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我是来拉屎的
李二一家回宫后,立刻叫来医官再次给每个人检查。
这一查直接把医官吓到了,李承乾确实是消渴症的前兆。
其他人也跟赵子义说的大差不差。李二震惊赵子义的医术,更恨这些医官,若非赵子义,后果不堪设想!
李二大骂了医官一通,并要求以后每个月都检查一次。
次日,赵子义痛苦地从床上挣扎起来,眯着惺忪睡眼晃到了凤凰门。
然后……他脚步一转,又溜达去看那匹马了。
既已知晓马主是尉迟恭,他更是毫无心理负担。
那看马的家丁如临大敌,紧张地盯着他,心头直打鼓:这位赵县子……该不会真要抢马吧?
赵子义确实有点手痒,正琢磨着能不能试骑一圈。
就在此时,一声雷鸣般的大吼炸响:
“赵小子!过来!”
听见这喇叭似的嗓门,赵子义不用回头都知道,定是程咬金无疑。
他恋恋不舍地瞥了骏马一眼,慢吞吞地挪了过去。
“你来上朝?”程咬金粗声粗气地问。
“我来拉屎的!”赵子义没好气地顶了回去。
程咬金顿时火冒三丈,撸起袖子就追着赵子义要揍。
论真打架,赵子义眼下自然不是程咬金的对手,但要想轻易打到他,却也绝非易事。
一旁众臣看得津津有味,心道这大清早就有人唱戏,真是个好彩头!
侯君集见状赶忙上前拦住:“何事动怒?”
“这混账小子!老子问他是不是来上朝,他竟回老子说他是来拉屎的!”程咬金气得胡子直翘。
侯君集一脸无语地看向赵子义,眼神里写满了:你是真欠揍啊!
“我穿着朝服,大清早在凤凰门这儿干站着,程伯伯您还问我是不是来上朝?”
赵子义撇撇嘴,这张嘴恐怕是他身上最硬——不,第二硬的地方。
程咬金也被问得一愣,自觉确实问了句废话,但面子上下不来,仍梗着脖子道:“你就不能好好说话?”
赵子义也不想一大清早闹得太僵。
于是凑上前,拉住程咬金的胳膊。
程咬金不爽地甩手,却听赵子义压低声音道:“给您备了十斤浓香型醉仙酿,三年陈的。”
程咬金眼睛一亮!“成交!”
“子义啊,程伯伯就是试探试探你的武艺,身法不错,其他还要加强,战场不能总想着跑啊!”程咬金不要脸的说道
赵子义嘴角狂抽!
他妈的老子都给你酒了,你还要占老子便宜!这个老混账啊!
“是,谨遵宿国公教诲!”赵子义不情不愿的回答
众人:???
这两人刚才达成什么协议?
“今日怎么来上朝了?”侯君集也好奇。
“我不想来啊,陛下逼我来的!”
众人……
报晓鼓敲响,众朝臣鱼贯而入。
早朝也没啥事,惯例汇报。然后汇报了草原策略,萧瑀也欣然接受了这种方式。
“臣,工部侍郎郑钰有事启奏。”
“准奏。”
郑钰手持笏板,出列朗声道:“陛下,水泥一物,坚逾磐石,速干易得,于筑城、修路、兴修水利皆有大用,实乃国之重器,社稷之基也!
正因其干系重大,其生产、调配与应用,皆应统归于朝廷,方能使物尽其用,令行禁止。
若继续由私人经营,恐有调配失序、工艺外泄之风险。”
他话锋一转,目光看似赞赏地投向赵子义,言辞恳切,却暗藏机锋:
“晋阳县子赵子义,年未及冠,便已献酒精以活将士,建奇军以卫社稷,更献此水泥利国利民,其忠君爱国之心,天日可表,实乃我大唐少年之楷模,未来之栋梁!
臣深信,以县子之深明大义,心系家国,必能体察朝廷之深意,顾全大局之所需,欣然献出配方,以成全此利国利民之盛举。
如此,则国得重器,子义得贤名,必成一段千古佳话!”
郑钰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有大义,更把赵子义架了起来。
你交,损失是你,你不交,名声没了。可谓是用心之毒辣。
“臣,晋阳县子赵子义有事启奏。”
众人瞬间来了精神,早上的节目还没看够呢,这还能续上啊!
“准奏。”
“启禀陛下,臣觉得……你叫啥玩意来着?”赵子义说着看向了郑钰。
“哈哈哈”程咬金又毫不客气笑了出来。
郑钰脸色涨红,他不想为这点小事先起冲突,
“某工部侍郎郑钰。”
“启禀陛下,臣觉得郑侍郎所言极是!”
随着赵子义这话清晰地回荡在殿内,满朝文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程咬金更是夸张地掏了掏自己的耳朵,怀疑是不是昨晚的酒还没醒。
这赵小子,就这么认栽了?这不像是他的风格啊!
就连御座上的李二,也微微前倾了身体,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不至于吧?
这小子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然而,赵子义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
“郑侍郎心系社稷,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论,实乃大唐之幸!”
赵子义语气诚恳,仿佛真心赞同,“国之重器,自当掌握于国家手中,方能令行禁止,物尽其用。
故此,臣恳请陛下,不如趁此机会,由尚书省牵头,专门成立一个 ‘战略资源部’ !”
他此言一出,不仅郑钰愣住,连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都抬起了头,仔细聆听这闻所未闻的部门。
赵子义侃侃而谈:“此部职责,便是将天下所有关乎国计民生、军国命脉的重要资源与技术,统一定性,收归国有,统一管理!例如——”
他目光扫过文官队列,精准地点名:
“譬如,清河崔氏秘而不传的养蚕织造之法,所产丝绸乃制作内衬软甲之上佳材料,此等军需技艺,岂非战略资源?”
“再如,荥阳郑氏作为郑国后人,世代钻研的水利工程工艺,于灌溉、漕运、城防皆有大用,此等利国利民之术,难道不算国之重器?”
他大手一挥,气势恢宏:“依臣之见,朝廷大可对天下各州郡、各族姓进行一次彻底摸底!
相信诸位同僚家中,或多或少,皆有此类‘不传之秘’。
届时,大家一同献于朝廷,充实国库,强盛国力,岂不美哉?”
最后,他图穷匕见,抛出了最重磅的炸弹:“除此之外,臣还郑重建议,将盐、铁二项,即刻、彻底收归官营!
铁器关乎军备,盐巴乃民生根本,此二者,更应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
赵子义这一番宏论,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一些出身世家的官员,听得腿肚子发软,差点当场跳起来!
狠!太狠了!这是要掘我们世家的根啊!
郑钰更是面色惨白,冷汗瞬间湿透了里衣,身体微微摇晃,几乎站立不稳。
完了!
赵子义这话,直接掐住了他荥阳郑氏,乃至所有世家门阀的命脉!
家族传承千百年的独门技艺,安身立命的根本,怎么可能献给朝廷?!
“郑侍郎,您觉得在下此法如何?”赵子义转向面无人色的郑钰,笑容温和,语气却如刀锋般锐利,“在下愿主动带头,率先献出水泥配方。
届时,还望郑侍郎与诸位同僚,能紧随其后,慷慨解囊,共襄盛举啊!”
紧你妈啊!所有世家出身的官员内心都在咆哮。
但他们无法反驳,难道能说“就你赵子义献,我们不献”?
凭什么?!
赵子义这套“七伤拳”打法,核心就是:老子不好过,谁也别想好过!
来啊,互相伤害呗!
我献出水泥,还有“有间商城”的庞大商业网络,未来还能弄出煤炭、香水等等新东西。
可你们呢?
把你们藏了千百年的看家本领都交出来!
再把你们赖以生存的盐铁经济命脉一刀斩断!
看谁先撑不住!
“陛下!臣有本奏!”
就在这死寂与暗流即将爆发之际,中书令房玄龄猛地出列,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准奏。”李二目光微动。
“臣,弹劾工部侍郎郑钰!”
房玄龄义正词严,“其言看似为国,实则为与民争利之暴政!
此举无异于强取豪夺,非但与朝廷无益,更将严重损害陛下圣誉,动摇国本!
臣请陛下明察!”
“臣附议!”
第一个站出来高声附和的,竟是左司郎中崔义玄——出身清河崔氏的崔!
此人历经三朝,官职虽一直不算顶尖,却始终担任要害部门的实权职位,其表态分量极重。
“臣附议!”
“臣附议!”
霎时间,大半个朝堂的官员,无论是否出身世家,都齐刷刷地站了出来,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
郑钰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已成了众矢之的,是被抛弃的棋子。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深深叩首:“臣……知罪。”
赵子义面无表情地看着这峰回路转的一幕,心中暗叹:这群老狐狸!
房玄龄跳出来,真是为了房家的利益?或是单纯帮赵子义解围?
都错了!
他是在帮龙椅上的李二解围!
赵子义把那个“战略资源部”的构想抛出来,等于把李二架在了火上烤。
赵子义说的有错吗?站在国家角度,一点没错!
正因为他没错,李二才难办。
同意?能同意吗?真同意了,天下世家立刻就得炸锅,非出大乱子不可,到时候李二被迫妥协,颜面扫地。
不同意?这么“正确”的提议,皇帝凭什么不同意?他李二还要不要名声了?
所以,房玄龄必须站出来,他不能弹劾“深明大义”的赵子义,只能把所有罪名扣到始作俑者郑钰头上。
不愧是“房谋”!
赵子义觉得跟他们比起来,自己还差得远。
“郑钰罔顾朝廷声誉,其心可诛!”李二抓住机会,立刻下旨,“革除其工部侍郎之职,留京观察,以观后效!退朝!”
朝臣们再次哗然!
这赵子义上朝两次,就弄掉了两名五品以上官员!
而且每次都是借他人之口达成目的!
此子……恐怖如斯!
下朝之后,文武百官如同潮水般退去,除了程咬金、尉迟恭等几个相熟的武将还敢凑过来拍拍他肩膀外,其他人无不避之如蛇蝎,看他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行走的灾星,生怕靠得近了,明天被弹劾罢官的就是自己。
赵子义正准备溜走,张阿难已悄然来到他身边,低声道:“县子,陛下宣您后殿觐见。”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41/421995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