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424章 赶在过年前(4k,中秋节快乐)

第1424章 赶在过年前(4k,中秋节快乐)


高振东也是有点无语,我寻思我也没说我要这东西啊……

    外商部:不用解释,不是老吃货压根发现不了这玩意。

    与这包猪拱菌一起来的,还有外商部的一封信件。

    内容倒是很简单,大意就是这是从西南两省以最快速度采集送过来的第一批样品,两省非常重视土特产出口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送来了部分样品供外商部洽谈之用,因为1月气温较低,略超黑松露最适宜生长范围下限,部分样品甚至来自地热温泉区域……

    并考虑到振东同志对该类食物有一定鉴赏能力,特送过来一部分,请振东同志品鉴,以免被外国人莫名其妙压了价去……

    很好,理由很好。高振东很是无语,这东西我也不怎么吃啊,会鉴赏个der哦。

    说实话,后世网上传说被国产硬生生拉下神坛的三大西餐高端食材——鱼子酱、鹅肝酱、黑松露里,高振东唯一吃不惯的就是这货。

    而且,这是从两省的二师兄嘴里抢下来的口粮吧?高振东心里有些犯嘀咕。

    还好,估计外商部那边也就是找个由头,应该不会找自己要什么品尝报告之类的东西,自己吃不吃也就那么回事。

    高振东大手一挥:“傻柱,这东西给你喂鸡了。”鸡这东西也是杂食性的,和猪有一比,什么都吃,还吃得贼干净,估计这东西也不在话下。而且作为小型家禽,就算是在城市里,养鸡的也大把,自然就包括傻柱家。

    “嚯,那可敢情好,好歹这也是蘑菇。”傻柱挺高兴,好歹也是能吃的,这一包下去,好歹也能产出几个鸡蛋来。这东西也就这用处,就连上院子里的长桌宴,都不知道怎么上,就没人爱吃。

    如果没得选,肯定有人吃,但是现在虽然不那么宽裕,但是也决计没到没得选的地步。

    只是作为川菜厨子,傻柱并不知道自己手上这一包放到西边儿能把老外的眼睛都给瞪圆了。

    看着傻柱乐呵呵的拎着一包猪拱菌走开,高振东摇摇头,嗯,就是有些对不住那些冬天还在温泉区域从二师兄嘴里抢食的同志。

    想到这里,高振东仿佛觉得脑袋里有什么东西晃了一下,但是又很快消失无踪,根本抓不住。

    高振东摇摇头,奇怪,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怎么都属耗子的,惊鸿一瞥,但是又很快躲得严严实实的。

    想不起来就不想了,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转头向自己家里走去。

——

    虽然已经临近春节,但是对于国内的各大厂矿来说,年是要过的,但是生产也是要搞的,甚至和平时就没什么太大区别,要说区别的话,就是对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同志,需要额外的补贴一些,大过年的。

    这对于像是火电、冶金、玻璃等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毕竟这些行业的炉子一开,产线一转,想要停下来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对于这些行业来说,这就不是不想放节假,而是根本没法放,只能通过经济、行政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下同志们。

    而在京钢厂的一个特殊车间里,现在更是热火朝天,同志们仿佛完全记不得有过年这回事一样,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眼前这套有些特殊的转炉炼钢设备上了。

    这套转炉投产时间其实并不长,其实还在试运行期,只是这套转炉的试运行期有些特殊。

    “运行这么些天了,结果怎么样?马上过年了,要是情况好,好歹也是个新年礼物嘛。”一位同志笑道。

    谁说记不得过年的?这不就记住了。只是在他们这里,过年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给整个行业乃至全国人民送上礼物的好日子。

    “情况很好,厂长、总工、处长,你们看这个。经过这段时间的试生产表明,顶底复吹对原有的顶吹转炉的化学成分和温度不均、化渣困难、冶炼周期较长、烟尘多、氧气消耗大等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京钢厂的高级技术力量,现在基本上都扑在这个事情上面,厂子的重要领导和技术处处长都在这里。

    听见工程师的汇报,两人均是面露喜色,其实顶吹转炉本来就已经比较优秀,而能在顶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说明这套技术的指标已经高到了一个相当难以想象的程度。

    “其中耗氧量大概下降了9%,收得率上涨了1.8%……”

    这个数据,让在场的同志都面露喜色,这一进一出,可是非常不得了的一件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在顶吹转炉的基础上,顶底复吹少耗大约10%左右的氧气,这就是钱呐。

    而钢材的收得率,在顶吹转炉的基础上,平均上涨了1.8个百分点,1.8%看起来好像是很不起眼,但是要知道钢材可是个大宗产品,产量极大,别说接近2个百分点,就算是0.1个百分点的进步,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就算一炉钢30吨,转炉平均40分钟一炉钢,一天就是1080吨钢,这个收得率的进步意味着一套30吨的转炉,一天能多收差不多20吨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所以这个1.8%的上涨,在同志们眼里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数字。别的不说,仅仅是这一点,这个顶底复吹就是成功的。

    “同时,后续的钢材样品检验表明,顶底复吹工艺的钢材质量更加稳定,同时对炉龄也并没有影响,顶底复吹的炉龄,已经达到了2050炉,依然没有耗尽寿命。”

    同志们一个个都很高兴,在优点明显的情况下,炉龄没有下降,那就是好事。

    自从在三轧厂的高总工指导下,将顶吹转炉的炉龄一举提高到1983炉之后,随着同志们对这些技术的熟悉和进一步应用,炉龄也在1983这个数字的基础上稳步上升,最高的已经提高到了2300多炉。

    顶底复吹更加复杂的结构等虽然可能对炉龄产生影响,但是从现在的试验结果来看,2050炉依然还有寿命,炉龄并没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同时,统计指标表明,在不启动负能量炼钢系统的前提下,顶底复吹比顶吹转炉,能耗节约6.8kgce/吨钢,冶炼周期缩短2分半钟以上。”

    也就是说,这套系统在不回收转炉煤气、水蒸气时,依然比顶吹工艺每吨钢节约6.8公斤标准煤,而且冶炼周期还缩短了两分多钟。

    对于40分钟一炉的转炉来说,一炉钢节约两分多钟,一天下来能节约出90分钟,整整多炼2炉钢!相当于提升产量5%,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

    节约能量,节约时间……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不过既然已经说到负能量炼钢系统,同志们可就又来劲了。

    “负能量炼钢的指标现在怎么样?”和顶底复吹相比,负能量炼钢这件事情甚至还要更重要一些。

    如果不是为了在一套试验转炉里,同时完成两种新工艺的试验,那顶底复吹早就出结果了,毕竟顶底复吹要比负能量炼钢来得简单一些,当然,这种“简单”,是兄弟厂所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的前提下,例如底吹的底吹组件,那玩意儿没有三轧厂三分厂那边提供精加工能力,他们京钢厂生产起来还真挺有难度。

    而负能量炼钢涉及到的不只是转炉和供氧、惰性气体等炼钢相关的设备成套的问题,这东西甚至包括了综合炼钢控制系统、气体收集、运输、存储、使用等一整套支撑体系,已经不是“设备”那点儿规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要在炼钢厂里建设大半套煤气厂,半套蒸汽动力车间,而且这些厂子的规模还不算太小的那种。

    而最困难的无异于收集装置,特别是煤气收集,好在这个事情,有高总工那边提供的文氏管等技术作为支撑,技术上问题不大。

    总之一套下来,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建设这套设备,所以同时也导致一起研究试验的顶底复吹在时间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现在看来,为顶底复吹付出的时间是值得的,现在就看负能量炼钢这一套东西是不是也同样如此了。

    要知道负能量炼钢,其意义相比顶底复吹,来得更大。

    顶底复吹算得上是转炉炼钢工艺的优化和改进,而负能量炼钢,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炼钢工艺体系理念的一次颠覆。

    “情况很好!”说起这个,眼前这位长期奋战在试生产一线的工程师脸上那笑容压根就压不住。

    “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统计数据表明,吨钢耗煤节约了……对不起,说错了……”

    说错了?什么意思?

    “纠正一下,现在这套试验转炉,吨钢耗能指标是-2.28kgce/吨钢……”

    京钢厂的几位领导和技术处长一愣,都笑了起来。

    难怪刚才他说自己说错了,吨钢耗能指标都特么变成负数了,说“节约”的确是不大合适,再怎么节约,总是要耗能的吧?但是现在从综合能量消耗来看,每吨钢还多出来2公斤多标煤。

    这就不太好用“节约”两字来形容和计算。再怎么说,都没有一个负数来得让人惊艳。

    别看每吨钢才多出来2公斤多标煤,仿佛不是很多的样子,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已经很高,和21世纪高达-30kgce/吨钢以上虽然没法比,但是这是负数,就是质的不同。

    这意味着在炼钢这个环节,不但不耗能,还能利用氧气和钢中的碳产生的一氧化碳和炼钢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获得多余的能源供其他环节使用。

    依然以一台30吨的转炉为例,-2.28kgce/吨钢的能耗指标,意味着这台转炉一天24小时能生产出相当于2吨多标煤的能量来。

    两吨标煤在这年头可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里外里实际上远远不是两吨煤的事情,在此之前,转炉炼钢的能耗甚至高达15~20kgce/吨钢以上,里外里一算,相当于一座30吨转炉一天节约了20吨左右标煤的能量。

    其他指标都可以不听了,实际上负能量炼钢也没有其他的重要指标,就这一个最重要的。

    “看来这套系统,搞成了!”厂里的总工眼睛有点进沙,他敢骄傲的说,这套工艺的综合指标,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而且领先得不是一点半点!

    “是啊,花了我们这么多时间,投入了这么多人力和资源,总算是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没有给高总工那边提供的技术抹黑……”厂长也很激动,就是这话说得……

    “厂长,过了啊过了啊,人力和资源投入是不少,但是时间可不算多。”总工哈哈笑道。

    厂长一愣,好像是这么个道理……这个时间和这套工艺的难度、成效相比起来,压根就不多啊!

    就算是再多花上一倍以上的时间,都不能叫多。

    自己还是好吃的吃得太多了。

    同志们都笑了起来,别说厂长,他们都有这种被惯坏的感觉。

    等到笑声差不多停歇,厂长站在了一个略高的地方,大声宣布:“同志们,现在我宣布,我厂与三轧厂联合进行的‘顶底复吹暨负能量炼钢工艺研究’,初步成功!!!”

    这个课题虽然只有一个名字,但是却包含了很多的子课题。

    虽然三轧厂的同志中,最重要的几位都不在这里,但是这不影响他们在这个课题里的付出和重要性。

    而这些同志不在,他也没有直接说“圆满成功”,圆满成功是要大家都在才能说的。

    同志们都欢呼起来,这套工艺的优秀,他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看着同志们兴奋的宣泄着情绪,厂长从高处走下来,对总工道:“我们往部里报吧!”

    “是不是还有一点点收尾工作没搞完?”总工道。

    毕竟转炉的炉龄还没消耗完,好像有那么一点不完美。

    厂长摇摇头:“问题不大,炉龄是早就解决的问题,不用掺在里面,最核心的指标都完成得非常好,足够了,我们要抓主要矛盾嘛。重要的是,马上过年了。”

    赶在过年前,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17_17738/111096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