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会呼吸的积木
深夜,库布其沙漠,“逐日工程”基地,夜色如墨。
“逐日工程”主控室里,代表安保系统正常运行的绿色指示灯占据了整面墙壁。值班安全主管赵毅刚喝下一口浓茶,耳机里突兀响起的警报让他手里的杯子重重磕在桌上。
不是尖锐的啸叫,而是一种低沉、诡异的嗡鸣。
广域声波探测阵列捕捉到的异常音频被投射到主屏幕,那是一条几乎与背景噪音融为一体的平滑曲线。
“报告指挥中心,”赵毅的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金属般的紧绷,“方位K-7,距离核心区五公里,高度约五十米。有不明飞行物,音频特征显示……它没有螺旋桨。”
静默飞行的幽灵。
整个安保中心瞬间从休眠状态被激活。国安部门派驻的联络员立刻接管了指挥。
“启动‘捕萤’预案,A-3区域定向电磁脉冲准备。”
“激光雷达锁定,红外光谱分析跟上!”
指令如链条般传递,部署在基地四周的隐蔽设备开始运作。然而屏幕上,除了那个若有若无的音频信号,光学和雷达系统竟是一片空白。
对方使用了某种先进的复合隐身涂层,几乎吸收了所有探测波。
“它在采集数据!”一名分析员大喊,指向频谱监控仪,“我们的光伏阵列运行时产生的微弱电磁辐射,正在被它定向接收!”
这是最赤裸的窃密。
他们企图通过分析运行中的电磁频谱,逆向破解“量子增效”的核心机理。
“开火授权!”联络员没有犹豫。
一道肉眼不可见的高能激光从沙漠深处射向目标空域,却打了个空。那个幽灵般的飞行物在激光激发前零点几秒,做出一个违背空气动力学的锐角转向,随即音频信号彻底消失。
它走了。
来无影,去无踪。
赵毅背心渗出冷汗。这次交锋前后不过三十秒,对方展现出的技术水平,让他不寒而栗。
报告连夜送达陈部长案头,他只批复了一行字:安保等级提升至战时最高级别。
这意味着,“逐日工程”的运营成本,将再次攀升。
那片蓝色的海洋,不仅要追逐太阳,还要警惕来自阴影中的秃鹫。
风暴的另一个中心,在日内瓦。
国际光伏技术联盟的年度标准会议上,争夺“下一代技术标准”制定权的战斗已进入白热化。
老鹰国与鸥盟代表团联合提出了一份名为“G-Standard”的标准草案。
他们闭口不谈转化效率,反而大谈特谈所谓的“电网兼容性”与“安全冗余设计”。
“我们必须为全球能源网络建立一个统一、安全的基石。”老鹰国代表,正是“光明未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义正辞严,“任何激进的技术,都必须被约束在成熟、可靠的框架内。”
他口中的“成熟可靠框架”,其核心参数,与他们那款32%转化率的“仿制版”技术惊人地吻合。
一旦通过,龙国42%效率的“量子增效光伏板”将因“标准不符”,被排斥在国际主流市场之外。
这是技术上的“劣币驱逐良币”。
“荒谬!”龙国代表团团长霍然起身,“这是把马车的标准,强加给汽车!是对技术进步的扼杀!”
然而,此前被舆论战动摇的几个发展中国家代表,此刻却面露犹豫。
巴夕代表低声说:“安全,确实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老鹰国代表脸上露出得意的微笑,他们精心编织的舆论绞索,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勒紧了龙国的脖子。
龙国必须联合所有真心拥抱未来的力量,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京州,第一幼儿园。
钱秉文的表情,比窗外的阴天还要沉重。
他带来了最新的难题。
一块巴掌大的柔性屏幕在他手中展开,上面播放着“逐日工程”测试数据的三维动态模拟。
“林总工,两个问题。”他语气疲惫,却依旧恭敬,“第一,沙漠强烈的紫外线,导致量子点层的相干性每年衰减约3%,我们需要定期更换核心模组。第二,巨大的昼夜温差,导致纳米光栅结构出现微米级热胀冷缩变形,长期累积,有短路风险。”
他把这份《荣耀下的隐忧》,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在林天面前。
林天这次似乎听懂了。
他没有看屏幕,而是低头专注于手里的玩具——还是那个可以随意弯曲变形的软积木。
他拿起几块积木,没有像往常那样堆叠,而是用一种奇特的榫卯结构,将它们拼接成一个类似蜂巢的六边形网格。整个结构既稳定又充满了弹性。
他把这个“蜂巢”举到嘴边,轻轻吹了口气。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整个积木结构随着气流,发生了一种轻微但整体性的起伏,仿佛拥有生命,在自主呼吸。
他抬起头,黑亮的眼睛看着钱秉文,开心地说:“你看,会呼吸的积木,就不怕热,也不怕冷了。”
钱秉文的大脑轰鸣作响。
呼吸?仿生学?一种可以主动调节内部应力,通过微观结构的形变来抵消宏观热胀冷缩的智能材料?这……这超出了他的知识体系。
但他敏锐地感觉到,这绝不是童言无忌,这是一种全新的设计哲学。
他颤抖着手,用手机拍下那个“蜂巢”的结构,将照片命名为“蜂巢”,郑重地存入那个名为“未来待研发技术”的加密档案。
汇报结束,钱秉文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心中却依旧被各种难题压得喘不过气。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宣泄压力,无意中说了一句:“说来也怪,自从上周‘逐日工程’并网供电,‘天宫’的量子比特相干时间,莫名其妙地延长了五分钟。虽然极不稳定,时有时无,但数据不会骗人。”
正把“蜂巢”积木拆开的林天,动作顿住。
他抬起头,那双总是带着几分迷蒙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
他伸出小小的手指,先是指了指窗外,那个方向,是新建特高压线路延伸过来的方向,是“逐日工程”的方向。然后,他的手指又转向了桌上那个精巧的“天宫”模型。
他奶声奶气,却无比清晰地说道:
“太阳给的电,很干净,小积木们都很喜欢。”
“干净的电……”
钱秉文重复着这个词,脑中闪过“绿电”、“清洁能源”之类的概念。他笑了笑,以为这只是孩子对太阳能最诗意的比喻。或许只是巧合,或许是新电力系统电压更稳定带来的意外增益。
他完全没有深思下去。
此时,一个足以再次颠覆整个物理学界的巨大秘密,就这样被一只小手轻轻揭开了一角。
它悬在那里,闪烁着微光。
却无人察觉。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248/503732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