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就这?还是高手?
“自然可以!”许林爽快应下,“只是典籍并未随身携带,需稍待些时日,我差人传信,将书笺全部为小郎君运来。
小郎君可自行抄录一份留存。
至于原始书笺,日后还需带回保管。”他特意说明了书笺的归属,这既是规矩,也是一种试探。
书笺!原始版本!赵子义心中狂喜,这可是无价之宝!就怕上面的古字不认识。
而且听许林这话意,他们这一脉散落天下的人手恐怕不少,这可是一座潜在的情报宝库和人才基地!
还会武功,将来组建情报网、训练军队的武术教官都不愁了!
真是捡到绝世大宝了!
不能急,不能表现出太大的功利心,要慢慢来,先用更多的“神迹”和理念折服他们,再找机会深入“辩经”,届时提出合作请求便是水到渠成。
幸好他不是主张游侠刺杀的邓陵氏或热衷辩论的相夫氏一脉,相里氏注重实用技术,正是最需要的!
“多谢许叔!”赵子义真诚道谢。
许林自然不知赵子义心中的想法,要是知道绝对吊起来先打一顿。
他只当赵子义是真心向学,欲弘扬墨家精义,对此更是欣慰。
二人来到铁研坊。
一进门,许林的目光立刻被那熊熊燃烧的改进型炼铁炉、以及工作台上寒光闪闪的新式刀槊所吸引,眼中迸发出炽热的光芒。
他迅速收敛心神,与迎上来的张铁匠见礼。
“恒州许林,见过张大师。”
“哎呦,许郎君可别折煞老夫,当不起大师之称,是小郎君抬爱。
小郎君可是头一回亲自带人来这研访,许郎君必有不凡之处。”张铁匠笑呵呵地回礼,眼光毒辣。
“张大师过誉了,某不过一寻常匠人罢了。”许林谦逊道。
赵子义懒得听他们商业互吹,直接切入正题:“张大师,劳您给许叔介绍一下咱们这儿的情况。”
张铁匠也不含糊,领着许林详细参观讲解起来:
从高炉的结构原理,到“炒钢法”的工艺改进,再到新式刀槊的锻造技巧和性能测试,最后甚至提到了“流水线”分工协作的概念。
许林越听越是心惊。
这些技术改进,尤其是炒钢法和对钢材性能的理解,许多方面已然超越了当下墨家掌握的技术。
即便是墨家最早提出并使用的流水线作业法,在这里也被优化得更加精细高效。
“目前,我们主要还是在钻研如何进一步改进炒钢法的稳定性和提升效率。”张铁匠介绍完现状,略带感慨地说道。
许林沉吟着,在他看来,炒钢法的思路已很精妙,效率似乎也快到极限了。
这时,赵子义开口道:“张大师,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您常说,锻造和塑形是最耗人力时间的环节。
我们庄外溪流上不是建了水车吗?我在想,能否利用水车转动的力量,通过一套机构,带动一个巨大的铁锤,来代替人力进行反复锻打和初步塑形?”
张铁匠捻着胡须,陷入沉思,在脑中构想其可行性。
而许林眼中精光一闪,几乎立刻断言:“可行!”
他随即向张铁匠借来纸笔,俯身便画。
只见他笔走龙蛇,寥寥数笔,一个结构精巧、利用水车动力带动凸轮和连杆,从而驱动锻锤上下运动的“水利锻锤”草图便跃然纸上!
卧槽!
赵子义内心惊呼,这就是专业大佬吗?
我只是提了个概念,他瞬间就给出了工程蓝图!
张铁匠凑过去一看,图纸结构清晰,传动合理,不由拍案叫绝:“妙啊!完全可行!老夫就说许郎君是大才!小郎君慧眼如炬!”
许林却没在意夸赞,盯着图纸,灵感迸发:“既然动力问题可解,或许研磨开刃的工序也能改进……”
说着,他又在旁边画起了另一个装置草图——利用水力带动一个巨大的圆形石轮或铁轮边缘可镶嵌磨石高速旋转,将刀剑胚料抵在上面进行打磨。
艹!
砂轮机!这原理我知道啊!
我怎么早没想到!
赵子义再次被震撼,深刻认识到,古人绝非愚昧,他们缺乏的往往是见识和关键概念的启发,一旦点破,其智慧和创造力绝不逊于任何人!
“好!好!太好了!”张铁匠兴奋得满脸红光,“若此二物制成,打造效率何止倍增!”
“张大师,这些装置还需木研坊协作制作,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待器械做好,我们再来看效果。”赵子义心中还惦记着弩机和织布机,便提出告辞。
离开铁研访,赵子义特意对许林嘱咐道:“许叔,接下来我们要见的李木匠,是跟着我从泾阳过来的老人,手艺扎实,为人勤恳,为了研访的活儿废寝忘食,我很敬重他。
他可能不如您见识广博,但还请务必尊重。”
许林闻言,对赵子义这种不忘旧人、尊重劳动的态度更是赞赏,连连点头应承。
来到木研坊,赵子义扬声喊道:“李伯,我找高手来帮你了!”
许林立刻上前,恭敬行礼:“恒州许林,见过李大师。愿供李大师差遣。”
李木匠赶忙还礼,然后看向赵子义,眼圈瞬间就红了。
他人老成精,如何看不出许林气度不凡,必是身怀绝技的大匠。
小郎君这是怕自己觉得被冷落、被取代,才特意先给自己做足了面子啊!
“老朽……老朽……”李木匠喉咙哽咽,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赵子义什么都没说,只是走上前,毫不嫌弃地拥抱了一下这位浑身沾满木屑、为研制新品熬得憔悴的老人。一切尽在不言中。
许林在一旁看着,默默点头。
不以身份地位区别待人,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小郎君确实在践行着墨家倡导的某些精神。
李木匠用袖子擦了擦激动的泪水:“小郎君,你的心意,小老儿明白!你放心,老朽绝不会多想。你怎么安排,咱们就怎么干!”
“嘿嘿,李伯,瞧您说的。”
赵子义笑道,“这样,您先给许叔介绍一下咱们这儿的老物件,曲辕犁、折叠桌椅、新式家具什么的。
然后再把咱俩最近琢磨的那个弩和织机的难题跟许叔说说。”
李木匠也不再矫情,打起精神,仔细地向许林介绍起来。
这里的发现给许林带来的震撼,比铁研访更甚!
因为这些木工器械更贴近墨家传统的技艺范围,但许多巧思和设计却又超出了他的认知。
当介绍到结构复杂的新式弩和旨在提升效率数倍的织机时,许林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赵子义:“小郎君,能否将我的家眷全都接来?
莫老他们极擅机关巧术,我儿亦通锻造。有他们相助,定能更快实现您的构想!”
“当然没问题!”
赵子义心中大喜,但表面依旧平静,“不过许叔,此事不急。
您先亲自回去,与家人好好商议说道说道。我这儿,全凭自愿,绝不强求。”
许林点头,当日便返回四象村安置点。
他将族中核心人员召集起来,将所见所闻,尤其是赵子义的为人、理念以及那些令人惊叹的技术构想,详细说了一遍。
几个年轻人起初还将信将疑,辈分最高的莫老却对赵子义“实践检验真理”的说法极为推崇,将几个小辈训斥了一顿。
性格火爆的三叔更是觉得光说不够,直接上手“教育”,打得几个年轻人龇牙咧嘴,终于老实了。
莫老最后拍板:“此子眼界、胸襟、理念,皆非常人。
墨家之未来,或真应在此子身上。
许林,传话下去,赵小郎君但有所需,我相里氏一脉资源、人员,任其调用!”
次日,许林便带着全家老小正式迁入了庄园。
赵子义看着眼前这老中青少俱全、显然底蕴不凡的一大家子,心里乐开了花。
咦?
那几个年轻子弟脸上怎么好像有点青紫?不是高手吗,走路还能撞树上?
“小子赵子义,欢迎诸位!”赵子义上前见礼。
众人也纷纷自我介绍。
当听到“莫问”老先生的名字时,赵子义眼睛一亮,兴奋地问道:“莫老,您莫非是墨子后人?当代巨子?”
莫老呵呵一笑,捋须道:“小郎君误会了,老夫是上莫下问的莫,非墨翟之墨。
至于巨子……这名号已空悬多年了。
不过,我相里氏一脉,愿倾力助小郎君成就事业。”
赵子义略有尴尬,但随即释然。不是巨子也无妨,这股力量已然惊人。
哈哈哈,放心,我不会客气的,保证“人尽其才”——赵子义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小桃,快,准备最好的酒菜!我要为诸位接风洗尘!”
宴席之上,美酒佳肴,新茶飘香。
莫老、许林等人原本已经极力高估了赵子义,此刻亲身体验后,才发现还是低估了这个八岁孩童所能达到的层次。
饭后,这些技术狂人们便迫不及待地按照各自专长,分头扎进了不同的研访之中,准备大干一场。庄园的技术研发能力,即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41/421995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