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43章 安南战争准备

第943章 安南战争准备


冯大柱的问题,让朱由检深刻认识到:

    京城已经没有多余土地可分。

    甚至可以说不止土地,其他利益也是一样。

    等到中兴功臣回到京城任职时,这样的局面难道还能维持下去?

    他对这点很期待,因为他正想把京城的勋贵赶出去。

    也因为此,在次日祭祀英烈后,朱由检下了一道旨意,为中兴功臣在京城分配宅地,以及相应祭田。

    这些地从哪里来,朱由检没有说明。

    但是阳武侯等犯错勋贵只被留下了一千亩祭田,却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见机快的张维贤,很快主动表示要献上土地。他要把超出的土地献上来,恳求去安南开藩。

    对于这点,朱由检是颇感歉意的。

    因为他早就答应张维贤开藩的要求,只是因为辽东之战一直拖延。

    现在辽东之战基本结束,冬季的北方也不是用兵的时候。反而安南正在旱季,适合此时出兵。

    眼看张维贤时日无多,强撑着一口气就是为了开藩,他唤来理藩院官员询问道:

    “张镜心出使安南,谈得怎么样了?”

    “安南有多少势力,愿意称臣纳贡?”

    黄立极在理藩院主要忙的就是这件事,甚至把覆灭安南,视作自己封伯的途径。

    他见皇帝终于有兴趣过问安南的事情,急忙就禀报道:

    “高平莫氏、宣光镇武氏,甚至黎氏国主,都愿臣服大明。”

    “只有权臣郑梉,似乎颇为反对。”

    “不过他和靖江王交好,目前正在和靖江王国一起,讨伐广南阮氏。”

    “现在靖江王正在和郑氏南北夹击阮氏,这也是广西一直没动兵的原因。”

    靖江王和郑氏混到一起,这是朱由检没料到的变化。

    不过想想澜沧江三角洲被江南士绅夺走了,靖江王国只能向北扩展。

    如此一来,就对上了阮氏。

    他和郑氏联合,可谓应有之义。

    小小一个安南,除了黎氏国主之外,还有莫氏、武氏、郑氏、阮氏。

    听得朱由检头昏脑涨,懒得为此费心。

    他问黄立极道:

    “都有谁愿意入贡,接受大明爵位?”

    “别听他们口头顺服,朕要的是转为内藩,彻底分割安南。”

    黄立极这下犹豫了,内藩部长庄廷臣道:

    “安南这些势力嘴上说的好听,却没有一个来朝觐。”

    “臣以为戎狄人面兽心,所言皆不可信。”

    朱由检颔首说道:

    “不愿入贡,那就说明没有臣服的诚意。”

    “看来对安南要定下攻略,你们和枢密院商量预案。”

    命令理藩院和枢密院配合,开展安南攻略。

    他要在张维贤离世前,给英国公定下封地。

——

    这番动作,自然被京城勋贵得知。

    他们一边感叹皇帝对英国公情谊深厚,一边又陷入了犹豫。

    实在是开藩是大势所趋,宗室勋贵、中兴功臣,都被皇帝分封在塞外海外。

    眼看开国功臣、靖难功臣的领头人也要被分封安南,他们不动手的话,周边很快就会没有什么好地。

    所以一些勋贵开始积极活动,武定侯、镇远侯、西宁侯等侯伯,都开始了动作。

    朱由检对此是欣喜的,决定一并把他们封到中南半岛去。这一块地形复杂种族众多,适合分封贵族分片治理。

    否则他就得封土司,那样还不如封勋贵。

    不过,此时京城最大的事情,不是勋贵的动向。

    而是战时状态结束,内阁权力回归。

    战时委员会这个战时内阁,算是正式解散,将权力重新移交回去。

    内阁和政务院上下,对此是狂喜的。

    做成这一点的韩爌,威望也有所回归。

    随着刘理顺进京请愿的苏松商人得知这件事,则是如丧考妣。

    他们本打算趁着战时状态没结束,要求继续延续。

    哪想到刚一进京,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被推举来请愿的吴世睿,很是不满地向刘理顺道:

    “你说袁公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公爵之位,就这样让了出去?”

    “错过这次,他还有什么机会封公吗?”

    “一个没完全剿灭的建虏,可够不上公爵爵位。”

    刘理顺却知道自己老师的志向,淡然道:

    “战争结束,自然要退出战时状态,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老师是在垂范后世。”

    “至于封爵是公是侯,那要由皇上决定。”

    “相信当今陛下,不会亏待功臣。”

    吴世睿气得鼻子要冒烟,他真不理解刘理顺这样的人。

    好好的父母官不做,非要说服务公民。

    他老师袁可立更是不可理喻,竟然连唾手可得的公爵都不在意。

    他向刘理顺道:

    “我不管这些,我只要战时状态延续,新区继续有定单。”

    “京城的勋贵可都在传,要对安南开战。”

    对安南开战都已经不是流言了,而是开始准备。

    刘理顺向老师打探过,皇帝已经把复汉军转为海军陆战队,挑选能乘船远航的士兵,从海路运到南方去。

    所以他比吴世睿更清楚,而且知道苏松新区,接下来还有订单——

    毕竟苏松离安南更近,比生产物资运到北方还有优势。

    现在他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拿捏吴世睿等苏松商人。

    等到吴世睿发完脾气,他才透露道:

    “其实,枢密院也打算部分维持战时状态,将战争继续打下去。”

    “只是你应该知道,朝廷为了辽东之战,发行了四百万元战争债券,如今还没有还出去。”

    “在这些债券还完前,户部是不可能拿出钱打仗的。”

    “枢密院没有银子,不能做无米之炊。”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苏松商人掏钱。

    想让朝廷采购物资可以,你们自己掏钱,朝廷再用拿到的钱采购物资。

    这番如意算盘,听得吴世睿张大了嘴巴。他实在没有想到,竟然还能这样做生意。

    那他们卖物资给朝廷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挣钱买债券,等朝廷将来还本付息?

    吴世睿实在想不明白,朝廷竟然有人这么想。难道以为他们苏松商人,就这么渴求和朝廷做生意?

    反正他是不会这么干的,要找就找其他人。(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6_6404/111101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