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潜入长安的报纸
长安,西市。
夜色如同一块厚重的黑布,将这座帝都的繁华与罪恶一并包裹。
坊市的门早已落下,一家不起眼的客栈后院,柴房里,一豆如豆的油灯,映出两个紧张的人影。
“东西……都带来了?”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衫的书生,他叫林默,三十出头,屡试不第,靠在西市帮人写信为生。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掩不住那份急切。
他对面,是一个刚从关外回来的商人,满头大汗,脸上的惊恐还未褪去。
商人一言不发,只是颤抖着手,撬开一口货箱的夹层,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方块。
他将油布包推到林默面前,声音嘶哑。
“林先生,都在这里了。这玩意儿,比私盐还烫手,我这条商路,以后不敢再走了。”
说完,他仿佛甩掉了一个瘟神,头也不回地溜进了黑暗里。
林默没有理他,他的全部心神,都被眼前的油布包吸引。
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解开绳子,一层层剥开。
几份还带着油墨香气,印刷精美的报纸,静静地躺在其中。
《同盟快报》。
四个醒目的大字,在昏黄的灯光下,仿佛带着一股魔力。
林默的呼吸,瞬间变得滚烫。
* * *
半个时辰后,长安城南一处破败的民居里。
七八个和林默一样落魄的穷书生,围在一张破桌子前,脑袋几乎要凑到一起。
桌上,那几份《同盟快报》,被他们视若珍宝地摊开。
“天!这纸张……竟如此洁白平整!”
“这字迹……清晰无比,竟是活字印刷!邺城那边,竟已将此术运用得如此纯熟?”
他们都是读书人,第一眼注意到的,是这报纸本身所代表的,那恐怖的工业实力。
但当他们开始阅读上面的内容时,技术带来的震撼,瞬间被一种足以颠覆三观的惊骇所取代。
“……为保廉洁,正官风,我同盟治下,所有七品以上官员,其个人及家眷名下田产、商铺、存银,必须于每年年末,向内务部监察司报备,并于次年春,在《同盟快报》上,进行为期一月的公示,接受全体人民监督……”
一个书生逐字逐句地念着,念到最后,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得尖利,仿佛被掐住了脖子。
整个屋子,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仿佛在听天方夜谭。
“公……公示?把官员的家底,都登在报纸上,让天下人看?!”
一个书生猛地站了起来,因为太过激动,打翻了桌上的茶碗。
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喃喃自语。
“疯了……江宸一定是疯了!他就不怕手下的官员全都反了吗?!”
“反?”
林默的眼中,却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他一拳砸在桌子上,低吼道。
“我看这不是疯!这是圣人之举!是釜底抽薪!”
“自古以来,为何贪官酷吏层出不穷?不就是因为官官相护,朝廷昏聩,百姓无处申冤吗?”
“如今,江宸竟将这监督之权,交给了天下百姓!有了这把悬在头顶的利剑,哪个官员还敢肆意妄为?!”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众人。
是啊。
他们都是被这个腐朽的官场,压得喘不过气的底层人。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项政令一旦推行,将会带来何等清明的天地!
然而,更让他们心神剧震的,还在后面。
另一名书生指着报纸的另一版,声音都在颤抖。
“你们……你们看这里!”
“《华夏同盟基础教育法》……自今年秋季起,于各县、乡,设立公学。凡我同盟治下,年满七岁之孩童,无论男女,无论贫富,皆可免费入学!”
“教材、笔墨、食宿,由政务院统一划拨!为期五年!五年之后,成绩优异者,可升入中级、高级公学,乃至中央干部学校,费用全免!”
轰!
这句话,比刚才的“财产公示”还要震撼百倍!
它像一记无情的重锤,狠狠砸在了每一个穷书生的心口上!
一个年近四十,考了十几次科举,至今仍是白身的中年书生,再也抑制不住。
他猛地捂住了脸,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压抑的哭声从指缝间溢出。
“免费……竟是免费……”
他想起了自己的家。
为了供他读书,老父卖掉了祖传的几亩薄田。
为了给他凑齐进京赶考的盘缠,老母没日没夜地为人缝补,熬坏了眼睛。
为了让他能拜入名师门下,妻子剪掉了长发,卖给了富商……
他付出了所有,却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名落孙山,换来满身的疲惫与绝望。
而现在,在千里之外的河北,那些泥腿子的娃,竟然可以免费读书,衣食无忧!
这是一种何等惨烈的对比!
这是一种何等锥心的不公!
“凭什么!”
中年书生猛地抬起头,双眼赤红,泪流满面,他嘶哑地吼道。
“凭什么我们生在长安,就要受这般苦楚!凭什么他们生在河北,就能得见如此朗朗乾坤!”
“这世道,不公!”
他的哭喊,引燃了所有人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与不甘。
“不公!”
“李氏皇族,只知内斗,只知搜刮民脂民膏,何曾管过我等寒门死活!”
“这大唐,从根子上,已经烂了!”
林默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他站起身,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诸位!”
“既然这世道不公,那我们,就不能坐以待毙!”
“江宸委员长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不能让这份光明,只在我们几个人手中!”
他拿起一份报纸,眼中燃烧着火焰。
“抄!”
“我们把它抄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所有还在黑暗中挣扎的人,都看到这来自东方的希望之火!”
“对!抄!”
“就算被抓了杀头,也值了!”
当晚,这间小小的破屋里,灯火彻夜未熄。
一张张写满了“罪证”与“希望”的纸,从他们的笔下,流向了长安城的四面八方。
寒门士子的圈子,失意的低级官吏,甚至是一些识字的禁军士卒……
思想的种子,一旦落地,便会以一种远超想象的速度,疯狂地生根发芽。
* * *
半个月后。
东宫,书房。
太子李建成看着手中的一份手抄本,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纸上,那些关于“财产公示”、“全民公学”的字眼,像一根根毒针,刺得他眼皮直跳。
“妖言惑众!简直是妖言惑众!”
他将手抄本狠狠摔在地上,对身边的谋士魏征怒吼道。
“江宸此贼,杀人诛心!他这是要挖我大唐的根基!”
魏征捡起那份手抄本,默默看完,脸上也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沉声道:“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这些政令,对普通百姓和寒门士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若任其流传,不出三月,长安民心必乱!”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李建成烦躁地问道。
“禁!”
魏征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必须以雷霆之势,严禁此物!将其列为禁书,凡私藏、传阅者,一律以谋逆论处!”
“好!”
李建成当机立断,“此事,我立刻就去禀报父皇!”
* * *
第二天,一道加盖了玉玺的皇榜,贴满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榜文的内容,简单而血腥。
——凡私藏、传阅《同盟快报》及其手抄本者,一经查实,满门抄斩!
一时间,长安城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金吾卫和不良人倾巢而出,满城搜捕,不知多少人因此下了大狱。
然而,李渊和李建成,都算错了一件事。
他们以为用屠刀可以扼杀思想。
殊不知,禁令,才是最好的催情药。
严酷的镇压,非但没有扑灭这团火焰,反而激起了更多人那该死的好奇心。
“喂,听说了吗?那张从河北来的纸,现在可是禁书了,沾上就掉脑袋!”
“到底写了什么啊?能让圣人发这么大的火?”
“嘘!小声点!我听说啊,上面写着,在河北那边,当官的要是不干净,就得把家产都公布出来!”
“我的天!还有这事?!”
“还有呢!还说啊,在那边,娃儿上学都不要钱!”
“真的假的?!”
流言蜚语,比报纸本身传播得更快,更广。
在长安的地下黑市里,一份《同盟快报》手抄本的价格,已经被炒到了百金之巨,而且有价无市。
得到它,不仅意味着能看到一个新世界,更成了一种身份和勇气的象征。
无形的战争,已在长安城内,轰然打响。
* * *
邺城,最高政务院。
江宸看着手中那份由潜伏在长安的暗线,用电报发回来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满门抄斩?李渊这是黔驴技穷了。”
裴宣站在一旁,脸上却带着一丝忧虑。
“委员长,文字的力量虽强,但毕竟覆盖有限。我同盟治下,识字率尚不足三成,更遑论关中。大部分百姓,还是听不到我们的声音。”
“你说得对。”
江宸点了点头,他放下密报,目光投向窗外。
“光靠报纸,还不够。”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脑中一个全新的计划,正在迅速成型。
“我们需要一种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能让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都能听得懂,听得进的宣传方式。”
他转过头,看向裴宣,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传我的命令,召集教育部和新成立的文化宣传司。我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文艺工作团’。”
“他们的任务,就是将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故事,编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评书、快板、还有……戏剧!”
“我要让整个天下的茶馆酒楼,街头巷尾,唱的,说的,全都是我们新世界的故事!”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128/442985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