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万界天命主角培养计划 > 第382章 百家

第382章 百家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有原因的。

春秋战国的诸多显学,儒墨道法兵阴阳名农纵横杂……其中有不少学派和政治关系不大,比如农家,堪舆家,小说家那些,虽然部分也有自己的政治理念,但基本上不会被采纳,有价值的只有他们的技术。

像农家那种认为应该所有人都去种地自食其力不要有政府的理念。要不是他们会种地谁想听啊。

到了西汉时期,道家的主流其实叫做黄老学派。西汉初期,黄老学派可以说是国家的主流。

只是后来黄老学派的圣人淮南子造反,导致整个黄老学派被端了。道家基本上就没什么竞争力了。后面才只能慢慢演变为宗教。

墨家更是秦朝的时候就基本上凉了,到了西汉只剩下一群游侠。名家也差不多,到西汉已经不成型了。至于兵家和纵横家,同样是技术类学派,这两个甚至没什么传承可言,每个兵家都是自己生长,纵横家则往往是别人安的名头。

再比如杂家,以吸纳其他学派知识为主旨的,这种学派压根就没有核心。

所以,到了汉武帝时代,只剩下儒法两家是真正强大的政治力量。当然,这两个都有相当多的细分。法家的法术势几派连根源都不一样,属于几个有相似之处的学派被韩非子统合成一个的,儒家更是分支无数,公羊派在当时也就是出了董仲舒和公孙弘这些大佬才成为主流,不然就是个不起眼的小分支。

这样一来,外儒内法就成了汉武帝时期的主导思想。

毕竟,你不用儒家没人用了啊,法家那群人名声差得一匹,可以拿来当实操方式但不能拿来装点门面——法家法派那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风评还行,但在西汉也没多少人了,剩下一群人都不知道该算是法家还是酷吏。主打一个皇帝说什么我就干什么,而且手段还非常狠。

只是后来到汉武帝的曾孙,就是汉宣帝一边说着乱我汉家天下者太子也,一边传位给他的那个太子汉元帝,才出了事。

哪怕汉宣帝跟汉元帝说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那些俗儒不达时宜,你少听他们哔哔。但汉元帝还是在儒家的强烈影响下,抛弃了霸道和法家制度,彻底倒向诸多儒生。

对汉武帝来说,儒家就是个套,用来装点门面的。可后世其他皇帝就未必了。到了东汉,儒家经学彻底把控了朝廷话语权,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要么被儒家吸纳要么就失传,要么干脆转型。

当然,这样下来儒家可能相比起春秋的儒家,更像是春秋那群什么思想都捡的杂家。所以到最后也可以说是杂家的胜利。

那些是地球的历史,可在大夏,那就明显不一样了。

首先,墨家道家不但没有失势,反而还是显学。特别是在韩山带来了诸多工业技术之后,墨家发展得可快了。其他百家也多少会吸纳韩山带来的先进理论。

其次,这个世界的诸多学派,不只是搞学术理论的,同时也是一群修士。

一群掌握力量的修士。所以你是不可能轻易剥夺他们参与政治的权利,否则他们就该造反了。

而且他们掌握的不只是力量,同时也是生产力。不管是墨家的机关术、阵文技术还是道家的符箓丹药,都是重要的生产能力。连儒家的书文竹简也是大夏的重要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一家单独成为门面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也是大夏一直有的问题。百家争鸣固然好,有竞争有思想碰撞才有发展。但也会导致没有统一的核心思想。

也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官方叙事来告诉天下人,大夏政权因为什么而存在,又为什么而作战,你们又为什么要效忠天子。像大周那会其实儒家已经是主流了,并且还有成熟的科举制度,但是到了大夏这边,又开始重新洗牌。

然后韩山自己也是一派。他的理论核心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然后自己实践出来的。正如他的幻想能力天下之约一样。

政者,天下之约。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所有人的共同约定。

所以政权存在的意义就是完成和所有民众的约定。如果无法完成,就活该被推翻。

这个理论核心其实也是有不少人认同的,且不说韩山本身的理论水平,就他的身份,说话其实隐隐约约带点不可质疑的神权感觉。

儒墨道法各家有解读他思想的,但没有敢反驳他思想的。就算心里不认同往往也憋着。

所以当韩山跟刘莫阐述了统一思想的计划后,刘莫也完全没有拒绝,毕竟他其实从小学的也是韩山那一套。他爹都是韩山的学生。

对于地球历史上的汉武帝来说,儒家也就是个套皮玩cosplay的东西,不过公羊派的大一统大复仇理论很契合他。

于是在刘莫登基第三年的年末,洛阳的学院处开始了诸多文人修士的大辩论。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刘莫搬出韩山牌位,王梳荧韩山亲自出马和敌人互喷,才定下了大一统,教化四方,上下疏通,实事求是,传承文明的公约。违反此约定,想要分裂,垄断上升渠道,糊弄天下人的,都算是邪修。

儒墨道法的主流派系都表达了对公约的支持和认可。

华夏文明其实根子上还是相同的,百家之间也都有相似之处——而且面对天子的要求,你不认可学派就要被淘汰。

最高兴的其实是墨家,韩山的理论包括搞技术发展,人人享有平等上升渠道之类的内容都契合墨家思想。而且韩山这个牌位中的英灵,很好的证明了墨家的鬼神理论。

儒家派系很多,有不少派系在辩论之后直接被打为邪修了。可也有一些以荀子或者孟子为理论基础的派系这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当然大辩论中表现最亮眼的是公羊派的董仲书。这个年轻人一路驳倒其他人,直到面对韩山才败下阵来。刘莫更是破格提拔他为洛阳太学的大祭酒(校长)。

儒家公羊派担任丞相和太学祭酒,这必然是要大兴了。

但是刘莫也知道要搞平衡,还是不能让公羊派一家独大,又另外设立了洛阳鸿都新学,让墨家道家入驻其中,传授技术。并让他们的学子大量进入国营产业干活。

这种产业的领导就是得,又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所以还得是他们这些修士。


  (https://www.02shu.com/9_9660/1111076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