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景教的应对
佛教正在进化,景教也没闲着。
在从徐光启那里得知朝廷的决定后,汤若望等人都知道景教遇到了南京教案之后,最严重的劫难。
他们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应对。
艾儒略道:
“每一座教堂都要经过太常寺审批,太常寺能批下多少?”
“现有的教堂都能保留吗?将来能不能新建教堂?”
这是一众传教士最关心的事情,徐光启道:
“在内地新建教堂是不可能了,就连现有的教堂,都不一定能保留下去。”
“朝廷的要求是内地宗教场所数量,不超过户数的千分之一。”
“现在信仰景教的不过数千人,如果严格按户数,只能有一座教堂。”
“除了京城的天主堂之外,其他地方的教堂,想留下都需要朝廷特批。”
这么严格的限制,让所有传教士都认识到,这一次虽然没禁教,但是面临的局面,却比禁教好不了多少。
尤其是徐光启补充道:
“因为景教信仰的神灵非正神,以后不许在宗教场所之外传播,除非得到朝廷特许。”
“如果非法传教、聚会,会被抓捕起来记入案底,多次犯罪的外籍人员会被驱逐出去。”
“你们以后不要在外传教,尤其是佛道二教,正在盯着你们。”
这让在场的传教士都有些麻了,有些人心中已经有了离去之意。
他们来大明的目的就是传教,如今朝廷禁止在宗教场所之外传教,他们如何把教义传播出去?
眼看大明的传教事业要遭受重大打击,那些还想回泰西的传教士,就想离开此地。
汤若望是想留在这里的,因为他被大明皇帝册封为景教会首席大主教,在景教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虽然有很多传教士不服气他,但他这几年兢兢业业,已经拉拢了一批人。
尤其是大明皇帝对他很是认可,并且因为他在制定历法、铸炮等方面提供的帮助,特别授与他爵士爵位。
有这样的身份,汤若望自然是不想离开大明的,他问徐光启道:
“非正神教会如此,成为正神教会呢?”
“景教能否会受到优待,至少与佛道二教等同?”
和很多想留在大明的传教士一样,期待地看着徐光启,希望得到答案。
但是徐光启却摇头道:
“先前或许可以,但是现在很难。”
“朝廷要求正神必须融入天地神系,以皇天、后土、天子为天地人三界至高神,接受天子册封。”
“而且在教义上,也不得阻止信仰其他正神,剔除极端教义。”
“现在就算你们接受陡斯天尊册封,在未修改教义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成为正神教会。”
详细讲述朝堂上的争论,太常寺制定的正神要求,明显有针对景教等一神教的意味。
现在已经不是景教愿不愿意陡斯天尊接受册封,而是想册封也要满足朝廷的规定,达到正神条件。
这让汤若望等人一阵失望,因为留在大明的传教士,很多人已经默认这种局面,有接受册封之意。
但是他们先前的犹豫,导致错失机会。现在就是想接受册封,朝廷都不会轻易赐予。
徐光启和他们的讨论中,还提到原罪论被传播后,儒家对景教的敌视。警告道:
“现在原罪论还没有被纳入极端教义,但已经有相关提议出现。”
“末日论同样如此,有些人和弘阳教的‘红阳劫尽,白阳当生’等教义联系起来,认为是邪教恐吓信徒的极端教义。”
“相关的限制会越来越多,你们若是想转为正神教会,必须尽快决定。”
这些要求,无疑让在场的传教士更加失望。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景教以后想成为正神教会,将会非常艰难。
这让很多人后悔不迭,他们先前的犹豫,导致景教丧失了成为正神教会的机会。
艾儒略失望地道:
“除此之外就没有办法了吗?”
“景教在大明的传教事业如何继续?”
徐光启道:
“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皇上还给你们留出了余地。”
“内地两京十六省严格限制,朝廷也能执行下去。”
“但是在两京十六省之外,朝廷的掌控没有那么强,要求也相对放松。”
“你们可以在大明的藩国、领地、自贸区等地自由传教,境外宗教场所的数量,要求是不超过户数的百分之一。”
这显然比内地宽松得多,尤其是香山澳已经被划为自贸区,正好在自由传教的范围内。
大明的传教士很多都是从香山澳而来,那些想离开的传教士,大多打算回香山澳。有些人决定在那里观望一段时间,看看大明会不会解除限制。
很多人心里还觉得这又是以此南京教案,过几年就能重新恢复。
尤其让这部分传教士欣喜的,是徐光启接下来的话,让他们认识到徐光启这位大学士,在为他们争取权益。
只听徐光启道:
“在我劝说之下,皇上决定只要属于大明的势力范围,基督教的教堂,都应属于景教会。”
“你们去了境外一定要好好传教,避免其他基督教派,随意传播教义。”
“现在景教的教义相比其他教派已经温和多了,可不能被这些人扰乱,被人认为景教在传播极端教义。”
谈着这件事情,徐光启又向一众传教士解释道:
“说实话,皇上对景教会是有好感的,顶着群臣的压力,没有禁止景教会。”
“只是你们迟迟不愿接受册封、罗马教廷又不愿与大明达成协议。”
“皇上只能应群臣所请,在内地限制景教传播,让你们先去境外发展。”
这个消息道出,方才还极为失望的传教士,已经转为欣喜。
不在内地传播固然令人遗憾,但是在境外获得基督教的主导权,却让他们极为喜悦。
来到大明数十年,他们已经明白了大明有多强大。有了大明的允许,他们可以去朝鲜、日本等地,传播景教教义。
说不定能取得这一区域的主导权,让罗马教廷必须正视他们。
一些景教高层已经摩拳擦掌,打算收编那些地方的传教士——
在大明皇帝为景教册封大主教和枢机主教后,部分传教士已经融入景教,他们本能地想要扩张权力。
被册封为爵士的汤若望,更是仔细询问道:
“保禄,你在领地传教,有没有受到限制?”
“皇上有没有允许把景教作为藩属国教?”
徐光启摇头道:
“藩属国教需要属于正神教会,景教成为藩属国教很难。”
“但是在领地可以自由传播,只要宗教场所和神职人员的数量不高于城隍司。”
“具体还要和太常寺商议,会有限制存在。”
这个消息,让汤若望喜忧参半,他说道:
“我是世袭爵士,可以开辟领地。”
“但是太常寺现在可不好打交道,它是倾向佛教的钱谦益掌管。”
“保禄,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钱谦益不要再针对景教会?”
徐光启摇了摇头,不认为自己可以说服钱谦益。
别看钱谦益的地位不高,现在只是小九卿。但他是文坛盟主、东林党以前的年青一代领袖,在朝野的影响力远胜徐光启。
他现在成了实学派开创者,要针对张溥的科学派。西学和景教受此影响被他针对,徐光启根本无法说服他放弃。
除非,张溥主动求和,与钱谦益达成协议。
但是张溥这个人心高气傲,他的背后又是当今皇帝,徐光启就算是他的老师,都无法约束这个人。
而且科学派吸收西学兴起,对传播西学和景教同样有益。徐光启不可能约束科学派的发展,主动限制自己。
甚至,皇帝对景教的重视,大部分也是因为西学。如果放弃这一点,景教会迎来更大的劫难。
——
事情就此僵下,徐光启转移话题道:
“保禄这个名称,以后不要再用。”
“佛教正在去胡化,改变胡语音译词汇。”
“保禄是泰西名称音译而来,在去胡化的范围内。”
“以后不要再用,也不要给信徒取教名。”
这无疑让在场的传教士很是不喜,艾儒略道:
“取教名是我们的教规,难道也违反法律?”
“这样的限制实在太严格,我们做什么都要得到允许?”
徐光启有些无奈,解释道:
“不是取教名违反法律,是用外夷的名字,属于胡化范围。”
“景教在中国就要中国化,要用汉语名称,而非外语音译。”
“非要取教名的话,可以取号,类似佛道的居士、散人。”
向他们详细解释了佛道的名号,认为景教中国化,就必须仿照他们。
在场的传教士,有很多不情不愿,汤若望打圆场道:
“用保禄称呼,是因为你的名称以前不好翻译。”
“现在有了拼音可以翻译名称,以后教名可以不用泰西名称,用汉语和拼音赐予。”
“保禄,你打算用什么名号,取代现在的教名?”
徐光启斟酌一番,说道:
“我的号是玄扈,人称玄扈先生。”
“可以仿照佛道称呼,称我玄扈居士。”
“翻译就是XuanHu,作为我的教名。”
向众人将汉语名称和翻译名称写出,让他们以此称呼自己。
其他中国信徒同样如此,不再使用泰西名字做教名,而是仿照佛道,号称居士。
这样更符合他们的习惯,很多中国信徒纷纷赞许。
至于汤若望等人,他们的汉名多是由领洗名的某个音节音译而来,不需要另外取教名。
有些人对这种不合传统的教名虽然反对,却无法阻止中国教徒去胡化。
至于徐光启这样做的原因,还是因为“诸侯用夷礼则夷之”,他可不想使用夷礼,以后被视作外夷。
同样想法的还有他的弟子,韩霖询问道:
“礼法上冲突怎么说?”
“朝廷是否允许景教徒纳妾?”
徐光启道:
“朝廷当然是允许景教徒纳妾的,并且规定礼法大于教法,教义不能和礼法相违背。”
“但是如果景教坚持一夫一妻,朝廷也会也会尊重,毕竟礼法没有要求必须纳妾。”
这个意思实际就是放任,没有管这件事。
韩霖询问汤若望道:
“各位神甫怎么说?”
“是否允许纳妾?”
“如果不允许纳妾,并且把纳妾是为罪行的话,会有很多人脱离?”
谈到这个,徐光启提醒道:
“不要再随意说罪。”
“如果我们自认为罪,朝廷那边就会增加犯罪案底。”
“现在多次犯罪是有可能被流放的,一定要减少犯罪次数。”
这让传教士听得都有些麻了,他们说罪的目的是要救赎,哪想到大明直接将他们说的罪看作犯罪。
那样景教还如何传播,还能用什么教义?
与之相比,是否纳妾都是小事情。
在徐光启等人期待的目光下,汤若望道:
“景教的教士要遵守戒律,信徒所遵守的戒律要相应修改。”
“这件事我们以后再讨论,等龙华民主教回来后再说。”
这个做法无疑是拖延,却得到了众人赞许。
相比年轻的汤若望来说,他们更加信任龙华民。
尤其是龙华民返回罗马,就是解决礼仪问题的,他们都希望龙华民回来拿出教廷决议。
最终,景教的传教士和信徒讨论之后,仍旧没有得出结论。
但是不放弃在大明传教是肯定的,即使在内地的传教有很多限制,他们仍旧决定把景教会维持下去。
《陡斯天尊圣经》的翻译工作也要继续进行,并且按照大明朝廷的要求,进一步减少音译词语。以后提交给太常寺,由太常寺修订,去除违背诸教合一的教义,确定考试范围。
景教会在大明培养自己的神职人员,并且在通过太常寺的考试后,获得教士度牒。
这也是朱由检未完全禁教的原因,他希望用压力促进基督教中国化。景教只要继续存在,这个工作就会一直有人推进。
等到景教的教义不那么极端、能够和其他宗教融合为一,就彻底完成中国化,有资格成为正神教会。(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6_6404/111101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