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一人出错众人补
网囊刚倾倒入木盆,满盆的银光便顺着晨光漫溢开来。
这些渤海湾的小银鱼不过成人拇指长短,最长的也超不过十厘米,体型细得像晒干的面条,前段近乎圆筒形,到尾鳍处才微微侧扁,活脱脱是大自然精雕的银丝。
最奇的是它们的隐形术。
它们通体近乎无鳞,肌肉组织薄如蝉翼,在冰碴上蹦跳时,能清晰看见体内半透明的软骨主刺,连淡粉色的内脏都隐约可见,活像一捧流动的水晶。
唯有头顶的眼睛是墨色的小圆点,还有体侧沿脊椎线排列的细碎黑点,腹面从胸部到臀鳍前更有两排平行的小黑点,就好像像谁用细墨笔轻轻点上去的,在透明的躯体上格外显眼。
林宇指尖轻轻碰了碰一条蹦跳的银鱼,触感软滑得像裹了层薄浆,稍一用力就怕捏碎。
鱼身表面泛着珍珠般的虹彩,随着晃动在晨光里折射出细碎的银光。
这正是它们得名的缘由,也是昨晚小李在海里看见的“磷光”来源。
“这小东西娇贵着呢。”
王大春用竹筛轻轻搅动木盆,银鱼在冰碴上翻跳,尾部的叉形尾鳍展开时像片透明的小扇子,背鳍和尾鳍中央还藏着极小的透明脂鳍,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说话间,几条离水稍久的银鱼渐渐褪去透明,身体变成了乳白色,像撒了层细雪,王大春赶紧往盆里加了勺碎冰:“得赶紧冰起来,不然一会儿就不新鲜了。”
“师傅在时候,也最喜欢捕捞这种小银鱼了,要说捕捞小银鱼,师傅认第一,就没人敢认第二!”
说到此处,王大春顿时有些伤感,叹了口气说道:“哎,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师傅都走好几年了...”
林宇正低头检查网具接口,听见这话反手就拍在他后背上,力道不轻不重:“你捕鱼就捕鱼,在这儿伤感个毛?”
他捡起一条银鱼晃了晃,水珠顺着鱼身滴落,“这是渤海湾赏饭吃,咱们靠它养家糊口,把鲜货送到城里人的餐桌上,总比让它们烂在海里强。赶紧干活,第二网要下了!”
王大春嘿嘿笑着挠挠头,抓起竹筛开始分拣杂鱼,甲板上的气氛又轻快起来。
此时朝阳已经升起两竿高,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小李突然指着右舷远处大喊:“小宇哥!那边水面发亮,是大群银鱼!”
林宇立刻爬上桅杆瞭望,果然看见东南方向的海面泛着成片的银光,像铺了块碎银布。
这是往年难得一见的大鱼群,至少能装满五条船的货舱。
“各船注意!向东南方向集结,拉大网距!”他顿时大声喊话,所有人同时启动马达,“这次用围网,把鱼群圈住再收!”
船队迅速调整队形,十五条船呈扇形散开,密眼围网顺着船舷缓缓沉入海中,在海面拉出一道半透明的屏障。
王大春站在船尾拽着网绳,嘴里哼着渔歌,眼看围网就要合拢,“领航号”突然猛地一震,船身剧烈倾斜,机动马达瞬间熄火,排气管“突突”几声没了动静。
“怎么回事?”
林宇一把抓住摇晃的船舷,只见右舷的网绳绷得像要断裂,海面上泛起浑浊的漩涡。
原来是船锚没完全收起,半截铁锚勾住了海底的礁石,拖行的围网正好缠在了锚链上。
“不好!鱼群要散!”小李急得直跺脚。
银鱼最是警觉,水流稍有异动就会四散逃窜,此时围网出现缺口,原本聚拢的银鱼群已经开始往外围扩散,海面上的银光渐渐变淡。
旁边几条船的渔民也慌了神,纷纷对着林宇喊:“林宇,怎么办?网拉不动了!”
王大春脸都白了,抓着网绳的手不住发抖:“都怪我!刚才收锚时没检查仔细!”
“慌什么!”林宇大喝一声,迅速稳住阵脚,“两个人下小艇解锚链!三号、五号船往缺口处补网,剩下的船保持队形,慢速转圈!”
他话音刚落,已经抓起备用的砍刀和绳索,“大春哥,跟我去割网!”
小艇“突突”地驶向锚链缠绕处,王大叔带着人潜入水中,海水冰凉刺骨,他们却顾不上哆嗦,用撬棍一点点撬动礁石上的铁锚。
林宇则趴在“领航号”船舷边,刀刃贴着网绳小心切割。
密眼网脆弱,稍一用力就会撕裂,必须找准缠绕的节点下刀。
王大春在一旁递工具,手心里全是冷汗:“小宇,再慢鱼群就跑光了!”
“沉住气!咱们得船都是改良过的,不是以前的老旧渔船,你无论是速度,还是稳定性上都要强的太多,不会像以前捕捞小银鱼那么困难!”
林宇目不转睛盯着水下的网具,突然手腕发力,砍刀精准切断缠在锚链上的网绳,“好了!收锚!”
铁锚终于被拽出水面,带着湿漉漉的海草和泥沙,下去解锚链的两人爬回小艇时嘴唇都冻紫了。
林宇立刻对着对讲机下令:“合拢围网!全速收绳!”
渔民们合力拽动网绳,肌肉紧绷得青筋暴起,断裂的网口在其他船只的配合下慢慢闭合。
海面上的银光又重新聚拢,这次比之前更密集,显然鱼群被惊后反而挤得更紧了。
当网囊终于被拖上船时,银鱼几乎是倾泻而出,在木盆里堆成了小山,连王大春都忘了刚才的慌乱,兴奋地大喊:“好家伙!这一网最少三百斤!”
林宇瘫坐在甲板上,看着满船的银鱼长长舒了口气,后背的衣衫已经被海水和汗水浸透。
王大春递过来一壶热水,不好意思地笑:“小宇,刚才是我糊涂了,还差点误了事。”
林宇接过水壶灌了两口,拍了拍他的肩膀:“海上作业哪有不出岔子的?咱们是船队,一人出错众人补,这才是跟单打独斗不一样的地方。”
“行了,赶紧分拣,准备下一网!”
众人顿时开始忙活起来。
林宇靠在桅杆上歇气,目光扫过忙碌的船队,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王大春正操作着船尾的起网机,摇杆轻轻一摇,缠着网绳的滚筒就“咕噜噜”转动,原本要四五个人合力才能拽动的网具,此刻轻松被拉上船舷。
这是开春时合作社凑钱添置的家伙,比老辈人纯靠臂膀硬拉省力太多。
不远处的五号船甲板上,渔民正用对讲机汇报鱼获数量,信号清晰得很,哪像往年,几条船撒出去就成了断线的风筝,全靠吼着传递消息,遇上风浪连人影都看不清。
他想起一年前第一次出海,开的是那种没装马达的小木帆船,船板薄得像层纸,遇到稍大的浪头就晃得人站不住脚。
渔民们凌晨两三点就得摇着橹出发,一天下来胳膊酸得抬不起来,运气好能捕几十斤鱼,运气差就得空船而归。
而现在,船队的木帆船都加装了机动马达,船身加固了厚木板,还配了罗盘和简易通讯设备,不仅航行速度快了三倍,出海范围也从原先的近海两海里拓展到了五海里开外。
刚才网具缠上锚链那么大的事,换在以前单打独斗时,轻则丢了网具,重则连船都可能被掀翻,可现在靠着船队配合,转眼就化险为夷。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奔头了。”林宇低声感慨,指尖摩挲着桅杆上崭新的防滑纹。
这些改良虽不起眼,却是渔民们从“看天吃饭”到 “靠技吃饭”的底气。
就在这时,小李突然指着西北方向喊:“小宇哥,有船过来了!”
林宇抬眼望去,一艘小挂机船正“突突”地往船队方向驶来,船身漆成蓝色,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待船驶近,才看清驾驶座上的是小虎。
小虎显然也看到了满船的银鱼,眼睛一亮,操控着小船径直往“领航号”靠来,船帮碰撞的瞬间,他熟练地抓住抛过来的缆绳系紧。
“林宇哥!你们这是大丰收啊!”小虎跳上船,黝黑的脸上全是笑意,目光直往堆成小山的银鱼上瞟,“这一网最少得两百斤吧?比往年所有渔民守一个月的渔获还多!”
“刚解决点小麻烦,还算顺利。”林宇递给他一壶水,“你不在鹰嘴岛看场子,跑回来干啥?那边的扇贝笼没出问题吧?”
鹰嘴岛是他们的重要据点,不仅看守着近海的养殖区,还存放着不少渔网和养殖物资,平时都由小虎盯着。
小虎猛灌了几口热水,抹了把嘴,神色突然严肃起来:“不是我要回来,是二赖子来了鹰嘴岛,说有要紧事找你,让你立马过去一趟。”
“二赖子?”林宇眉头瞬间皱起。
二赖子来鹰嘴岛,肯定是有大事儿,不然的话不会这么火急火燎的来。
林宇沉吟片刻,立刻做出决定:“大春哥,这里就交给你了,按原计划捕捞,注意用对讲机保持联系,有情况随时喊我。”
他拍了拍王大春的肩膀,又叮嘱小李看好保鲜箱的冰块,“我跟小虎去趟鹰嘴岛,很快回来。”
“放心去吧,这里有我们呢!”王大春拍了拍胸脯,一脸保证。
林宇抓起一旁的草帽扣在头上,跟着小虎跳上了小挂机船。
马达重新启动,小船调转方向,朝着鹰嘴岛的方向驶去。
......
(https://www.02shu.com/2_2042/502137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