,敛肺止咳,尤其适合夜间盗汗者。”
两人几番推敲,结合供应的药材和食材,最终定下药膳方子:
核心药膳为黄芪百合炖鸡,每周两次。基础食养为小米山药粥,每周三次。
对症茶饮为红枣生姜桂圆茶、川贝雪梨饮、白萝卜蜂蜜水、五味莲子茶,每日交替。
另外,前七天熬煮“养心安神汤”给钟司令服用。
李医生仔细看过,点头确认:“可以。剂量合理,药性平和,适合长期服用。”
“既然要做药膳,药材就得配齐。”他转向顾清如,“一般补气养阴类的药材,在兵团司令部后勤能申请到,凭我的签字条就行。”
他从包里取出一张印有红章的空白单据,写好编号与药品清单,递给她:
“药材统一从兵团司令部后勤卫生科领取,每月初凭我的处方单取一次。”
顾清如接过单据。
送走李医生后,刘姐走进厨房,看着灶台上那份新写的药膳单,轻声道:“以前都是我去采买食材,米面油菜,我都熟门熟路。药材这块……你是得跑一趟司令部了。”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226/433317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