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 第235章 买奴

第235章 买奴


新州港口附近临时搭建的“官奴发卖所”前,很快就围拢了不少闻讯赶来的移民。这些大多是在北美分到了土地,正为开垦劳力发愁的大明百姓。他们看着木牌上“官奴发卖”几个大字,眼中既有好奇,也有盘算。

负责登记售卖事宜的,是几十位从太学院选拔而来的年轻士子。他们被派到这万里之外的新州,首要任务就是协助宋牧、方腊搭建起北美的行政骨架。

人人都清楚,在这里埋头苦干几年,积累了治理“新附之地”的经验,待体系初步完善,他们便是第一批被下放到各地担任知县的储备官员。因此,尽管只是做着书吏的活计,每个人却都干劲十足,态度热情周到——这日常的考评,可是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前程。

士子孙千面带笑容,对着一位皮肤黝黑、手掌粗糙、一看便是常年劳作的中年汉子问道:“这位大叔,可是要买奴隶?”

汉子名叫杨大牛,他带着五个已成年的儿子,几乎是变卖了在大明老家的所有家当,才举家漂洋过海来到北美。按照朝廷“垦四得二”的政策,他们家六个成年男丁,最终分到了整整一千亩土地——这已是北美对普通移民家庭规定的上限。

喜悦过后,便是沉重的压力:一千亩地!仅靠他们父子六人,就算累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全部开垦出来。

杨大牛搓着手,有些局促地问道:“公子,你们这奴隶……咋卖的?”

孙千早已将价格烂熟于心,流畅地回答:“健壮的黑奴,十两银子一个。白奴和阿拉伯奴,相貌稍异,价格也略高,十二两一个。”

“十两?!”杨大牛一听,脸色顿时垮了下来,面露难色。他掏空家底来到北美,除去路上的花费和安家的开销,手头剩下的现银满打满算也就十两出头。

若是买一个奴隶,家里就几乎不剩什么钱应对意外了,日子立马就得紧巴巴,说不定真得喝西北风。他叹了口气,摇摇头:“算了,太贵了,俺……俺买不起。”说着就要转身离开。

孙千见状,连忙喊住他:“大叔别急着走啊!朝廷体恤咱们开拓不易,有优惠政策的!”

杨大牛停下脚步,疑惑地回头。

孙千解释道:“若是手头现钱不凑手,可以向官办的皇家商行申请贷款!三年至五年内,免收利息!只要在五年内将买奴的钱款还清便可!”

“真的?五年免利息?”杨大牛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当然是真的!”孙千肯定道,“这生意是陛下内帑的皇家商行在操办,信誉担保,五年免息绝无虚假。不过……”他语气稍微严肃了些,“契书一旦签订,便需按时还款。若是有钱不还,那后果……想必大叔也明白。”

杨大牛闻言,胸膛一挺,带着庄稼汉特有的质朴与对皇权的敬畏说道:“陛下对俺们这些苦哈哈,那就是再生父母!给了地,还给俺们借钱买劳力,这样的恩德,谁要是敢赖账不还,那还是人吗?脊梁骨都得被人戳断!五年……五年时间,有二十个劳力帮忙,俺那一千亩地,怎么着也能卖出不少粮食,种上粮食,肯定能还清!”

他快速盘算了一下,一千亩地,至少需要二十个壮劳力才能勉强周转过来。他下定决心,对孙千道:“公子,俺要贷款买二十个黑奴!”

“好嘞!”孙千脸上笑容更盛,立刻拿出早已印制好的标准借贷契书,熟练地填写上杨大牛的姓名、籍贯、所购奴隶种类数量、总价二百两银子、五年免息、还款方式等条款。“大叔,在这里签字画押即可,契书一式三份,您一份,商行一份,官府备案一份。”

杨大牛不识字,但认得自己的名字,他郑重地在那份决定他家庭未来的契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拿着那份轻飘飘又沉甸甸的契书,他激动地对身后的儿子们喊道:“老大!老二!走!跟爹选人去!挑那些看着有力气、老实的!”

杨家父子兴高采烈地朝着临时圈禁奴隶的围栏跑去,开始仔细挑选他们未来的“下人”。

这一幕被旁边同样前来打听情况的林家兄弟看在眼里。他们也是分到了千亩土地,正为劳力发愁,原本也觉得奴隶价格难以承受,此刻听到朝廷居然提供无息贷款,顿时激动起来。

“大哥!听见没?能借钱买!五年不要利钱!”林家老三兴奋地扯着老大的袖子。

“听见了!快!快去排队!去晚了,那些身子骨最结实的奴隶肯定就被别人挑走了!”林家老大当机立断,几兄弟连忙挤到登记桌前,争先恐后地要求办理贷款买奴手续。

快去排队,去晚了就没了!

“官奴发卖所”前的气氛彻底被点燃了。  无息贷款的政策,如同给这些渴望扩大生产却苦于资金不足的移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地主”梦想的快捷之门。

原本因价格望而却步的人们,纷纷涌上前来咨询、登记、签订借贷契约。

皇家商行看似在做一笔“亏本”的买卖,垫付了大量资金,短期内只见白银流出。但在宋牧、方腊,乃至远在南京的皇帝陈东看来,这笔账绝非如此简单。百姓可能血赚,但是官家不会亏。

五万奴隶几天后就被百姓抢购一空。  多数兄弟一起来的,至少是二十个奴隶起步,很多单人过来的,也至少贷款买两个,眨眼之间,奴隶被抢购一空。

官奴发卖处的士子们对着求购的百姓道,“诸位,这批奴隶已经卖光了,下一批可能下个月到,稍安勿躁。”

买不到奴隶的百姓抱怨道,“才这么点奴隶够谁分的,可恶”

“我应该昨天就来的,没想到一眨眼就没了,可惜了。”

错过一次,就是一个月时间,这得耽误开荒了。

新州内阁署衙,宋牧和方腊坐着喝茶,听到下面人的汇报,很是满意,方腊道,“”既然百姓如此需要奴隶,那便上奏朝廷多派一些船运输奴隶,轮番航次,保证不断货如何?”

宋牧点头,“可行,我这就上奏。”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627/4369776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