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李世民:这忠臣朕受不了 > 第87章 谢弘

第87章 谢弘


冬季生存训练的残酷筛选结束后,赵子义给了那三千名成功坚持下来的少年整整七天的休整时间。

这并非单纯的放松,而是他进行下一阶段关键布局的准备期。

那五百多名在前期训练中因各种原因被“淘汰”下来的孩子,并未被放弃。

他们经历了严格的训练,拥有宝贵的经验和一定的组织纪律性,是绝佳的教官后备力量。

赵子义要做的,就是将他们进行专业化细分,打造一支职能明确、各司其职的现代化教官团队。

经过七天紧锣密鼓的培训、筛选与个人意愿结合,一套全新的教官体系被建立起来:

·  常规教官:负责日常队列、纪律维护和基础科目统筹。

·  体能教官:专精于越野、耐力等极限体能训练的设计与督导。

·  力量教官:主导石锁、负重、抓力等专项力量训练。

·  武艺教官:未来负责教授综合格斗及即将开始的兵器技法。

·  理论教官:负责文化课、地形、绘图、军规等知识传授。

·  政委(赵子义沿用了这个极具特色的称谓):这是最重要的角色。

负责思想引导、士气鼓舞、解决内部矛盾,确保队伍绝对的忠诚与凝聚力,是赵子义“新理论”和思想的直接传播者。

框架搭建完毕,赵子义立刻着手制定了武德七年全年的详细训练计划。

这份计划,体现了他超越时代的练兵思路——基础至上,循序渐进,专业化培养。

除了贯穿全年的常规队列、体能、力量训练外,新增计划如下:

·  二月至四月:新增综合格斗深化训练与射术基础训练。此两项之后转为常规维持性训练。

·  五月初:进行第二次生存训练,此次将升级为  “断粮”  模式,极大考验野外觅食与团队协作能力。

·  五月至九月:开启刀、槊耐力训练。

之前特意打造的、比制式武器略重的训练用刀和马槊正式派上用场。

这四个月,不做任何招式技巧练习,只进行最枯燥、最考验意志的举刀、挺槊静态耐力训练。

旨在将手臂、腰腹的核心力量打磨到极致,为后续学习技法打下坚不可摧的身体基础。

·  十月起:在经历了漫长的耐力打磨后,才开始系统进行刀法与马槊技法的学习。

计划书写完毕,赵子义找到了许林,提出了新的要求:

“许叔,还需请您帮忙,寻找几位高手。需要射术宗师,善使双刀的步战高手,以及精通马槊的骑将,最迟十月前需要到位。”

许林闻言,面露难色:

“小郎君,射术与双刀高手,我墨家子弟中便有不少,在下于射术一道也略有心得。

只是这马槊……此乃将门绝学,非世代传承难以精通,我墨家涉猎此道者,确实没有。”

赵子义表示理解:“无妨,到十月份才需用上,还请许叔多费心,通过各种渠道设法寻访,重金礼聘亦可。”

二月刚至,春寒料峭。许林推荐的第一位射术老师,便抵达了山庄。

然而,当此人站在赵子义面前,自报姓名后,赵子义整个人都傻掉了!

谢弘!

这他妈不是“神射将军”王伯当的师傅吗?!

这位可是隋唐年间公认的箭术泰斗,堪称活着的传奇!

许林居然把他请来了?

赵子义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执晚辈礼:“小子赵子义,见过谢前辈!”

谢弘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礼。

他话极少,目光直接掠过了赵子义,投向了远处正在列队的三千少年。

他年约五旬开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眼珠是罕见的浅褐色。

当他凝视时,如同鹰隼在俯冲前最后的锁定,所有的光芒都收敛于瞳孔深处,幽深得令人心悸。

常年眯眼瞄准,让他的眼角布满了细密而凌厉的纹路。

他的左臂因常年撑弓,比右臂肉眼可见地粗壮一圈,稳定得如同铁铸的支架;

右手的指关节异常粗大,指腹布满厚实坚硬的老茧,那是无数次弓弦回弹留下的、独属于神射手的勋章。

他没有半句寒暄,直接进入了教学状态——用他独有的方式,演示。

他没有立刻张弓搭箭,而是先俯身,从地上捻起一撮尘土,任由细沙从指缝间缓缓流走,默默感知着风的微弱轨迹。

随后,他才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箭,动作缓慢得仿佛时间在他周围凝固。

他的食指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轻轻掠过箭羽,似乎在校准着每一根羽毛的微妙角度。

而他的眼神,早已穿越虚空,与两百步外那个在常人眼中只是一个小点的箭靶靶心,连成了一条无形的、绝对笔直的线。

那张硬弓到了他手中,仿佛被注入了灵魂。

开弓时,他没有使用蛮力瞬间拉满,而是腰背协同发力,一个流畅无比、充满韵律的“靠弦”动作,将弓身舒展地张开,弓弦稳稳贴于颌下,纹丝不动。

整个过程中,他身体的大部分肌肉都处于一种“松”与“静”的状态,唯有那绷紧的弓弦在低吟,诉说着即将爆发的危险。

没有雷霆万钧的气势,只听一声清脆、短促到极致的弦音——“嘣”!

箭已离弦!

但他仍保持着完美的撒放姿态,稳如山岳,仿佛箭矢依然搭在弦上。

直到一息之后,远处才传来箭矢撕裂空气的尖啸,以及尾羽震颤着深深钉入靶心的闷响!

他这才缓缓收势,脸上无喜无悲,仿佛这一切结果,早在弓弦响动之前便已注定。

这他妈可是两百步!一箭中的!

赵子义极力远眺,连箭靶的轮廓都看得模糊,更别说靶心了。

这一幕带给他的震撼,无以复加。

对于中靶谢弘十分淡然。

然而,让谢弘感到震惊的,却是他眼前这支沉默的队伍。

这支完全由孩童少年组成的队伍,纪律性好得令人发指!

从他现身、演示到箭中靶心,整个过程中,三千人如同木雕泥塑。

虽能察觉到他们眼中一闪而过的惊骇,但无一人身体晃动,无一人交头接耳,甚至连一声惊叹或抽气声都没有!

整个场地,落针可闻!

谢弘一生见过无数所谓的天下强军,但仅论这铁打的纪律,他敢断言,无一支能及得上眼前这支少年军!

在他这位行家眼中,这已不是受训者,而是三千名气息初成、令行禁止的精锐士兵!

“谢前辈箭术出神入化,鬼神莫测,乃天下之绝!”

赵子义压下心中的波澜,真心实意地赞叹道。

谢弘习惯性地眯起那双鹰眼,目光骤然聚焦在赵子义身上。

刹那间,赵子义只觉得周身空气凝固,一股无形的、冰冷刺骨的杀意如同实质般将他锁定!

他仿佛成了旷野中被苍鹰盯上的兔子,连血液都快要冻结!

这是真正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杀气!

“这支队伍,是你练出来的?”谢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直透人心的力量。

赵子义强忍着那股不适感,恭敬回答:“是小子与众教官,共同训练出来的。”

“教官?”

谢弘目光扫过四周,除了整齐肃立的少年方阵,并未看到类似教头的人物,

“哪位是教官?老夫倒想见见。”

赵子义转身,面向队伍,声音清朗:

“全体教官,出列!列队,向谢前辈见礼!”

命令下达,回应他的是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哒!哒!哒!”

仅仅数个呼吸之间,约五百名被细分出来的各类教官,迅速在方阵前集结成另一个小型方阵,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众人齐声抱拳:“见过谢前辈!”

声浪震天,气势惊人!

谢弘纵然见多识广,此刻也不禁动容。

如果说刚才三千人的静默展现的是纪律,那这群“教官”瞬间集合所展现的,则是高效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这在战场上意味着阵型可以快速成型、变幻,对敌军将是碾压性的优势!

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

“这……就是你说的教官?”

谢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指向那群看上去同样年轻,甚至有些比身后方阵少年大不了多少的“教官”们。

“回前辈话,”赵子义解释道,

“在训练这三千人之前,小子先行训练出了一批教官。

否则,仅凭我一人,实在难以操练如此多的人。”

谢弘心中的震撼已无以复加!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些什么?!

教官是你训练出来的?

也就是说,眼前这个半大的孩子,是这支可怕队伍的总教官之师?!

他实在无法相信,这支队伍显然经过了数年严格到极致的训练,可这赵子义才多大?

他怎么可能在七八岁的年纪就开始做这件事?

但反过来想,世间又何曾出现过如此奇特而高效的练军之法?

墨家?

他深知墨家善于守城与机关,却从未听闻墨家还精通如此练兵之术!

巨大的疑惑和好奇,最终冲口而出:“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我上过大学,经历过军训,脑子里装着现代军事管理和训练体系的降维打击。

可赵子义也只能想想。

正当赵子义想着该如何编的时候。

谢弘却在他开口前,自己摇了摇头,眼中的锐利收敛了几分。

带着一丝对某种“不传之秘”的尊重:

“是老夫唐突了。练兵之法,乃立足之本,老夫不该窥视。”

他虽然放弃了追问,但看向赵子义的目光,已彻底改变。

那不再是对一个普通孩童或晚辈的眼光,而是看向一个神秘的、足以打造出强军的“同道”  甚至  “奇人”  的审视与探究。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41/4219956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