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拧麻花
次日午后,李泰来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庄子,脸上带着疲惫,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他径直来到赵子义的书房汇报成果。
“托小郎君的福,此行一切顺利!”李泰来接过小桃奉上的热茶,呷了一口,开始娓娓道来,
“一百二十斤佳酿,在年关前的长安简直是奇货可居。尤其是那烈酒和勾兑酒,深受权贵豪商追捧。皮货也卖出了好价钱。庄户们的山货零散售出,虽利薄,但也让他们得了实惠。所有货品,共计售得铜钱一百五十万文,黄金三十两。
销售以铜钱为主,因年前大宗交易多用铜钱,约占八成,即96万文;黄金约占两成,即30两,总价值约150万文,略高于预估。
铜钱已被小郎君安排得人带走;黄金在此。这是给庄户们采买的年货清单和账目,多是布匹、盐巴、针线等实用之物,已分发下去,庄户们感激不尽。
赵子义看着清单和那黄澄澄的金锭,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叔辛苦了!这一趟奔波,功不可没。您取一成,作为酬劳。”
李泰来连忙摆手,态度诚恳:“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此行本就是顺手为之,小郎君对我全家有活命之恩,恩同再造,李某岂能再要酬劳?这钱是庄子的,是大家的,李某断不敢取。”
赵子义正色道:“李叔,亲兄弟明算账。没有您冒着风险出去奔波,咱们这些东西再好,也只能堆在库里。您让庄户们自己零散去卖,别说这个价,不吃亏上当就是万幸了。这是您应得的,也是规矩。以后咱们合作的日子还长,总不能每次都让您白忙活。再说了,”他话锋一转,指着屋里的桌椅,“您看这些家具,难道以后不想把它们也变成钱吗?规矩立好了,大家才能长久合作。”
李泰来抚须的手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不再推辞一成利的事,反而顺着家具的话题说道:“小郎君深明大义,李某佩服。不过,正因为想到长远,李某才要多句嘴。
这些家具,与酒还不同。酒有秘方,外人难以仿制。但这些家具,样式虽巧,却无秘密可言,一旦上市,恐不消数日便被能工巧匠模仿了去。
经商之道,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即便如酒这般有秘方,此次可借口机缘巧合,下次量大了,难免被有心人盯上,引来麻烦啊。”
赵子义早就想明白了这些。不然,他早拿去卖了。所以只是对李泰来的一种试探。他若说卖,以后就不用合作了。他一个商人能想不清楚这些吗。
“那依李叔之见,该如何是好?”
李泰来压低了声音:“靠山!小郎君若想将这些奇物化为长久财源,而非昙花一现,非得寻一个坚实的靠山合作不可。而且,小郎君所出,皆非寻常之物,这靠山,小了可不行,否则就如稚子怀金过市,反遭其害。”
“多谢李叔指点,子义受教了。”赵子义郑重拱手。这确实是他接下来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日后,赵子义如约而至。张铁匠满脸得意地捧出一个木匣,打开后,里面躺着一把寒光闪闪的环首刀。
刀身修长挺直,刃口线流畅,刀脊厚实,刀柄缠绕着防滑的细绳,整体透着一种简洁实用的美感,锋刃处冷气森森。
赵子义用手指弹了弹刀身,声音略显沉闷,不够清脆。
测试锋利度,轻松削断了几根麻绳,表现尚可。
接着,他让人用虎钳夹住刀尖,小心地将刀身弯曲。反复几次后,刀身出现了一些肉眼可见的塑性弯曲,未能完全弹回原状。赵子义知道,这是韧性不足的表现。
周围的工匠们却看得心疼不已,这可是他们精心打造的宝刀啊!哪能这么糟蹋!
随后,赵子义又让人用刀口去砍一块废铁,刃口出现了一个细微的崩缺。硬度也一般。
主要是赵子义潜意识里在用后世高性能钢的标准来衡量。
工匠们见赵子义似乎不太满意,心里都嘀咕起来:这把刀要是拿出去,那些武将还不得抢破头?指不定要打一架来决定归属。小郎君这眼光也太高了吧?难道真要削铁如泥才算好刀?
张铁匠也觉得赵子义可能是被传奇话本误导了,解释道:“小郎君,若是寻常刀剑,砍那铁,刃口必是大缺口,甚至卷刃。此刀已堪称利器了。”
赵子义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张大师,我并非觉得此刀不好。这绝对是上好的战刀。但我相信,它可以更好!”
“更好?请小郎君指点!”张铁匠有些不服,也有些好奇。
“您能把锻造这把刀的过程,详细跟我说一遍吗?”赵子义想了解现有的工艺水平。
听完张铁匠的叙述,赵子义发现此时的锻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百炼等工艺都有应用。
他想了想,提出了一个更复杂的方案:“或许我们可以试试用三块铁来锻打。中间用一块含碳高的硬铁,两边用韧性好的熟铁包裹,夹着硬铁。
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不是直接锻打,而是先拧转几次,(赵子义做了个拧麻花的动作)让不同材质的铁充分纠缠,然后再进行反复的折叠锻打,前后折、左右折交替进行。
淬火时,可以试试先用温热的动物尿液快速淬一下刃口,再立刻浸入清水或油脂中缓冷。淬火后,还可以在刃口部分涂抹黏土,再进行局部的回火处理。”
工匠们听得面面相觑,这些步骤组合起来,他们闻所未闻。
张铁匠沉吟半晌,眼中渐渐放出光来:“尿液淬火古籍确有提及,其他步骤……虽未试过,但听起来似有道理!我们可以试试!”
“嘿嘿,我也只是猜想,具体效果如何,还得靠各位大师反复试验摸索。只有不断尝试,才能知道哪种方法最好。”赵子义谦虚道,把探索的空间留给了工匠。
四天后,张铁匠激动万分地冲进庄园:“小郎君!成了!快去看看!”
赵子义跟着他跑到铁研坊,只见工作台上放着一把新刀,刀身上已经有了测试留下的细小痕迹,美丽的纹路若隐若现。敲击刀身,声音清脆悠长。弯曲测试,回弹性明显优于上一把。最关键的对抗测试——张铁匠一咬牙,令人持新旧两刀对砍!
“锵!”一声脆响!
旧刀的刀身被砍出一道深达近半的可怕缺口,几乎要断裂。而新刀仅刃口有一处微小的磕痕。
结果一目了然!工匠们看着那把几乎被废掉的旧刀,再看向新刀时,眼神充满了震撼和羞愧。他们引以为傲的作品,在小郎君略加指点后诞生的新刀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赵子义对新刀的性能很满意,但他知道这远非极限。
“我认为这还不是最好的,肯定还有改进余地。而且,除了追求极致的品质,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锻造的效率?所以,需要研究的路还很长。我为何这里叫‘研铁坊’?‘研’字才是核心!”
“受教了!多谢小郎君!”众工匠心悦诚服地拱手。他们真正明白了小郎君的深意。
“往后,你们可以分作两组,”赵子义安排道,“一组专攻质量提升,探索更好的材料和工艺;另一组则专研如何优化流程,打造工具,提高效率。”
“是!谨遵郎君吩咐!”工匠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41/421996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