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804章:高官的未来

第804章:高官的未来


民部总长周愈才连忙起身,展开随身携带的舆图。

这位年近花甲的老臣鬓角已经斑白,但汇报时目光炯炯。

“撒马尔罕新城已建七座,商路打通至波斯,铁路铺就三百里,防沙林种了八十万亩。”

他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标记。

“草原建了十二家纺织厂,奶制品作坊遍地开花,光是养牛就解决了五万户生计。”

魏昶君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在座众人。

周愈才继续道。

“乌思藏通了驿道,安南种了橡胶,满剌加成了南洋货栈,吕宋的铜矿出了三万吨......”

他每说一处,就有相关部门的官员轻轻点头确认。

“罗刹那边。”

周愈才的声音突然提高。

“靠着辽东的老底子,半年建起二十座新城,现在靠近辽东的几座城池,初步完成了冻土上跑火车,雪原里开矿场,连极寒之地的毛皮作坊都开工了。”

满堂响起细微的赞叹声。

天工院的刘监事忍不住插话。

“咱们新造的蒸汽机,在罗刹零下四十度照样转!”

魏昶君抬手示意安静,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这些成绩,靠的是红袍大学培养的三万学子,他们在基层踏踏实实做事,是红袍天下的基石。”

官员们纷纷点头,有人已经拿出纸笔准备记录接下来的指示。

红袍外交的官吏甚至小声对邻座说。

“看来要加大办学力度了。”

然而他们紧接着却皱起眉头。

“人才还是不够用啊。”

他忽然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飘落的槐花。

“我这几天总梦见许多年前,咱们几个老兄弟分赴各地招兵买马的情景。”

转身时目光扫过徐白海。

“但是现在我们红袍天下又遇上难题了。”

魏昶君的声音突然转沉,让满堂瞬间安静下来。

“红袍大学培养的娃娃们确实能干。”

他端起茶碗吹了吹气。

“可光会埋头干活不行,得有一批能统筹规划的人,像咱们在座这些能把整个草原的产业盘活的。”

“南洋湿热,漠北苦寒,各地都要有镇得住场的主心骨......”

这话一出,几个老臣交换了会意的眼神。

启蒙部徐白海甚至松了口气似的捋了捋胡须,他以为里长是要选拔年轻干部。

然而魏昶君的下一句话让所有人僵住了。

“听说罗刹那边冻土施工遇着难题了?”

魏昶君说着朝周愈才笑了笑,其他几名民部官吏却突然觉得后背发凉。

天工院的刘监事还想继续夸夸新机器,魏昶君却话锋一转,眼睛扫过全场。

“这种硬骨头,就得经验丰富的老臣去啃,好比当年修江淮水渠,要不是老工部们驻场,哪能三年就通航。”

角落里哐当一声,监察部一名官吏的茶盖滑落了。

老臣们交换着眼神,有人开始偷偷擦汗。

魏昶君像是没看见,继续慢条斯理地说。

“所以咱们缺乏人才,诸位说说,这次关于红袍世界各地政权和红袍建设发展框架构造,人才怎么来?”

议事堂里静得能听见蜡烛芯噼啪作响的细响。

魏昶君的目光像梳子似的扫过全场,在几个重臣脸上停留得格外久。

周愈才觉得那视线刮过脸颊时,手心里的汗把奏折边角都洇湿了。

角落里有位天工院副院长突然开始抖腿,官袍下摆像被风吹的树叶似的簌簌颤动。

他邻座的启蒙部副总师使劲攥着茶杯,指节白得发青。

当魏昶君的视线转到红袍大学祭酒身上时,那位老翰林竟然被口水呛得连声咳嗽,慌得用袖子掩住半张脸。

魏昶君轻轻把茶盖扣在碗上,这声响惊得外交的郑大人一哆嗦,毛笔掉在地上滚出老远。

满堂朱紫贵胄,此刻都成了锯嘴葫芦,有人盯着自己靴尖上的泥点,有人反复整理本就平整的衣襟。

周愈才和阎应元交换了个眼神。

阎应元苦笑着,忽然深吸一口气站起身。

“臣......愿往罗刹整顿监察司。”

他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特别响亮,震得梁上灰尘都落下一缕。

周愈才紧跟着站起来,袍角带翻了茶盏也顾不上。

“满剌加商路亟待梳理,臣请前往。”

他说完这句,明显感觉后背好几道目光刺过来,像针扎似的。

魏昶君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两个率先站出来的人,手指在案上轻轻敲着。

那节奏不紧不慢,却让站着的两人额角渗出汗珠。

足足过了半盏茶功夫,才又有第三个官员颤巍巍起身表示愿去乌思藏。

晨光渐渐爬上窗棂,把官员们低垂的脑袋照得清清楚楚。

魏昶君最后扫过那些始终不肯抬头的人,起身时衣袖带起一阵微风。

他什么也没说,但那脚步声踏在青砖上,每一下都像踩在众人心尖上。

议事堂里静得可怕,连窗外槐花落地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天工院副院长低着头,手指死死抠着茶盏上的裂纹。

他邻座的红袍大学祭酒假装整理腰带,把玉带扣解了又系,系了又解。

后排有个年轻郎中想站起来,被身旁的老官吏一把拽住袖子。

周愈才和阎应元还站着,像几个戳在稻田里的稻草人。

阎应元的刀鞘轻轻磕到椅背,发出叩的一声脆响,惊得对面一位白发老臣猛地一颤。

“咳咳......”

民部副总长突然咳嗽起来,掏帕子时故意把砚台碰翻。

墨汁泼在青砖地上,像团化不开的浓雾。

几个人趁机挪动椅子,木腿刮地的声音刺耳地响着。

魏昶君的目光扫过全场。

他看到启蒙部徐白海把《论语》摊在膝头,手指却按在危邦不入四个字上。

外交的郑大人仰头盯着房梁,仿佛在研究斗拱结构。

角落里突然传来鼾声。

众人偷眼望去,启蒙部一名老总师歪在椅子上睡着了,花白胡子随着呼吸轻轻颤动。

可他紧攥的拳头暴露了真相,指甲都掐进掌心了。

“散会。”

魏昶君的声音平静无波。

他起身时衣袖带倒了一支笔,滚到天工院副院长脚边。

这位副院长盯着笔看了半晌,最终没弯腰去捡。

官员们鱼贯而出时,默契地避开了彼此的目光。

有人故意踩到积水洼,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同僚的袍角也没人吭声。

槐花的香气混着墨臭,在晨光里发酵成奇怪的酸味。

魏昶君最后离开时,扫了眼满地狼藉,摔碎的茶盏、泼洒的墨汁、还有那支孤零零的毛笔。他弯腰拾起笔,笔杆上还带着不知谁的体温,于是他只是漠然笑着。


  (https://www.02shu.com/11_11456/111104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