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潘诺尼亚
五月初,弗罗德乘坐的内河桨帆船到达德累斯顿,再往东,就是波西米亚公爵的领地。
弗罗德让大部队继续前进,他带领一队禁卫军前往附近的厄尔士山脉,视察新近开发的银矿。
征服法兰克帝国之后,维格一直怀疑东部边境存在银矿,让探矿队在附近的厄士尔山脉长期勘探。
去年春季,探矿队终于在莫德尔河谷找到银矿脉,很快进行大规模开采,预计每年产出五千磅白银,以及铜、铅、锌等矿物,仅次于哈茨山脉的银矿。
骑马奔波半天时间,弗罗德抵达一处河谷,这里开凿了五处竖井,垂直深入矿脉,矿工在地下横向挖掘坑道,开采矿石。
河岸两处遍布高大的木轮,有些木轮带动绳索和绞盘,在水力的驱动下,缓慢从竖井深处拽上来一大筐矿石,或者几个满身泥土,刚刚结束一轮劳作的矿工。
这些矿石由轨道矿车运往河岸,由水力矿石粉碎机砸成小块,然后冶炼成银锭、铜锭、铅锭.
主管向皇储介绍,矿区面临的困难并非劳动力不足或者盗匪侵扰,而是地下坑道的积水。
每天早晚两次,矿工会用木桶舀取地底积水,然后由升降机吊运至地面。这种排水方式效率低下,而且挤占了宝贵的工作时间。
弗罗德不擅长机械,只能把这个问题甩给专业人士,“我写信给伦底纽姆大学和泰恩堡大学,让他们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究。”
次日,弗罗德进入波西米亚境内,得到公爵科采尔的热烈欢迎。
“殿下,情况有些不妙,传闻又有两个马扎尔部落从东欧迁徙而来,总人口突破十万,预计能够拿出两万五千轻骑兵。
开春以来,他们的活动范围涉及波西米亚、北意大利和南方的巴尔干,大肆劫掠防御薄弱的农村,许多农民不敢外出种地。”
“明白,我会解决他们。”
弗罗德告别公爵,率军前往摩拉维亚的旧都布尔诺,这里有一条支流汇入多瑙河,适合做为后勤基地。
之后的大半个月,弗罗德安排士兵建造内河船只,同时向附近的贵族领地分派任务,例如波西米亚、巴伐利亚,蒂罗尔、克恩滕以及北意大利,让公爵和伯爵们提供征召兵和粮食。
六月一日,各项工作准备妥当,征讨大军的规模扩充至四万,包括两个野战步兵师,十四个守备团,四千轻骑兵,一百二十门火炮。
此刻,马扎尔人已经收到军队集结的消息,安排牧民向东撤离。弗罗德没有急于追击,以正常行军速度沿河南下,进入多瑙河。
这一段河道水流湍急,两侧的高耸峭壁爬满青藤,顶端是裸露的灰白色岩石。北岸山崖矗立着德文城堡,驻扎二百维京驻军。
离开峡谷,多瑙河重新变得宽阔,前方是一座名为普雷斯堡(布拉迪斯拉发)的城镇,外围拥有一道木制寨墙。
再往东,是大片平坦开阔的土地。随着马扎尔骑兵的大肆侵扰,维京驻军失去对外界的掌控,缩在普雷斯堡等待增援。
守备团的中校如实汇报:“除了普雷斯堡,东北方向的尼特拉堡还有一个营的驻军。半个月前,尼特拉堡失去联系,有可能还在坚持,也有可能被敌人攻破了。”
莱夫询问,“两地相隔多远?”
中校:“大约四十英里,两天路程。”
莱夫在地图上找到尼特拉的位置,小声向表弟提醒,“派一支部队过去探路?”
皇储也是同样的想法,他自认为没有父亲的军事天赋,决定稳妥行事,先试探敌人的战力强弱,然后再制定下一步计划。
天气晴朗,阳光慷慨地洒向大地,一支千人规模的军队离开普雷斯堡。维京主力蛰伏在城镇内部和西侧山脉,默默等待时机。
这支部队由第一师的副师长哈弗仑亲自率领,包括一个野战步兵团、两个游骑兵连,以及八门三磅青铜炮,还有一百八十辆辎重马车,运载食物、军械和饮用水。
城郊分布着大片麦田,由于马扎尔人的疯狂劫掠,农民缩在城镇避难,田地杂草丛生,偶尔还能看见野猪、野鹿在啃食麦苗。
距离城镇越远,景色越荒凉,麦田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如茵,深可及膝,其间夹杂着茂盛的野花,天地之间仿佛只有这条蜿蜒的军队和巨大的苍穹。
下午,前方出现一条小溪,在阳光下仿佛一条银色丝带,哈弗仑策马靠近,发现溪水浸泡着数十具村民尸体,死亡时间超过两天,散发出难以形容的恶臭,吸引大群恼人的苍蝇来回盘旋。
军官们高声喝止任何试图取水的士兵,经验丰富的老兵脸色阴沉,新兵则面露惊恐和恶心,忍不住别过头去。
队伍调整方向,挑选上游一处河床较硬、水流较缓的浅滩。游骑兵疾驰过河,在对岸散开警戒,紧张地扫视着远方草丛。
随后,主力部队开始渡河,马蹄踏入水中,溅起浑浊的水花,士兵推着辎重马车,费力把它们推至北岸。
当最后一名士兵拖着湿透的靴子踏上北岸土地,最危险的情况过去了,但整个队伍的紧张感并未消失。
哈弗仑眺望远处升起的大片鸟群,暗自庆幸,“殿下和参谋长猜得没错,让我们配备更多的水车,避开了敌人的算计。”
黄昏,维京人把辎重车围成一个方形,充当简易营地。远方地平线依稀浮现几道黑影,大概率是马扎尔轻骑兵。
第二天清晨,步兵团继续赶路,远处游荡的马扎尔人越来越多,从零星的几个黑影扩充到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怒潮。
“结阵!”
听到哈弗仑的命令,维京人熟练地用辎重车围成方形。长矛兵填补车辆之间的缝隙,把长矛尾端深深插入土中,枪尖斜指向外,马夫牵着挽马躲到方阵中央,炮手装填霰弹,安静等待发射命令。
此刻,少数在外放哨的游骑兵陆续撤回,在他们身后,是数千名发起冲锋的游牧轻骑,马蹄扬起的烟尘几乎要遮蔽半个天空。
“长弓手和弩手自由射击,炮手等待指令。”
霰弹的极限杀伤距离是一百米,哈弗仑保持冷静,注视着敌人的身影越来越近。
草原游骑在六十米距离停止冲锋,绕着车阵高速奔跑,对准车阵的方向抛射轻箭。下一刻,几道巨响盖过了草原骑兵的集体怪叫,车阵边缘的青铜炮陆续喷吐出橙红色的火焰。
嘭!嘭!
灼热的铁珠劈头盖脸射向不远处的游牧民,刹那间,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火炮自由射击!”
炮手们穿着碍事的布面甲,迅速用蘸水的毛刷清理炮膛,塞入药包和霰弹,对准略显慌乱的游牧民再度开火。
连续遭受五轮霰弹,负责进攻的千夫长终于缓过神来,敌人似乎使用某种从未见过的新式武器,每次发射都能射杀十名以上的战士,而且惊吓马群。
被这种恐怖武器震慑,游牧民的攻势显出疲态。他们的怪叫声不再狂野,队形也开始变得散乱。意识到维京人防御严密,继续纠缠下去只会徒增伤亡,千夫长吹响铜号下令撤退。
很快,残存的骑手拨马回撤,临走前又挨了一轮霰弹。
等到敌人撤出长弓手的极限射程,九个鸳鸯阵小队外出打扫战场,搜刮水囊、干粮,把不便撤离的伤员带回车阵。
马扎尔人长期居住在黑海北岸,维京人不懂他们的语言,只能让翻译用斯拉夫语和佩切涅格语询问。沟通许久,哈弗仑得到一个粗略的数字——五千游牧民。
“五倍规模的骑兵围攻步兵,真看得起我。”哈弗仑笑着感叹,听不出多少忧虑。
每天正午和傍晚,分别有十名游骑兵返回普雷斯堡报信,假如消息断绝,维京主力会按照约定大举出动。
如今,哈弗仑试探出敌人的战斗力,接下来只需坚持两天时间,这趟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
在他看来,车阵的边长仅有一百五十米,战场宽度不够,游牧民每次能够投入的骑兵不超过千人,防守压力并不大,而且车阵不缺粮食和饮用水,可以一直耗下去。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游牧民不再进攻,草原暂时恢复平静。
傍晚,各排士兵聚在一起,用缴获的木盾和少量煤炭点火,熬煮一大锅乱炖,包括燕麦、熏肉肠、洋葱、豆类、鱼露。除了主食,每人还能领到一杯甘蔗酒或者热可可,以及小包烟丝。
晚餐结束,哈弗仑把一千二百人分成四拨,轮流警戒,有惊无险熬过这个夜晚。
第三天,清晨。
远处的游牧大军仍未散去,哈弗仑啃着硬面饼,忽然看见二百多米外有一小群铁甲骑兵,正在观察车阵情况,旁边竖着一杆蓝色旗帜。
“敌人的指挥官?”
他心念一动,叫来炮兵连上尉,“快,给他们一个惊喜。”
炮兵上尉抹掉嘴角的饼渣,迅速召集所有炮手,给八门火炮装填实心弹,仔细瞄准敌人所在的方位。
“听我口令,开火!”
几乎是同一时间,八门野战炮发出巨响,上尉没时间关注敌人的动向,让炮兵装填第二轮实心弹,然后再次发射。
上尉迫不及待爬到马车顶端,透过淡淡的白色烟雾,那群铁甲骑兵已然溃散,只剩一杆旗帜留在原地,地面躺着几具尸体。
没过多久,远处的游牧大军出现轻微骚动,哈弗仑皱起眉头,难道刚才的炮击干掉了敌军指挥官?
整个白天,游牧民始终没有发起进攻。维京士兵情绪轻松,哈弗仑却保持高度紧张。
敌人的指挥官负伤或者阵亡,下辖的千夫长们肯定会报复。他召集各部军官开会,提到公元868年的第三次维京——法兰克战争。
“七年前,我军即将在瑞克原野和法军遭遇,决战前夕,陛下让我带领游骑兵先行出发,抢占附近的矮丘。经过长途奔袭,我们抢占了丘陵,与法军重骑兵展开夜战。
那是我一生中最艰苦的战斗,你们没有经历过,不知道当时的残酷。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闪烁的黑影,有时候你分不清对面是敌人还是友军”
念叨很长时间,哈弗仑提高今晚的警戒规格,把士兵分成三部分,宁愿减少睡眠时间,也要提高防御力量,应对敌人的夜袭。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无比正确。
下半夜,守夜士兵最困的时候,游牧大军开始行动。他们放弃战马,全员步行作战,悄然靠近车阵。
相距数十步,维京士兵看见黑暗中出现许多反光,立即推醒同伴,用弩箭射击那些晃动的黑影。
几声惨叫过后,游牧民发起强攻,一半士兵在后方抛射羽箭,另一半士兵举着圆盾和弯刀,怪叫着冲向车阵。
霎时,茫茫多的箭矢落入车阵内部,受惊的马匹大声嘶叫,试图挣脱缰绳的束缚,部分士兵在睡梦中被射杀,幸存者茫然四顾,陷入短暂的混乱状态。
嘭!
炮手点燃引线,对准大片涌来的身影发射霰弹,游牧民采取步兵密集冲锋,因此霰弹威力骤增,每轮发射都能击倒一大片士兵,犹如秋季收割麦子。
借助火炮,部分区段击退了前方敌人,其它区段陷入苦战,长矛兵隔着辎重车刺击外面的刀盾兵。哈弗仑让弓弩手放弃远程输出,拿起近战兵器担任预备队,填补防线的缺口。
混战持续一段时间,游牧民的披甲精锐损失严重,即使普通族人冲进车阵内部,仍然无法击败全员披甲的维京步兵。
终于,撤兵的号角响起,大批身影退入黑暗,炮兵连仍未停止射击,又发射一轮霰弹、两轮实心弹。
夜袭失败,游牧民放弃围攻车阵,陆续撤走了。
第四天清晨,确认敌人远去,哈弗仑把车阵转移至数百步外,避开那些逐渐腐臭的尸体。随后,步兵团继续待在原地,直到己方增援抵达。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433/111107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