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让你卖身当书童,你考个状元干什么? > 第137章 家里的工坊

第137章 家里的工坊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里的工坊

周家村的这场大戏,最终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周唤亭一家,真的被赶走了。

在村长李德全和几位族老的监督下,在全村人或冷漠或鄙夷的注视中。

赵熙哭天抢地地收拾了些破烂家当,架着已经彻底傻掉的老太太。

跟着周唤亭,离开了这个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子。

至于周乾,他没能走成。

那些被他欠了钱、占了便宜的村民们,在得到了官方默许后,一拥而上。

旧账新账一起算,哭爹喊娘也没用。

最后,还是王忠派来的那几个赌坊伙计嫌他们耽误事,直接把半死不活的周乾往牛车上一扔,带回镇上去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人,这辈子算是彻底栽了。

周唤亭一家被赶走的那天,周家村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古怪。

家家户户的门都开着,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但声音都压得很低。

当那辆破旧的牛车消失在村口的小路上时,村子里先是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随即,不知是谁家先起的头,竟然放了一挂鞭炮。

噼里啪啦的响声,像是点燃了某个开关。

紧接着,村子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鞭炮声,仿佛过年一般热闹。

那些平日里名声不怎么好,爱占小便宜、游手好闲的家伙。

在这震天的鞭炮声中,一个个都吓得缩起了脖子,接连好几天都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连门都不敢出。

整个周家村的风气,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彻底肃清了。

所有人都明白,周雍家,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可以随便拿捏的老实人家了。

那个只有八岁的周青川,在村民们的心中,已经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色彩。

而风暴中心的周家,却在这份喧嚣中,享受着久违的宁静。

青砖大瓦房的门紧紧地关着,将外界的一切都隔绝在外。

饭桌上,王氏不停地给周青川夹着菜,眼圈还是红的,但脸上却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笑容。

她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只能化作一句最朴实的话。

“川儿,多吃点,你看你都瘦了。”

周雍坐在旁边,默默地喝着一碗米粥。

他没怎么说话,但那根曾经被生活压得有些弯曲的脊梁,如今挺得笔直。

他脸上的表情平静,眼神却不再是过去的麻木与隐忍,而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坚硬的东西。

他偶尔看向周青川的目光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爹,娘,老宅那边,你们打算怎么办?”

周青川吃着饭,忽然开口问道。

按照约定,周唤亭那座破败的老宅和名下的几亩薄田,都由周青川出钱买了下来。

钱是王忠管家代付的,一部分还了周乾的赌债,剩下的,足够周唤亭一家在外地安身。

提到老宅,周雍和王氏的脸色都微微变了变。

“不住!”

王氏几乎是立刻就摇头,语气坚决。

“那地方,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踏进一步了,想起来就心里发慌。”

周雍也放下了碗,闷声说道:“咱们有新房子住,又宽敞又亮堂,搬回去做什么?晦气!”

显然,那座老宅承载了他们太多痛苦和屈辱的回忆,对他们而言,那就是一个牢笼。

周青川点了点头,这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

“既然不打算住,那空着也是浪费。”

他放下筷子,看着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把老宅改造一下,改成一个工坊。”

“工坊?”周雍和王氏都愣住了,显然没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就是做东西卖钱的地方。”

周青川解释道。

“我们现在有田了,吃喝不愁,但光靠种田,想过上真正的好日子,还是太慢了,我们得有自己的生意。”

“做生意?”

周雍皱起了眉头,他一辈子都是个庄稼人,对这些一窍不通。

“我们能做什么生意?”

周青川的脑子里瞬间闪过了几个念头。

“酿酒。”他缓缓吐出两个字。

这个时代物产还算丰饶,粮食价格稳定,酒业自然也有市场。

而且,他脑子里装着后世的蒸馏技术,若是能造出高度数的烈酒,绝对能在这个时代打开一片天。

他甚至可以立刻就画出最简易的蒸馏设备的图纸。

“酿酒?”

王氏有些迟疑。

“那可是个精细活,我听说镇上的酒坊,那都是祖传的手艺,咱们哪会啊?”

“我可以教你们。”周青川自信地说道。

看着儿子那笃定的眼神,周雍和王氏一时间竟然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已经让他们对这个儿子产生了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

周青川看着父母的反应,心里却在飞速盘算。

酿酒确实赚钱,但问题也很多。

首先,这个时代的百姓能不能接受蒸馏烈酒的口感,还是个未知数。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他不可能长时间待在家里。

酿酒从发酵到蒸馏,工序繁琐,需要一个绝对信得过,而且足够聪明的人时时刻刻盯着。

这个人选。

他第一个想到了王忠管家。

但很快就否定了。

王忠是王员外的人,虽然和自己有合作,关系不错,但不可能为了自己的私事,放弃王家管家的身份,跑到村里来盯着一个酒坊。

这件事,必须从长计议。

想到这里,周青川话锋一转:“酿酒的事情先不急,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

他看着父母,露出了一个笑容:“我们家可以先做豆腐。”

“豆腐?”

这个词一出来,周雍和王氏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相比于酿酒那种听起来就很高深的东西,豆腐就显得亲民太多了。

村里逢年过节,偶尔也会有货郎挑着担子来卖,那白白嫩嫩的东西,蘸点酱油,就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对,做豆腐。”

周青川肯定地说道。

“做豆腐虽然辛苦些,但咱们自己有黄豆,本钱低。”

“做出来的豆腐,不仅可以在村里卖,还可以让王管家帮忙,送到镇上的酒楼饭馆去,这肯定能赚钱!”

这个想法,简单,直接,而且可行性极高。

周雍一拍大腿,脸上的神情都激动了起来:“这个好,这个能干,不就是磨豆子嘛,我有一身的力气!”

王氏也连连点头,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对对对,这个活我能干,我跟你爹一起,肯定能行!”

看到父母那被瞬间点燃的热情,周青川心中一暖。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他们再多的钱,也不如给他们一份可以亲手创造财富的事业,来得更踏实,更有尊严。

说干就干。

接下来的几天,周青川没有再出门,安安心心地待在家里陪伴父母。

他先是画了一份简单的图纸,让周雍找村里的石匠,按照图纸打造了一副新的石磨。

然后,又去镇上买回来了做豆腐用的大锅、纱布和木制的模具。

一切准备就绪后,周家的厨房,就成了周青川的教学课堂。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987/111110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