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皇明 > 第424章 孤城终破,死期已到(给‘火鸡面真

第424章 孤城终破,死期已到(给‘火鸡面真


夜色暗沉。

    西门军营的帐篷里,佟养性端坐其中。

    他刚从皇宫回来,甲胄还没来得及换下。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理清了思绪之后,对着帐外喊了声:

    “把佟国瑶叫来。”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帐帘就被轻轻掀开。

    佟国瑶一身轻便的棉甲,脸上还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锐气,只是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这个时辰被祖父单独召见,多半不是什么寻常事。

    他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几分试探:

    “爷爷,这么晚了,您还没歇?叫孙儿来,是有要事吩咐?”

    佟养性没说话,只是抬眼盯着他。

    那目光像淬了冰的刀子,从佟国瑶的发梢扫到靴尖,看得他后颈发僵,手心渐渐冒出冷汗。

    佟国瑶下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刀鞘,干笑道:

    “爷爷,您这么看着我……

    难道孙儿近日练兵出了差错?

    还是哪里做得不好,惹您生气了?”

    直到佟国瑶的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发颤,佟养性才缓缓开口。

    “你是明军的内应,是不是?”

    “轰!”

    这话像一道惊雷,在佟国瑶耳边炸开。

    他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膝盖一软,“噗通”一声跪伏在地上,双手撑着冰凉的地面,声音都变了调:

    “爷爷!您……您这是听谁说的胡话?

    孙儿自小跟着您在大金军营,怎么可能是明军细作?

    定是有人造谣,您可不能信啊!”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抬眼瞟着佟养性,见祖父脸上没半点波澜,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祖父素来沉稳,若不是握了实据,绝不会说这话。

    佟养性看着他慌乱的模样,缓缓从怀里摸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条,扔在佟国瑶面前。

    纸条落在地上,展开一角,上面是潦草的汉字。

    正是佟国瑶前几日偷偷写给明军的密信,里面写着内城守军的布防情况。

    “你以为你这半年来,借着去外城巡查的由头,频繁往抚顺方向递信,没人知道?”

    佟养性的声音里没了温度。

    “上个月你托猎户带出去的信,被阿敏的斥候截了半张,若不是我借着汉军旗的身份压下来,你以为你还能活到现在?”

    纸条上的字迹,佟国瑶再熟悉不过。

    那是他的字迹。

    佟国瑶盯着那半张纸,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发现所有辩解都十分无力。

    沉默了片刻,他反而直起身子,缓缓从地上站起来,脸上的慌乱褪去。

    眼中,反倒是多了几分视死如归!

    “是,爷爷,孙儿确实是明军的内应。”

    他抬眼看向佟养性,眼中带着一丝疯狂之色。

    “我们佟家,早该弃暗投明了!

    爷爷,您看看现在的建奴!

    阿济格死了,阿敏也死了,外城丢了,内城被围得像铁桶,明军的火炮日夜对着城墙,大金撑不了几日了!

    难道我们佟家要跟着皇太极一起陪葬吗?

    您虽然是第一批降金的汉人,手上沾了不少明人的血,可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大明皇帝胸怀宽广,只要献城投降,既往不咎,还能保佟家平安!”

    “既往不咎?”

    佟养性突然笑了,笑声里满是苦涩。

    “国瑶,你太年轻了。

    大明皇帝或许能容得下我,毕竟他要显‘胸怀四海’的气度,可辽东的百姓容不下我。

    当年萨尔浒之战,我带着汉军旗杀了多少明军将士?

    多少辽东人家破人亡,是我亲手造成的?

    我若投降,那些百姓能饶得了我?

    怕是刚出城门,就被乱刀砍死了!”

    “可我们不能等死啊!”

    “爷爷,您总说要保全佟家,可现在只有投降这一条路能保佟家!

    难道您要让整个佟家,跟着皇太极一起埋进赫图阿拉的土里吗?”

    佟养性看着他急切的模样,忽然叹了口气,那口气里满是疲惫。

    “你说得对!

    我活了大半辈子,杀过人,也做过孽,死了也就死了。

    可佟家不能亡。”

    他缓缓起身,走到佟国瑶面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面色扭曲,似乎在进行天人交战。

    “我可以帮你,帮你立下大功。

    但爷爷有一个条件。

    破城之后,你必须护住佟家的人,尤其是族里的老人和孩子,不能让他们受半点伤害。”

    佟国瑶猛地睁大眼睛,脸上的震惊瞬间变成狂喜。

    他原以为祖父会把他绑去见皇太极,却没想到祖父竟是要帮他!

    这不仅是保全自己,更是给了佟家一条生路!

    他连忙点头,声音都带着哭腔:

    “爷爷!您放心!孙儿就算拼了这条命,也绝不会让佟家的人受委屈!

    这破城之功,足够让熊经略善待咱们佟家了!”

    “好。”

    佟养性点了点头,转身走到帐边,掀开一条帐缝,确认外面没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

    “守卫西门的两个牛录额真,佟忠和佟义,都是咱们佟家的人,早年受过我的恩惠,是自己人。

    三日后的三更,我会让他们借口换防,把西门的守军换成咱们汉军旗的人,到时候你带着明军从西门进来,保你顺利破城。”

    佟国瑶听得心花怒放,连连说道:“多谢爷爷!孙儿这就去给明军传信,让他们做好准备!三日后,定能一举拿下赫图阿拉!”

    佟养性看着他兴奋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但他很快便恢复如初了。

    “行了,事不宜迟,你赶紧去安排吧。

    记住,此事只能你知、我知,还有佟忠、佟义,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

    “孙儿省得!”

    佟国瑶重重点头,又对着佟养性躬身行了一礼,这才脚步轻快地走出帐外。

    很快。

    帐内只剩下佟养性一人。

    他看着佟国瑶离去的方向,脸上的平静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他缓缓走到案前,拿起那张密信,低声喃喃:

    “国瑶,别怪爷爷……这不是你我能选的路。

    佟国瑶从祖父帐中出来,飞速回到自己的小帐中。

    他从枕下摸出一张糙纸和半截炭笔,又找出一小罐用草木灰调的密写药水。

    这是他与明军联络时用的物件,往日里藏得极深,此刻却毫不避讳地摆在案上。

    “三日后三更,西门守军佟忠、佟义为内应,开城门迎明军入城……”

    佟国瑶压低声音念着,炭笔在纸上飞快滑动,字迹因激动而有些潦草。

    只要能拿下这功劳,不仅自己能在明军中谋个好前程,佟家也能彻底摆脱“降奴”的骂名,再也不用看皇太极的脸色。

    写完密信,他将纸条折好,塞进一根中空的箭矢里。

    刚收拾好,帐外传来轻叩声,是他早已联络好的汉军旗小兵,也是明军安插在营中的暗线。

    “东西妥了?”

    小兵低声问,眼神警惕地扫过帐外。

    佟国瑶点点头,将箭矢塞进对方手里,吩咐道:

    “这是破城的关键,速速传递出去。”

    小兵应了声,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很快。

    他借着巡逻兵换岗的间隙,登上西门。

    趁着没人的时候,将这箭矢射出西门六十步外的一颗石头下面。

    半个时辰后。

    明军斥候在夜色的掩护之下,摸到那石头,拔出箭矢,朝着明军营地方向快跑过去。

    此时的明军中军帐,烛火通明。

    熊廷弼很快便收到了斥候得来的绝密情报。

    他看着佟国瑶手书的密信,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了。

    “看来,今日将阿济格与阿敏的头颅亮出来,还真炸出了鱼。”

    “祖大寿的这颗棋子,总算没白埋。”

    身侧的周文焕凑近看了眼密信,眉头却皱了起来。

    “经略公,此事会不会有诈?

    皇太极向来狡诈,万一这是他设的诱敌计,故意让佟国瑶来献假信,引我军主力去西门,再从其他城门突围……”

    “有诈又如何?”

    熊廷弼抬起头,很是自信说道:

    “我军八万大军围着赫图阿拉,两百门佛郎机炮就架在外城,就算西门有埋伏,只要城门一开,我军一拥而入,赫图阿拉照样能破!”

    “任何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纸糊的!”

    “传令下去!”

    熊廷弼站起身。

    “三日后三更,全军集结,主攻西门!

    另外,让陈策、贺世贤、刘兴祚、李鸿基他们各带人马,严守东、北、西三门,加派斥候巡逻,绝不能给建奴半点突围的机会!”

    周文焕连忙取来纸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很快便写好了钧令。

    他将钧令递到熊廷弼面前,熊廷弼扫了一眼,确认无误后,拿起案上的印信,“啪”地盖在钧令上。

    “明日拿去发了。”

    三日光阴,转瞬即逝。

    深夜。

    赫图阿拉内城。

    西门。

    佟国瑶攥着腰间的佩刀,手心全是冷汗。

    他带着二十多个亲信,沿着城墙根缓缓走向西门。

    走到城门洞前,他抬手对着暗处打了个暗号。

    那是与佟忠、佟义约定好的“九重一轻”手势,可等了片刻,暗处却毫无回应。

    “怎么回事?”

    身边的亲信压低声音问,眼神里透着不安。

    佟国瑶皱了皱眉,又打了一遍暗号,依旧没动静。

    他心里咯噔一下,却又强压下疑虑。

    或许是佟忠他们怕被人察觉,故意藏得深了。

    他咬了咬牙,走入西门之内。

    发现此处空无一人。

    难道佟忠佟义这两人害怕此事失败?

    不及多想,佟国瑶让人打开城门。

    “吱呀~”

    老旧的城门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在深夜里传出老远。

    佟国瑶屏住呼吸,看着城门缓缓推开一线,外面隐约传来明军甲胄碰撞的轻响。

    他刚要开口喊“是我”,一股刺骨的寒意突然从脊背窜上头顶。

    那寒意不是来自夜风,而是来自暗处蛰伏的杀机。

    “入城!”

    一声暴喝陡然响起,紧接着,数百支火把同时亮起,将西门外的空地照得如同白昼。

    明军先锋千总高举长刀,率领数百精锐踩着整齐的步伐冲入城门甬道。

    “冲啊!”

    “杀啊!”

    铁甲铿锵的声响、士兵的呐喊声、火把燃烧的噼啪声,瞬间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突然!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陡然撕裂夜空,西门楼的顶层突然落下一道黑影。

    是重达数万斤的铁闸!

    沉重的铁闸带着呼啸的风声,“哐当”一声砸在甬道的青石板上,火星四溅。

    后续跟进的明军被生生截断在门外,而冲进来的八百多精锐,瞬间成了瓮中之鳖。

    没等明军反应过来,两侧的箭垛后突然探出无数黑洞洞的箭口。

    “放箭!”

    随着一声令下,密集的箭雨如蝗群般落下,箭头带着破空声,顷刻间便射倒了数十名明军。

    冲在最前面的士兵刚举起盾牌,就被数支穿甲箭穿透盾牌,惨叫着倒在地上,鲜血瞬间染红了甬道的青石板。

    “杀!”

    甬道两侧的暗门突然被推开,八旗的重甲兵如潮水般涌出。

    他们身披三层铁甲,手持丈余长的长矛,列着密集的阵形向前推进。

    长矛如林,寒光闪烁,明军先锋被挤压在狭窄的甬道里,连挥刀的空间都没有,只能步步后退,惨叫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

    城头突然亮起无数火把,济尔哈朗身披黑甲,手持顺刀,站在西门楼上高声暴喝:

    “佟国瑶!你以为大汗会不知道你是明军内应?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佟国瑶站在原地,浑身冰凉。

    他看着城外的明军被滚木礌石死死阻断,只能隔着千斤闸徒劳地呐喊。

    看着冲进来的八百多精锐被重甲兵层层包围,刀光剑影中不断有人倒下,血腥味顺着风飘进鼻腔,呛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这才明白,自己哪里是什么“破城功臣”,不过是皇太极诱敌的一颗棋子。

    一颗用完即弃的死棋。

    就在他还在思考的时候,一支箭矢便射来了。

    嗖的一声,直直射入他的脖颈。

    他拼命抓住那根箭矢,却只得无力的吐出血沫,居然窒息而死。

    然而。

    到死的时候,他眼中都存着疑惑,满是不甘。

    爷爷?

    你为何不愿意成全孙儿,难道你真的要带着佟家,和建奴一道被灭吗?

    没人会在意一个死人的想法。

    因为在这个时候,战局又有了变化。

    南门方向突然传来震天的号角声,打破了西门的厮杀声。

    三百名巴牙喇骑兵高举火把纵马而出,马鬃上绑着的树枝拖在地上,扬起漫天烟尘,远远望去,竟似有千军万马正在突围。

    城头的建奴守军齐声呐喊,将浸了油的草捆点燃,一个个推下城墙,火墙瞬间腾起三丈多高,将整个南门都笼罩在火光之中。

    “报!!”

    一名明军斥候骑着快马,朝着外城西门下经略公帅旗疾驰而去。

    他在将台前下了马,将军报大声喊出来:

    “经略公!建奴主力正从南门突围,声势浩大,恐有数千人之多!”

    熊廷弼听到急报,不仅没有慌乱,反而冷笑一声。

    “皇太极倒是会打主意,想用南门的虚张声势,引我军分兵,好让西门的伏兵专心围杀我军先锋?”

    他转头看向朱万良,眼神锐利如刀。

    “朱万良,你率本部兵马,携带攻城器具,即刻增援西门!务必砸开千斤闸,攻入城中!”

    “其余各营按兵不动!”

    “告诉陈策、贺世贤他们,南门不过是建奴的疑兵之计,若有一兵一卒擅自离营,以军法处置!

    然而。

    皇太极的算盘,打得很响。

    远远超过了熊廷弼的预料。

    他既非真心伏击西门明军,也不是要从南门突围,那两处不过是他抛出去的诱饵,真正的生路,藏在最不起眼的北门。

    此番突围的计策,是范文程想出来的“声东击西、以南为虚,以北为实”。

    西门诱敌、南门佯攻,用两处混乱牵扯明军主力,再趁北门防守空虚,带着精锐遁入龙岗山的莽莽林海。

    此刻的内城北门。

    皇太极身披镶黄边的重铠,手按腰间鑌铁刀,身后是五千精锐。

    何和礼的八旗巴牙喇、杜度的正白旗护军、恩格德尔的蒙古轻骑,人人马勒口、蹄裹布,连呼吸都压得极轻。

    城楼上的火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映着一张张紧绷的脸。

    他们都在等,等西门和南门传来信号。

    “报!西门得手!明军先锋被千斤闸截断,已成瓮中之鳖!”

    斥候的声音穿透夜色,带着一丝兴奋。

    片刻后,又一骑来报:

    “南门佯攻奏效!明军南线大营已动,正往南门增兵!”

    皇太极眼中精光一闪。

    范文程的计策已成大半,西门绞杀缠住了明军先锋,南门的烟尘和呐喊吸引了熊廷弼的注意力,此刻北门外,按常理只剩零星斥候游荡。

    “开城门!全军突围!”

    他高举腰刀,低沉的声音穿透呼啸的北风。

    沉重的城门在铰链的“吱呀”呻吟中缓缓打开。

    何和礼一马当先,率三百巴牙喇冲出。

    杜度紧随其后,他的护军举着圆盾,组成一道移动的铁墙。

    恩格德尔的蒙古轻骑则像一阵风,贴着城墙往两侧散开,探查前路。

    没人回头。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冲过外城北门,再穿过三里外的林地,就能遁入龙岗山。

    那里林深山高,明军的骑兵追不上,火炮也运不进去。

    可就在何和礼的先锋即将冲出外城北门甬道时,他猛地勒住马缰,胯下的黑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惊嘶。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僵住了。

    原本该空荡的甬道前,竟横亘着一座黑漆漆的车阵!

    数十辆偏厢车首尾相连,车轮上钉着锋利的铁刺,车与车之间架着鹿角木,地面上还埋着密密麻麻的铁蒺藜,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挡住了所有生路。

    车阵后的高台上,明军援辽总兵陈策身披明光铠,手里握着环首,见建奴兵出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呵呵,居然在老夫这边突围,找死!放箭!”

    只能说,皇太极的计策,确实很好。

    也确实吸引了大部分的明军。

    然而.

    明军战兵八万,皇太极吸引了许多兵力,但堵在赫图阿拉外城的明军,还是有很多。

    在绝对的战力优势之下,阴谋诡计,都是没用的。

    嗖嗖嗖~

    在陈策下令的瞬间,车阵缝隙中骤然射出无数箭矢,黑沉沉的箭雨如蝗群般扑来,带着尖锐的破空声。

    冲在最前面的镶红旗骑兵来不及反应,纷纷中箭落马,甲胄被箭矢穿透的“噗嗤”声、人马的惨叫声,瞬间打破了夜色的寂静。

    “冲开车阵!”

    何和礼左肩中箭,箭羽深深扎进甲片缝隙,鲜血顺着手臂往下流,可他依旧怒吼着抽出顺刀,指挥巴牙喇重甲兵顶着盾牌向前冲锋。

    可是。

    沉重的圆盾挡住了箭雨,却挡不住明军的佛郎机炮。

    车阵后方突然响起“轰!轰!”的炮声,霰弹如铁雨般横扫而来,将冲锋的建奴队列撕出一个个血肉胡同,残肢断臂飞溅,染红了地上的积雪。

    杜度刚要率军补上缺口,一枚霰弹碎片突然击中他的大腿,甲片被打得粉碎,鲜血瞬间浸透了裤腿。

    他踉跄着跪倒在地,剧痛让他眼前发黑,身边的亲兵连忙扑上来,架着他往后退:

    “台吉!不能再冲了!”

    “主子,车阵后方还有伏兵!”

    恩格德尔突然指着两侧的土坡,声音里带着惊慌。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土坡上突然亮起无数火把,映出密密麻麻的明军骑兵。

    是贺世贤的辽东铁骑!

    他们列着整齐的阵型,铁蹄踏得地面微微发颤,马蹄声像闷雷似的滚来,眼看就要从两翼包抄过来。

    皇太极攥紧缰绳,面色难看至极。

    怎么会这样!

    明军在北门,怎么还有如此多兵卒在防范他突围?

    他的一颗心,已经沉入谷底了。

    就在这时,只见一骑蒙古快马斥候迅速前来,对着皇太极喊道:

    “大汗,不好了!明军主力朝西门调动了!”

    完了。

    皇太极顿时感觉到一阵口干舌燥。

    突围的路被堵死,明军的主力又在逼近,再耗下去,他们这五千人,就要被明军困死在北门之外,连内城都回不去!

    “撤!”

    皇太极没有过多犹豫,当机立断。

    “全军撤回内城!快!”

    皇太极心里明白。

    冲不出赫图阿拉,便只有死路一条。

    撤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只不过是死得慢一些而已。

    在死得快与死得慢之间,皇太极还是选择了后者。

    命令下达的瞬间,建奴兵像潮水般往后退。

    明军的箭雨依旧密集,贺世贤的铁骑也开始冲锋。

    建奴兵一边退一边反击,可士气早已崩溃,人人都在拼命往城门里挤,连平日里最勇猛的巴牙喇,此刻也顾不上厮杀,只想着尽快退回内城。

    皇太极进入城中,身后还有数百人没有进入赫图阿拉。

    但是。

    在他们后面的明军已经追来了。

    若是不关城门,明军就要冲入北门了。

    他咬了咬牙,猛地挥手:“关城门!起吊桥!”

    沉重的城门缓缓关闭,吊桥被缓缓吊起。

    将明军的追击和喊杀声、以及数百金兵挡在外面。

    皇太极靠在城门内侧的墙壁上,大口喘着气,胸口的甲胄都被汗水浸透了。

    他看着身边残兵败将,五千精锐,此刻只剩不到三千人,人人带伤,脸上满是恐惧和绝望。

    不过。

    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

    西门内还滞留着明军先锋,若不尽快剿杀,这些人迟早会在内城掀起更大的混乱。

    因此,他当即率部,前往西门。

    还没靠近西门,就听见前方传来兵刃交击的脆响。

    皇太极抬眼望去,只见城门甬道内,数百名明军背靠着城墙,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刺猬阵。

    他们被圆盾覆盖,手中的长矛斜指向上,火铳手藏在阵心,每隔片刻就有“砰砰”的铳声响起,将试图靠近的汉军旗士兵逼得连连后退。

    “废物!”

    皇太极低骂一声。

    那些汉军旗士兵握着刀的手都在发抖,眼神躲闪着明军的长矛,明明人数占优,却连一个小小的阵形都冲不破。

    “重甲骑兵上!冲散他们的阵形!”

    五十名身披双层铁甲的巴牙喇骑兵应声而出,他们催马疾奔,奔向明军阵中。

    明军阵前的长矛手握紧了武器,眼神里满是警惕,可当战马的冲力撞上长矛的瞬间,“咔嚓”的断裂声陡然响起。

    那些硬木长矛竟被马蹄生生撞断,前排的明军士兵像断线的风筝般飞了出去,重重撞在城墙上,口吐鲜血。

    “杀!”

    巴牙喇骑兵的吼声震耳欲聋,他们挥舞着马刀,从刺猬阵的缺口处冲了进去。

    明军的阵形瞬间乱了,火铳手来不及装填弹药,就被马刀劈中了肩膀。

    长矛手失去了阵形的保护,只能各自为战,很快就被骑兵分割成小块。

    皇太极提着刀,亲自冲进混战中。

    他的刀刃划过一名明军小旗的脖颈,鲜血溅在脸上,冰冷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射箭!”

    他朝着城头高喊,早已准备在箭垛后的八旗弓箭手立刻拉满弓弦,密集的箭矢如蝗虫般落下,将试图重组阵形的明军射倒一片。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甬道内的明军就死伤惨重。

    剩下的几十人被巴牙喇骑兵围在中间,手中的武器早已掉落,脸上满是绝望。

    随着最后一名明军士兵被马刀劈倒,西门内终于暂时安静下来,只剩下伤者的呻吟和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皇太极拄着刀,大口喘着气,胸口的闷痛又涌了上来。

    他刚想下令清理战场,突然听见城外传来一阵刺耳的呼啸。

    那是明军炮弹划破空气的声音!

    “躲!”

    他下意识地大喊,可已经晚了。

    “轰轰轰!”

    三枚佛郎机炮炮弹接连落在西门内,炸开的火光瞬间照亮了半个城墙。

    靠近城门的几名巴牙喇骑兵来不及躲闪,被炮弹的冲击波掀飞,甲胄碎片和血肉溅得满地都是。

    旁边的汉军旗士兵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抱着头往墙角缩去,连武器都丢在了地上。

    皇太极被亲兵死死按在城墙根下,耳边满是轰鸣声,眼前阵阵发黑。

    他刚缓过神,就看见城外的明军推着几辆巨大的冲车,正朝着千斤闸撞去。

    那冲车的前端裹着厚厚的铁皮,上面还钉着尖刺,每一次撞击都让千斤闸发出“嘎吱”的呻吟,闸身的铁条已经开始变形。

    “快!去挡住冲车!快去关城门!”

    皇太极嘶吼着,可身边的士兵早已没了斗志。

    汉军旗士兵四处逃窜,巴牙喇骑兵也死伤过半,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哐!”

    一声巨响,千斤闸终于被冲车撞开,重重砸在地上,激起漫天的尘土。

    闸门外,无数明军举着火把,像潮水般涌了进来,火铳手在前,长矛手在后,一步步朝着内城推进,口中高喊着“活捉皇太极”的口号。

    皇太极看着涌进来的明军,面色瞬间变得一片煞白。

    他踉跄着后退了两步,扶住身边的城墙才勉强站稳。

    北门被堵,西门被破,内城的守军早已人心涣散。

    赫图阿拉

    已经被明军攻破了!

    今日

    难道真的是我皇太极的死期吗?

    ps:

    燃尽!

    明天杀猪!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072/1111072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