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难以成为哲学家的朱文奎
随着这一批援军进场,战场上的大局,已经基本确定下来了。
发现情况不对之后,在步兵方阵这边的敌人骑兵,首先开始撤离。看到那边的一些贵族,甚至拿着自己的旗帜,带头往后跑,阵地上还在拼命的斯拉夫步兵,终于丧失了作战的动力,也开始成群结队逃离阵地。
杰士卡等人本来还准备派人迂回,但联军跑得太快了。他们不敢贸然解散阵型去追,只能干瞪眼。朱文奎那边,又对着逃跑的敌人开了几炮,不过也是发泄情绪的作用大于实际意义。
而敌人跑路之后,他们看到,右侧的联军骑兵也开始撤离。围困黎利的那些人,没等到唐赛儿的队伍赶过去,就一哄而散了。在阵线中央位置的人,是处境最糟糕的,因为后方的人跑的比前线还快,让他们失去了接应。虽然唐赛儿那边兵力有限,只能打击敌人阵列,没法真正包围他们,但还是让他们十分恐慌,也纷纷各自逃命。
不过这边的兵力,机动性就强很多了。
这种混乱的状况,不太可能是诈败——或者说,就算是诈败,以目前的状况,也能跑成真的溃散的。因此,各路将领也纷纷开始追击,扩大战果。
唐赛儿本队,因为人多马少,还要带着火炮,已经是跑的最慢的一支了。其他各队骑兵,都在纷纷追着敌人向前赶去,速度比她还快。连黎利那边,都已经派人去林子里,找之前跑散的马,准备重新上马行动了。
一些立陶宛和附庸骑兵,还试图向林中逃跑,结果被黎利那边堵住。不过也有很多人发现不对,及时避开。这边平原广阔,到处都是路,因此尽管黎利试图延伸队伍,拦截更多敌人,还是有大批人绕过他们,一溜烟跑掉了。
而敌人队伍里的波兰骑士,则要引人注意的多。他们这边,队伍里的德意志骑士和波西米亚骑士,都在争先恐后追击波兰人,唯恐别人抓到了俘虏,而自己一无所获,错过了发财机会。有些人干脆把马背上的各种东西都给丢了,只拿了把长剑,试图尽可能提高速度。
在他们积极的追击下,对方很快溃不成军。不过这边的队形也终于完全解散,整个开阔地上,到处都是乱跑的骑士们在抓人。
朱文奎觉得,后面的战斗,已经没有什么好关注的了。不过杰士卡还惦念着渡口那边的敌人。他认为,如果他们的欺骗计划比较成功,让这一支生力军能无阻碍地来到战场,那就说明敌人还在那边傻等着呢。
如果他们还没得到通知,那么肯定会对袭击措手不及;如果已经有溃兵跑过去,让那边知道消息,那么他们也会匆忙撤离,肯定会慌乱,相互之间也会脱节。这个机会如果放过,就有些可惜了。
不过现在,右翼的骑兵已经全乱了,都不知道能调来谁。于是,他临时改变计划,把本来准备去迂回的机动兵力集中起来。由小普洛科普牵头,他那边仅剩的还没出击的骑兵打头阵。再把之前那些大车也集中起来,帮步兵快速行军,像这样凑了两千多人。杰士卡派传令兵命令还留在渡口警戒的人准备佯攻,而这支队伍则直扑渡口的敌人,以求一举把他们打垮。
安排好这些之后,他就派人给朱文奎说了一声,然后忙着带人前进,填补骑兵乱跑留下的空挡,攻击还剩下的敌人去了。
又过了一个多钟头,这里的战斗终于宣告结束。四处抓俘虏的骑士们陆续返回,而剩下的敌人,也已经完全跑出了战场。
他们来这边之前就听说,现在欧洲的军队其实也灵活了不少。战斗的时候不说,打输的情况下如果跑路,大家早就已经驾轻就熟了。
撤退的时候,他们的动作十分干净利落,再加上明军没有合围的预案,因此后方的指挥机构也跑了,让损失减少了很多。目前看,也就步兵减员比较严重,很多大贵族还是成功跑掉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技能,这国家才能这么耐打,输了也能很快又拉一波人出来……
不过,追击的任务,自有唐赛儿负责,朱文奎还是不太担心的。他就留在原地,让人收拾火炮,然后派人打扫战场,收拢伤员,清点物资,开始处理起善后的事情了。
在明军这边,也有医官的配置。而且,之前朱文奎跟着郭康他们南征的时候,也了解了不少,因此,他这边,战场救护的体系,还是非常完善的。
不管现在的紫帐汗国还是明朝,军队都已经有医疗制度了。因为哪怕这个条件有限的时代,对于一支正常军队来说,大家都会尽可能把更多的伤员救回来。
一方面,这样能让更多士兵安心,知道自己不会被随便抛弃。战场上,刀剑无眼,谁都有可能受伤。而治疗的保证,能让士兵在遇到有受伤风险的场合,也会敢于去和对方拼杀。甚至,在面对那些缺医少药的敌人的时候,会产生心态上的优势,而这,对于提高军队的战斗意愿和作战时的主动性,都是有巨大帮助的。
另一方面,受伤又恢复的士兵,本身也是巨大的财富。这种经历过战争,还能恢复过来的人,在任何军队里,都能作为骨干了。这样的人肯定是越多越好的。
按理说,这种思路不难想到。郭康就告诉朱文奎,说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了。上级会安排医官进行巡诊,而药物的下发和储存,会细致到每个伍,还会有人定期来检查医药是否齐备。
按理说,这么多年下来,大家早该有所意识了。不过很可惜,目前看来,历史上很多事情,都不是越往后越完善的;而“正常”的军队,在哪个时代恐怕都是极少数。
不过,由于郭康很早就开始备战瘟疫,因此,对于卫生和医疗方面,十分上心。他一直在研究,如何基于现在的条件,尽可能提高效率。哪怕在黑死病期间,也每天坚持去进行考察,亲自观察实际效果,做出评估和调整。他的不少经验,都写在书信中,后来辗转传了出来。而这些成果,很多都被朱文奎他们采用了过来。
这些经验,都是经过了黑死病的考验,确实可以说很靠谱了。因此,不管是民间还是军队中,都有很好的效果。虽然执行的时间不长,但郭康的经验里,本来就有很多如何快速组织医疗力量、如何培训基础知识的内容。
他们这边的主要问题,是这边的医疗水平,甚至不如马穆鲁克治下,饱经内乱的埃及。当地的老西医,往往缺乏基本知识,虽然一些人也参加过系统学习,接受过专业培训,但他们培训的很多内容直接就是错的,还不如不学呢……
不过郭康也表示,他们的主要任务,终归还是要构建新的医疗体系,原来的这些医生,能帮上忙更好,帮不上也不用太在意——说实话,有时候也不好讲他们的正面效果和负面作用哪个大。
至于那些缺额,也不是没有办法。
之前,郭康试图推广他编纂的那套照顾产妇的流程。他当时在几个地区进行的试点,都比较成功。不过后来,在他试图向全国普及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在紫帐汗国新控制的一些地区,大家反而乐意接受,觉得这是好事;但是,在希腊地区腹地,反而受到了很多抵制。
甚至,越是医学传统浓厚、医生的专业性和社会地位更高的地方,推广的阻力就越大——比如,山区的希腊人就很容易接受他们,而平原地区,尤其是文化发达的地方,就恰好相反。
不仅如此,乔安娜一度试图把这个体系带回意大利,希望能在靠开医院赚取利润的同时,通过促进人口增长,在城邦中获得威望。然而,在文化比较繁荣的城区,她同样遭到了明里暗里的抵制。
郭康一度非常疑惑,专门委托乔安娜进行调查。走访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之前试点的几个地方,从克里米亚到喀尔巴阡山山麓,不少医生和药剂师都很乐意加入进来,帮助他们进行推广。但在希腊这边,当地的医生和医学学生们,很多都拒绝加入这些计划。
工作人员采访了几家医学学校的主办者和教授们。他们表示,自己不差钱,也有体面的工作,因此没有动力去参与这个项目,而且基于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也不会建议自己的学生和同事去参加。
他们解释说,医学的定位是很明确的。古罗马医学真正形成体系,是通过塞尔苏斯的工作:他把希腊医学的成果加以整理和翻译,形成了一部叫做《论医学》的著作。这本书一直用到如今,始终是医学的主要教材之一。塞尔苏斯也因此被称为“罗马的希波克拉底”。他提出的医学原则、器械使用规范,以及确定的术语,也一直沿用下来——而且到后世也不会改变。而《论医学》的开头,就特意强调:医学是哲学的一种。
之后的学者们,也大多都是这个想法。哪怕到了十字教的时代,也没有多大变化。
六世纪的西班牙主教伊西多,被称为“最后一位古代学者”。罗马瓦解之后,所谓“中世纪”时代的学术体系,很多都是他制定下来的。比如他界定了“七艺”的分类,首次提出了“自然法”、“万民法”、“市民法”的概念,同时还广泛搜罗保存了古典时代和早期基督教的思想。他的著作,一直都是欧洲基督教世界最具权威性,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之一,可以说是中世纪学术界的奠基者。而他对于医学的分类,就是“第二哲学”。
这些人都会这么想,作为自诩保存古典文化最齐全的的希腊地区,就更是如此提倡了。希腊学者们普遍都会坚持这个看法,医学家也会以哲学家来自我要求。不仅要通过手术和药物,给人治病,从事这些技术性劳动,更要有对于哲学的理解,才能算是优秀的医生。
因此,才会出现这种奇怪的情况。因为越是高端、有追求的医生,就越是不能容忍,自己这边有人去给女人接生了。
当然,他们并不反对进行妇科研究。相反,他们支持郭康的研究结论,也赞同他进行推广。实际上,第一本妇科医学作品,就是罗马时代的希腊医生、以弗所的索拉努斯创作的,名字就叫“妇科学”。拉丁化之后,写做“Gynecology”,意思是“对女人的研究”。这并不是需要避讳的事情,因为医学也是哲学。就像自然哲学会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和动物一样,研究女人当然也是没问题的。
而且索拉努斯本人,也发现过消毒对于生产的重要影响,并且提醒大家要注意。也不知道后来欧洲人怎么给学忘了……所以,郭康这个努力方向,是肯定没错的。
但是,对女人的疾病进行治疗,就不适合由医生参与了,而是有专门的助产士负责——同样在索拉努斯的著作里,也对这个工作进行了准确定义,就是“一个精通女性疾病的所有病因,并且也擅长一般医学实践的女人”。这个工作同样并不低贱,比如苏格拉底的母亲,就是一名拥有不少研究成果的助产士。
但再怎么说,也不能让男人来担任,同样也不能让医生来兼职。因为妇科学是“研究女人”的学科,而医生是医治人类的职业。如果跑去助产,就算是越界了,在当今的职业道德下,是很不体面的行为。
最后,医生们还提出了建议:他们表示,自己并不是单纯为了发牢骚,因此,在表达反对的同时,也会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比如针对这次的情况,他们就建议郭康去雇佣兽医——因为兽医也有一些生理学常识,而且和医生这种高端工作不同,没有这么多附带的面子要求,不会太抗拒。
工作人员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又去走访了当地的一些兽医,发现他们还真的乐意。最后,郭康也只能接受下来了。
所以,现在朱文奎这边,情况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还没有去拉兽医去顶空缺呢……
朱文奎一直不太懂希腊人这套繁杂的语言定义系统,不过大家一直都说,赫赫有名的希腊哲学,就是基于这套语言系统产生的。可以说,语言里的各种定义就是哲学的根基了。
而郭康也多次对他提及,说科学——也就是自然哲学,本身就是源于希腊哲学的。要提高火器威力,开发更好的武器,终究离不开科学。所以,不学哲学也不行。
但这对朱文奎来说,确实太难了,可能他终归成不了哲学家吧……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16_16523/11432733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