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领地规划
皇宫。
维格把年仅十二岁的葛瑞克叫到办公室,“你成年后,希望在哪里生活?”
“啥?”葛瑞克刚从球场返回,仿佛一头脏兮兮的泥猴子,他两眼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这时,赫丽吉芙不请自来,她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小儿子,担心他胡乱选择,没有一个好的归宿。
三人面面相觑,维格疲惫地扶着额头,“北意大利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太高,这个选项排除。剩下的只有南特公爵领,或者摩拉维亚东部,你赶紧选,再过几天是册封仪式,那群贵族已经等不及了。”
葛瑞克试探性看向父母,瞬间脱口而出,“摩拉维亚东部。”
维格:“为什么?”
“因为它的东方有许多空白地块,未来适合扩张。”
维格耐着性子向他解释,“这地方确实不错,不论是北方的布尔诺,还是南方的文多波纳(维也纳),足以发展成一个王国的都城。缺陷在于,这里容易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
多年以前,喀尔巴阡盆地活跃着阿瓦尔汗国,直到他们被查理曼和保加利亚联手击败。未来的某个时间,也许还会有新的部落入侵此地。”
维格指向墙壁的地图,假如幼子在中欧安家,东南侧就是平坦开阔的喀尔巴阡盆地,防守压力很大。
等他啰嗦了十多分钟,葛瑞克满不在乎,“我才不怕他们,来多少杀多少。远距离用炮轰,中距离用弓弩,近距离用空心方阵,一群缺乏铁器的蛮子,难道还能翻了天?”
维格被这家伙逗笑了,“你年纪还小,我把南特公爵领和布尔诺——文多波纳都留着,再过几年,你从陆军学校毕业,到时再选一次。”
晚餐时,弗雷听说老三的待遇,发现这块领地远好于利沃尼亚,于是请求维格增加拨款,不然自己太亏了。
吵了一阵,弗雷如愿把每年的拨款从三千镑上调至五千镑,还索要五千战俘,让这些人在王国边境开拓,和当地土著相互折腾。
时间流逝,伦底纽姆的氛围愈发躁动,维格和内阁迅速拟定一份名单。七月二十日上午,他在中心广场举行册封仪式。
这场战争只持续一年,但是烈度丝毫不逊色之前的第三次维京——法兰克战争。两个帝国在北意大利殊死搏杀,涌现出大量的立功人员。
首先是摩拉维亚的贵族科采尔,维格兑现战前的承诺,册封他为波西米亚公爵(摩拉维亚西部),条件是皇室享有境内的银矿开采权,公爵可以获得三成收益。
作为土生土长的摩拉维亚人,科采尔从不知道摩拉维亚西部有银矿,很爽快的答应了。
之后,维格把众多领地分封给其余功臣,总计封了十二位伯爵,一百三十户男爵,上千名骑士。
他们的封地位于北意大利,斯拉沃尼亚,以及蒂罗尔、克恩滕、施泰尔马克(这三个地块位于奥地利南部)。
骑兵上校哈弗仑如愿晋升为伯爵,获得尼斯。
这块领地位于西法兰克和北意大利的交界,绝大部分区域是阿尔卑斯山脉,只有零星的山间谷地适合开发。
而且,尼斯镇的西侧还被挖出一块,作为新设立的戛纳自由城邦,平白少了一块适合开发的沿海平地。从农业价值判断,尼斯是最差的一块伯爵领。
神庙台阶下方的人群中,哈利听到这个消息,露出得偿所愿的微笑,他伸手攀住长子的肩膀,虚弱地喘着气。
这些天,哈利几乎没回过家,流连于城内的歌剧院、高档餐馆、公共浴室、竞技场,以及其他娱乐场所,各项费用总计五千镑。
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如今幼子成为伯爵,家族从此跻身大贵族行列,进入帝国的核心层,尽管伯爵领的自然条件差了一些,仍然有机会弥补。
戛纳被规划为地中海西岸的贸易节点,这其实是一件好事,等到城市逐渐繁荣,对于农产品和日用品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
哈利打算投资橄榄种植园,生产橄榄油肥皂或者药膏,还打算种植葡萄、无花果、柑橘、花卉等经济作物,销售给财力宽裕的市民群体。
“看来,陛下还是照顾我的。”
广场边缘,二百多个意大利商人旁观这场仪式,他们来自北意大利各地,在伦底纽姆待了一段时间,逐渐意识到这个新兴帝国的商业潜力。
册封仪式结束,内阁有多余的精力招待这群他们,详细介绍自由城邦的运转状况,然后登记各人的投资意向。
九月,商人们返回意大利,开始四处搭建分销网络,有些人担任纺织品经销商,还有些人选择毛皮或者酒水。
此刻,威尼斯已经收到消息,少数商人进驻拉文纳,绝大多数商人在忙于运输法兰克移民,暂时无暇他顾。
战争结束后,东罗马接管了科西嘉岛、撒丁岛和意大利中南部。按照双方的和平协议,巴西尔必须把法兰克残部转移至远离边境的其它地区。
出于战略方面的考量,巴西尔把多瑙河下游北岸的土地分封给秃头查理,赐予他一个“瓦拉几亚国王”的头衔。
公元二世纪,图拉真皇帝连续发动两次战争,最终征服多瑙河北岸,把这片地区划为行省。
公元271年,其他边境压力增大,奥勒良皇帝迫于无奈,下令将军队和行政机构撤至多瑙河南岸。
再往后,持续几个世纪的蛮族入侵,导致东罗马在巴尔干的边境线一再后退,就连色雷斯平原也遭到外敌侵扰。
巴西尔吸取这一教训,他决定把法兰克残部扔到多瑙河北岸,作为帝国边境的屏障,抵御来自东欧的蛮族部落。
因此,他很大方地承担运输开支,雇佣威尼斯船队输送移民,还许诺一笔为期十年的经济援助,每年六千镑白银,帮助法兰克人度过前期的困难时光。
“起锚,升帆!”
随着海鸥的鸣叫声,“黑背海豚号“收起浸透海水的锚链,橡木船身随着波浪轻轻起伏,开启前往东方的漫长航行。
这次的移民船队装载三千人,八十艘大中型船只,沿着熟悉的海岸线向南航行。
米海尔三世统治后期,东罗马的海军逐渐恢复。巴西尔登基后,海军实力进一步提升,驱逐了亚得里亚海的萨拉森海盗,移民船队的航行很顺利。
船队沿着伊庇鲁斯海岸向南,绕过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岬角,开始向北穿越爱琴海。每当夜幕降临,船长指导水手们如何靠星象辨位。月圆之夜,他们甚至能看到海豚在银光粼粼的海面上追逐船影。
二十天后,他们到达君士坦丁堡。
晨雾中,一座座塔楼和穹顶逐渐显现,狄奥多西城墙沿着海岸线延伸,码头区域桅杆如林。法兰克移民尽皆走上甲板,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巨大穹顶在阳光下闪耀,仿佛镀了一层黄金。
船队在君士坦丁堡停泊五天,领取皇帝赏赐的盔甲、工具、过冬服装和粮食。
九月末,移民船队驶出君士坦丁堡的港口,进入黑海——希腊人称为“好客之海“的广阔水域。
与爱琴海相比,这里的海水更深暗,风浪更汹涌,海岸线也更荒凉。
一个多星期过去,海水逐渐变得昏黄,他们航行至多瑙河的出海口,河流南岸的堡垒飘扬着东罗马的红色旗帜。
经过驻军的检查,船队驶进多瑙河,沿着河道逆流航行三天,在北岸的一处简易码头停泊。
眼前是一片广袤开阔的平原,野草枯黄,在风中起伏如浪。岸边,阿尔弗雷德带领二百辆马车前来接应。
在军官的吆喝下,移民把物资搬上马车,朝着北方缓慢行走,前方的道路被车辙压出深深的沟痕,路边散落着被遗弃的陶器碎片。
次日下午,漫长旅途结束,他们来到瓦拉几亚的国都——查理堡。
此地原本是一座罗马时期的废弃要塞,被秃头查理挑选为自己的王都,周边地势平坦,北侧有一条小河。
要塞附近,众多法兰克人正在搭建房屋,修筑简易寨墙。还有一部分人驱赶耕牛,用维京人的新式重犁翻耕土地,秋天还未过去,他们抓紧时间播洒冬小麦种子,以求明年五月份收获。
算上新到来的移民,秃头查理拥有四万人口,包括三千五百士兵,家属八千余人,以及三万不愿待在北意大利的平民。
“君士坦丁堡物价太高,巴西尔支付的六千镑白银并没有想象中的耐用,稍不留神就花完了,必须想办法从其它途径赚钱。”
塔楼顶端,查理眺望一望无际的枯黄草原,思索后续的规划。突然,西侧地平线出现一个骑马身影,他仓皇逃进寨墙,声称遭到游牧民的袭击。
一众贵族前往西侧大门,奥尔良伯爵威廉询问,“还是上次的那个部落?”
“不清楚,这些游牧民都是一个装扮,破旧的羊皮袄子,头戴毡帽,骑着草原马,分辨不出他们的来历。马匪抓走了五个人,还抢走了我们的耕牛、种子和锄头,幸好铁犁足够重,他们来不及带走。”
短短一星期,连续两次被抢,众人的忍耐到达极限,只有阿尔弗雷德保持冷静,他建议再等一个月。
秃头查理:“现在是十月份,本地人提到过,十一月份开始降雪,为什么要等到冬季再发动进攻?”
“按照传统,游牧部落会在固定的营地过冬,到时候我们再去攻打,保管他们逃不掉。”东欧的作战环境和西欧不同,阿尔弗雷德认为击溃游牧民容易,关键在于如何歼灭,获取最大的收益。
阿尔弗雷德继续解释:“前些年,君士坦丁堡有个叫做尼尔斯的维京指挥官,他擅长领兵打仗,你们应该听过这人的名号——格努茨的白鸦。我打探过他在东欧的经历,知道他如何对付这群游牧民.”
秃头查理采纳了这个年轻下属的策略,没有主动出击,平日让农民结伴出城耕种,30~50人一队,马车装载着长矛、弓箭和盔甲,随时应对游牧民的侵扰。
另外,他组织人手砍伐树木,生产适合野外行军的辎重马车,派遣斥候前往附近的定居点打探消息。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筹备,阿尔弗雷德率领两千士兵启程向西,队伍携带一百五十辆马车,上面装载着大量的谷物、腌肉、帐篷、武器以及为御寒准备的厚重毛毯。
冷风呼啸,枯黄的草叶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铅灰色天空下无尽延伸,直至与模糊的地平线融为一体。
车辕吱呀作响,仿佛在抱怨这无休止的旅途和日益凛冽的寒气。夜晚宿营时,法兰克人用马车围成一个方形,如同一道简易的寨墙。
第五天清晨,前出的侦察兵策马奔回,脸上带着发现猎物的兴奋与紧张,向指挥官禀报消息:
前方十五英里处,一处连绵丘陵的南坡,发现了大量毛毡帐篷,天空萦绕着大量的炊烟。
“知道了。”
阿尔弗雷德扯动羊毛围巾,抵御着钻颈的寒风,眼神扫过远处起伏的缓丘,顶端出现五个骑马身影,是尾随侦察兵一路追来的游牧民。
他没有惊慌,即便敌人发现自己的踪迹,也来不及了。
之后的大半天时间,队伍遭到游牧民的多次袭扰,阿尔弗雷德沉着应对,最终在下午三点找到敌方营地。
视野尽头,那片丘陵如同沉睡的巨兽匍匐在地。而在它温暖的南麓,正如情报所言,散落着无数灰白色的帐篷。
粗略看去,这些帐篷隐隐形成一个巨大的圆环,簇拥着中心几顶更为庞大的营帐。缕缕炊烟从其中升起,与低垂的云层混合。营地外围分布着零散的羊群,正在嚼食枯黄的草根,还有一些游牧民正在晾晒收割的干草。
望着那些惊慌失措的身影,阿尔弗雷德的心情陡然好转,“呵,找到你们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433/111107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