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当阴阳判官那些年 > 第81章 盐碱地生金

第81章 盐碱地生金


“曹旭哥,极东半岛的人真把盐碱土运来了!”炎童站在谷场边缘,指着刚卸下的十几个陶瓮,陶瓮口飘出淡淡的咸腥味,“你闻这土味,比咱灵水渠边的淤泥咸十倍,真能种出跨境稻?”

曹旭走过去,打开一只陶瓮,抓起一把土在掌心搓揉。土粒粗糙,带着结晶状的盐粒,搓碎后簌簌往下掉渣。“咸度确实高,”他指尖沾着土凑到鼻尖闻,“但比预想的疏松,说明底下有透气层,只要改良得法,能留住稻根需要的潮气。”

影风长老拄着竹杖在陶瓮间踱步,竹杖头敲了敲瓮壁:“极东半岛的信使说,这土埋了三茬大麦都没出芽,村民们都快放弃了。咱这跨境稻要是能在这儿扎根,可真是救了他们的急。”

“试试就知道了。”曹旭转身对农师们说,“按之前的法子,灵土、北境冻土、半岛盐碱土按四三三分量混,再掺上沉星湖的星屑石粉末——星屑石能吸附盐分,刚好中和土性。”

农师们立刻忙活起来,把三种土倒进巨大的木槽里,又撒上星屑石粉末,用木耙反复翻拌。土粒碰撞时发出沙沙声,盐粒遇着星屑石粉末,竟慢慢消融,在槽底积起一层浅浅的卤水。

“快看!”一个年轻农师指着木槽,“盐粒真的少了!这星屑石比无妄境的‘吸盐草’还管用!”

曹旭蹲下身,用手指蘸了点卤水尝了尝,眉头舒展:“咸味淡了七成,刚好够稻根耐住。炎童,把那批‘抗盐种’搬过来,就是主母特意培育的那批,穗尖带紫纹的。”

炎童应声跑去仓库,很快抱着几包稻种回来。稻种果然带着淡紫色的尖,像沾了层霞光。“这是用南境灵稻和无妄境的‘盐生草’杂交的,”他献宝似的解释,“主母说,根须能像盐生草那样把盐分锁在须毛里,不往上运。”

影风长老看着农师们把混合土装进育苗盘,又撒上稻种,忽然开口:“光改良土还不够,得让稻子自己长出抗盐的本事。我记得无妄境的古籍里提过,用灵泉水混着极淡的海水浇灌,能逼稻根练出‘滤盐’的能耐。”

“这法子险!”一个老农师咋舌,“海水一浇,拿捏不好浓度,稻种直接就腌死了。”

“所以要‘极淡’,”曹旭补充道,“灵泉水和海水按九比一的比例混,每天只浇半瓢,让稻根慢慢适应。就像人练筋骨,得一点点加力,急了就伤了根基。”

正说着,极东半岛的信使匆匆赶来,手里拿着张图纸:“曹旭先生,这是我们村的地形测绘,靠海那片有处温泉,水温常年在二十度,您看能不能引到田里?”

图纸上,温泉的位置离盐碱地不过半里地,用红笔标着“泉眼温度”。曹旭眼睛一亮:“温泉水!带着地热,刚好能化解盐碱土的寒气,还能促进星屑石吸附盐分。这可真是天助!”

影风长老也点头:“地热加星屑石,一热一吸,盐碱土的性子就能彻底转过来。你们村的人要是信得过,就让农师跟着信使去半岛,现场指导怎么改土、引水。”

农师们立刻响应,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要带哪些工具:“得把测盐仪带上,随时盯着土的咸度!”“还有灵土陶瓮,路上可别碰碎了!”“我把杂交稻种的培育手册抄一份,给他们留着!”

炎童最是积极,已经开始打包行李:“我也去!极东半岛靠海,说不定能钓着带星斑的海鱼,给大家改善伙食!”

曹旭笑着拦住他:“你留下照看试验田,等他们传回好消息,你再带着新培育的‘双抗种’去——那批稻种既能抗盐,又能抗涝,刚好给他们做第二茬试种。”

信使看着众人忙碌的样子,眼圈有些发红:“俺们村守着海边的地,却年年闹粮荒,村民们都说‘这盐碱地是老天爷罚咱的’。现在见你们这么上心,俺这心里……”他抹了把脸,没再说下去。

“地哪有好坏,”曹旭拍了拍他的肩膀,“就看种的人有没有法子。南境的灵土娇贵,北境的冻土坚硬,半岛的盐碱地咸涩,但只要摸透了性子,都能长出好庄稼。”

三天后,农师们跟着信使出发了。曹旭站在谷场边送行,看着马车装着混合土、稻种和工具渐渐远去,陶瓮碰撞的声响在晨雾里传得很远。

影风长老递给他一个刚从试验田摘的稻穗:“别担心,跨境稻能在戈壁扎根,能在冰原灌浆,就差这盐碱地没试过了。等它在海边结出穗子,才算真的走遍了南北境。”

曹旭摩挲着稻穗上的紫纹,忽然想起极东半岛信使说的话:“他们村的孩子,从没见过稻子长什么样,只在画本上看过金黄的稻浪。”

“那就让他们亲眼见见,”影风长老的竹杖在地上敲出坚定的节奏,“让盐碱地长出的稻浪,比画本上的更金、更黄。”

日子一天天过去,试验田的跨境稻开始抽穗,紫纹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像给稻浪镶了层边。炎童每天都去看信鸽落脚的窗台,盼着极东半岛的消息。

这日清晨,第一只信鸽终于回来了,腿上的竹筒里塞着片稻叶——叶尖带着淡淡的紫,边缘却沾着细小的盐粒,叶脉间还能看到晶莹的露水痕迹。

“是活的!”炎童举着稻叶跳起来,“叶尖没枯,说明稻苗活了!”

曹旭展开随叶附上的短笺,字迹被海风浸得有些模糊,却透着难掩的激动:“盐土育苗成功,稻苗已三寸,根须缠着星屑石,须毛上结着盐晶,叶却翠绿。孩子们说,这是‘海边的翡翠’。”

影风长老看着那片稻叶,忽然笑了:“翡翠长在盐碱地,这才是最金贵的。”

曹旭把稻叶夹进《跨境稻培育记》里,书页上已经夹着戈壁的稻秆、冰原的稻壳,如今又多了这片带着盐粒的叶子。他仿佛能看见,在极东半岛的海边,农师们正引着温泉水浇灌稻田,孩子们蹲在田埂边,看着稻苗上的盐晶在阳光下闪光。

“炎童,”他转身对少年说,“把‘双抗种’包好,我跟你一起去极东半岛。”

炎童眼睛一亮:“现在就去?”

“现在就去,”曹旭望着远方的海岸线方向,“去看看盐碱地长出的第一支稻穗,是不是真的比画本上的还黄。”

远处的灵稻田里,风吹过稻浪,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是在为这趟新的旅程,奏响启程的歌谣。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247/503856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