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409章 五个方向(4k)

第1409章 五个方向(4k)


别看高振东说得热闹,又是大推力火箭又是返回式技术的,实际上落实下来,就两字儿——不动。

    至于动起来的,都是别的航天活动里要用的技术,非要说的话,只有维生技术算是比较特殊。

    但是各方还都听他的,都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肯定。

    高振东这技术性和稀泥的本事,还真是不差,不过从技术角度和稀泥,还真没多少人能和得好,原因很简单,一般人把握不住这个尺度,没办法让所有人都基本满意,同时还得有足够的权威性。

    领导笑而不语,能在技术层面统一认识,都往一个方向走,是一件好事情,不管最终的决定是什么,反正在技术层面,思想是统一的。

    而领导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刚才高振东漏的一点口风。

    “振东同志啊,刚才你说航天口还有更加急需的应用,都是些什么应用啊?正好,我们刚才也说了嘛,要从技术层面,讨论一下航天口下一步可以做些什么。”

    他乐呵呵的,你都说急需,那不管是不是真急需,至少是有点儿意思的。

    高振东有些为难,自己要是敞开说,可就没同志们什么事儿了,好像不大好。

    “领导,我就是那么一说,具体还没想好呢。我还是想先听听同志们的想法,给我来点儿启发。”

    领导看了看了,笑了起来,这小子,还知道给别人留点发挥的空间。高振东说自己还没想好,他是半个字都不信的,没想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对高振东知之甚详的领导,对于高振东刚才的胡说八道完全不相信。不过对于高振东这么说的原因,他倒是能理解,略知一二,毕竟高振东一开口,可能别的同志是真的剩不了多少了。

    “一定要在高委员之前发言”这个传说,不少同志都知道。

    所以对于高振东很是谦虚的说自己也没想好,领导很是高兴,不但知道照顾同志们的发挥空间,还知道照顾同志们的情绪。

    “那行,同志们都想想,还能干点什么。”他转过头,对同志们道。

    这句话就好像点燃了火药桶一样,同志们的想法果然很多。

    “我们是不是搞一搞深空探测?”有的同志是物理专业出身,对深空探测非常有兴趣,也就是类似日后的哈勃望远镜那种,实际上天文学和物理的联系非常紧密,不少物理上的理论或者研究,就指着天文学提供实证呢。

    这一点,从牛爵爷的那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能看出来。

    领导不置可否,大手一挥:“嗯,记下来,记下来。我们先搜集搜集课题,至于做什么,后面再决定。”

    有了这个开端,现场可就热闹起来。

    有想搞行星探测的,原因很简单,深空探测实在是太远,太虚无缥缈了,身边这么大几个星星都还没搞清楚呢,想那么远干什么。

    也有想做月球探索的,什么行星探测,就身边天天挨着自己转悠这个都没整明白,跑那么远不是浪费金钱嘛。要我看啊,原来高委员曾经提出的绕着月亮转圈圈,仔细的拍拍照看看啊什么的就不错,毕竟真要走向宇宙,这月球就是第一站啊。现在连嫦娥吴刚住哪儿都没整清楚,月桂树和玉兔长什么样也不知道,行星那么远的东西,也就没有那个必要了吧。

    有的同志对这些都没什么兴趣,什么月亮行星深空的,能吃么?还是整点实际的,关乎国计民生的最好,现在航天资金有限,可经不起折腾。就已经开展的这些太空育种、天气预报、灾害评估、农业估产什么的就不错。

    还有的同志,想起高振东曾经说过的话了,我看呐,高委员曾经提出过的广播卫星什么的就不错,能大大的丰富全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兼具相当范围的对外宣传啊什么的,这个好。

    会场上一时间再次唇枪舌剑,上下翻飞,在座的哪个不是负责这一块相关工作的,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都挺有道理。

    委里这边也不制止,这些都是潜在的课题,至于什么时候做,那可以慢慢商量。让同志们讨论得越彻底,越透彻越好。

    等到都差不多了,同志们的意见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会场上同志们都没有新鲜的想法出来了,才转过头来看着高振东:“怎么样?得到启发没有?”

    高振东点点头:“嗯,学到了很多,很受启发!”

    呵呵,装得还挺像……

    “你有什么想法?”别装了,该你发言了。

    “还真有点想法。”高振东也不装了,也差不多了嘛。

    “说说吧,包括刚才同志们的看法,你是怎么看的?”不止想问高振东自己的想法,还有他对前面各种建议的看法。

    这个问题有些让高振东措手不及,他原本是没考虑到后半部分的。

    他想了想,才开口道:“我感觉有些杂,精简一下,划分几个体系,都做适当的探索吧,彻底放弃某一个体系不做,倒是的确有些可惜。”

    我们现在的情况比高振东上辈子所知,要好一些,也有些余力,而且高振东也知道,我们的航天人是真的不怎么太花钱,几乎是把每一分钱都用到了极致,而且还都是极致的花到了刀刃上。

    所以高振东也觉得在各个方向上保留一些种子,是不错的想法。只要别像另外两家一样往天上打驱逐舰,那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不是夸张,土星-5略超3000吨,N-1也有2700多吨,真的是把一条驱逐舰竖起来往天上打,的确太超出我们当前的所有能力。

    这个事情高振东想得很简单,能和北方同志合作蹭一下双赢,当然好,如果事有不谐,也无所谓,反正想要让我们自己干,那是绝对不可能支持的。

    “哦?怎么精简?”这个想法,也是委领导和总工刚才在想的事情,事情太多了,都堆一块儿,着实是不怎么好决策,而且有些杂乱,孰轻孰重,孰前孰后,实在是难以判断。

    高振东这个建议就很不错,划分成几个体系,就清晰多了。

    高振东道:“一类是对地遥感,不管用哪个波段,可见光、红外、紫外、雷达等等,用什么手段,只要是探测地球信息,也别管现在开始搞没有,也别管是用到天气还是农业,灾害还是什么,一律划分到这一类,这种方式暂时应该是合理的。”

    嗯,这就很清晰了嘛,可以可以。

    “这一类,基本上是停不下来的,随时都需要,随时要发展。”高振东道。

    这个是肯定的,对地球探测,肯定停不下来啊。而且和国计民生军事国防,密切相关,随时都要用,优先级肯定很高。

    “一类是深空探测,这一类嘛……嗯,反正先划出来。”

    实际上这类东西有不少,连太空望远镜都不止一种呢,不过高振东就压根没说什么。

    “噗嗤”……有人笑了起来,高委员这意思,这玩意儿恐怕在他心里,短时间是没什么搞头啊。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深空探测这个事情,高振东是真的兴趣不大,这对理论研究不可谓不重要,但是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还研究不到那么高深的理论上去,当务之急,是先把基础的、已经研究明白的这些理论短板能补足,就算是不错了。

    高振东也没解释,反正自己的倾向,就那样,也没什么好解释的。

    “还有一类可以归到太阳系内天体探测,包括月球、行星、行星的卫星、小行星等等,都在这里面……”

    高振东好险没有嘴瓢,说出“矮行星”几个字来,这年头还没有矮行星的概念,冥王星也还鱼目混珠的混在九大行星里面。

    “这一类,从月球开始吧,太远的,就靠月球打基础,毕竟嫦娥奔月都听了几千年了,不去看看挺可惜的。而且我们也曾经讨论过,打一个探测器绕月球飞几圈,难度相对来说不大,轨道和转移计划规划好,也不需要太大运力的火箭,就能打过去。有了月球作为起点,才能搞好别的。”高振东笑道。

    他的话,一下子就把月球探测、行星探测这些人,拧成了一股绳,高委员说得有道理,连月球都到不了,更远的地方那自然也是镜花水月,先绕两圈月球。

    “这个事情倒是可以徐徐图之,不紧不慢,我想啊,有了自己的技术,还有同志们从北边学习的心得,也许四五年内,能打一个探测器绕月亮飞几圈,也就可以了,至于别的,都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发展。像是与之相关的深空测控什么的,都可以放到里面去。”

    深空测控和深空探测听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完全是两码事。前者针对自己发射的人造航天器,后者针对遥远的宇宙星体。

    委领导不住的点头,嗯,这是老成持重之言,既没有停滞不前,彻底放弃,也没有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而是非常务实合理的,定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也有一定意义的目标。

    别的同志也满怀希望:“嗯,这个建议不错,先打个月亮的卫星上去,绕着月亮看几圈,看一看能不能种地。万一可以呢,以后就考虑在月亮上种菜。”

    同志们都笑了起来,这是属于我们的独有的浪漫,到那儿先看看能不能种地。

    高振东也笑了,差一点想说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月壤里是有水的,虽然存在的形态比较不一样,至于肥料,可就只有自己带了。

    至于整点月壤回来这种事情,高振东还没乐观到那程度,五到十年之内,能看几眼,拍拍照,就算是大胜利。

    “还有一类,是通信类的,包括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卫星什么的,都在这里面,这也类似遥感卫星,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是要优先、大力发展的。毕竟这东西和遥感类一样,能产生经济效益,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用他们的产出,也能弥补一些我们投入的资金和资源。”

    同志们纷纷点头,卖卫星的甜头,又不是没尝过,食髓知味,都怀念着呢。这两个系列,的确是应该大力发展,毕竟深空探测和系内天体探测成果,有兴趣的不多,但是通信、遥感,那就是大一点的国家都有需求。

    像是广播卫星,租转发器都能赚小钱钱。这东西还没出来,但是同志们倒是畅想上了。

    “至于空间试验,可以和载人航天归到一块儿,前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太容易成系列,但是要想试验做得好,最终还是得有人在上面。”高振东估摸着也差不多了,太特殊的就没必要。

    防工委领导满意的点点头,嗯,这样一来就清晰多了,看来高振东说先听同志们的,倒也不完全是为了给同志们留空间,听了同志们的发言,是真的能总结出东西来。

    “遥感、通信、系内天体探测、空间试验和载人……”说到这里,领导顿了一下:“呃……还有刚才说到的深空探测,五个方向。不错不错,这样就清晰多了。”

    说到深空探测的时候,同志们都笑了起来,看来这玩意儿短时间困难了,领导自己都有点没记住。包括想搞深空探测的同志也是如此,毕竟这东西在这年头,的确是有点太不接地气。

    有了这个划分,很多工作就好安排得多,至少有个框能往里装,对于评估规划什么的,好处多多。当然,这是技术层面的划分,具体更上层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那你对具体的应用,有没有什么想法?”看着高振东的表情,想想他一开始的话,领导总觉得他脑袋里面还有货,还没吐完。

    “至于具体的应用,我这里倒是也有几个想法,不多……”高振东笑了起来,还别说,你还真别说,我还真有!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1_1331/111097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