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中平五年五月(上)
而在另一边,七八个晋阳书院的学子正站在窗边,俯瞰着底下那一群围着的醉汉。
这些醉汉或躺或坐,或笑或骂,一个个醉态百出,让人不禁摇头叹息。
“粗鄙,实在是粗鄙,难登大雅之堂!”
其中一位面容清秀、眉宇间带着傲气的少年,看着底下的这群醉汉,眼中浮现出毫不掩饰的厌恶之色。
“慎言,慎言啊!”
旁边的同伴见状,连忙拉住少年的胳膊,焦急地说道。
“这要是被这群匹夫听去了,你温家恐遭大难啊!君不见王氏乎?”
少年听后,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
他并非不知深浅之人,只是一时气愤,才口不择言。
“如今并州牧依仗武人,而小觑我等文人,迟早会有恶事发生!”
少年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但仍愤愤不平地说道。
说罢,他狠狠地瞪了一眼那群醉汉,然后转身离开了这里。
“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突然,有一个同伴好奇地开口问道。
少年脚步不停,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一下,只是淡淡地回答道:“我要去一个安静的地方,明天还有功课要做呢!”
听到少年的回答,另一个同伴连忙拉住了想要去追赶少年的青年,劝说道:“别管他啦,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一向傲气十足!”
青年无奈地叹了口气,看着少年渐行渐远的背影,喃喃自语道:“温兄他向来如此,可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的确,对于像他们这样二三十岁的大家族子弟来说,一般到了这个年纪,如果无法进入国子监或者太学深造,基本上就已经开始在当地的官府里担任文吏,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经验,为日后的晋升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自从李渊来到这里之后,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先是毫不留情地清洗了并州的各个大家族,使得这些家族的子弟们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紧接着,他又剥夺了各大家族在地方上的势力,将他们与地方官府之间的联系彻底切断,从而断绝了这些家族子弟们随意向地方官府安插子弟为官的权力。
尽管中平三年曾举办过一次科举,旨在通过考试来评判各大家族子弟的才学,并委以重任,但当时的局势尚不明朗,李渊入主并州也不过短短三年而已。
各大家族对李渊心存疑虑,而且坚信大汉迟早会发动进攻。
因此,当时并州幸存的各大家族都并未派遣族中核心子弟参加科举,而是让一些庶出子弟或旁支子弟前去应考。
不过这次科举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尽管当年录取了一百余人,但所授予的官职都颇为低微,而且事务繁多,令人忙碌不堪。
在这一百余名被录取的学子中,有一半人纷纷挂印辞官,不愿领取李渊的俸禄,显然对所获官职并不满意。
如此一来,只剩下一些寒门士子以及边地子弟还希望能从李渊这里闯出一条生路。
在这两三年间,有一名学子表现异常突出,他便是来自云中的张扬。
如今,张扬已升任税曹掾吏,成为了该部门的二把手,且只听命于李渊一人。
不过税曹这个衙门却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它就像是一个烫手山芋,谁接手都会得罪不少人。
张扬虽然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坐上了税曹的位置,但这也意味着他得罪了一大批并州的权贵。
要知道,李渊所设立的税法可是相当严格的,无论是谁,哪怕是李渊自己,都必须按照规定纳税。
而李渊身为并州的最高统治者,自然事务繁忙,无法亲自处理每一件税务事宜。
所以,张扬虽然名义上只是税曹的二把手,但实际上却拥有着与一把手相当的权力。
每当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就是张扬最忙碌、也是他恶名最显著的时候。
因为这个时候,许多人都会因为税收问题而心怀不满,甚至跑到李渊的大将军府去告状。
李渊对于这些告状并没有太过在意,他只是简单地查看了一下税务情况,发现税收的缴纳与自己心中的预期相差无几后,便对张扬的所作所为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
如今的并州,共有十大衙门,其中有四个人最为突出,他们分别是管理官吏户曹的黄都、管理财曹的阎忠、管理刑曹的钟繇,以及管理税曹的张扬。
其他衙门相对来说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张扬的成功无疑给许多年轻的学子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毕竟,他是一个从边陲之地走出来的人,却能够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这无疑证明了只要有才华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他们对下一次科举的期待,就如同久旱盼甘霖一般,急切而又焦灼。
毕竟这些读书人都并非愚笨之辈,他们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有了第一次科举,自然就会有第二次,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而以大将军李渊的行事风格来看,他与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那些世家大族,恐怕早已对大将军心怀怨恨,自然不可能有世家子弟愿意为他效力。
但这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些年来,并州军的兵锋日益强盛,不仅如此,他们还占据着山川之险,地理优势明显。
再加上大将军李渊并非昏庸无能之辈,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发现他有什么昏庸之举。
在如此巨大的优势面前,那些对李渊望眼欲穿的读书人,根本无法想象大将军会有失败的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次科举的人数将会是上一次的数倍之多。
当李渊宣布九月举行科举的消息传出后,整个并州都为之轰动。
尤其是那些渴望一展才华的读书人和士子们,更是激动不已。
而其中最为热烈的,当属李渊在各地设立的学院。
其中尤以晋阳学院的竞争最为激烈。
(https://www.02shu.com/14_14388/432346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