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李世民:这忠臣朕受不了 > 第135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第135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众人移步至花园空旷处,春日晨曦洒落,空气清新。

赵子义立于众人之前,开始一招一式地带领大家练习。

他的动作舒缓而连绵,既有古韵,又似乎蕴含着某种不同的节奏。

“县子,”侍立一旁的张阿难看得仔细,忍不住出声询问,“恕某眼拙,您教的这套功法,神韵似是华佗先师的五禽戏?”

“张叔好眼力。”赵子义手下动作不停,气息平稳地回答,

“正是五禽戏,不过我将其中一些繁复之处做了简化,更易上手,效用不减。

后面还有一套,是我结合前人养生法门自创的,命名为  ‘八段锦’  。”

李二在一旁听着,心中微动。

五禽戏他自然知晓,只是没想到赵子义不光懂得,竟还能加以改进!

这份悟性,实在难得。

两刻钟后,整套功法演练完毕。

四小只只是额角见汗,觉得身体活动开了,并无特殊感觉。

但李二与长孙皇后却感受迥异,只觉得周身气血活络,一股暖流徜徉四肢百骸,往日批阅奏章、久坐宫闱带来的僵硬感一扫而空,浑身透着难得的轻松与通透。

“陛下,”张阿难仔细感受着自身变化,尤其是几处早年护卫皇帝留下的暗伤,此刻竟传来阵阵温热的酸胀感,这是气血开始重新冲击、滋养旧伤的迹象!

他语气带着一丝激动,躬身道:“县子此法,神效非凡!

臣练罢只觉气血通畅,尤为重要的是,几处陈年暗伤隐有酸胀之感。

若能长期坚持,或许……旧伤真有望复原!”

他说完,郑重地分别向李二和赵子义行礼:“臣,张阿难,谢陛下恩准习练此术!谢赵县子赐法之恩!”

李二闻言,眼中闪过惊喜,转头对四个孩子道:“你们也过来,谢过你们阿兄。”

“谢阿兄授艺!”四小只乖巧地齐声道谢。

李二和长孙皇后身份尊崇,自然不能直接向臣子道谢,由张阿难和孩子们代为致谢,已是极高的礼遇。

“陛下,那我先走了啊。”赵子义见功法已授,便准备行礼告辞。

“急什么?”李二打断他,“留下用了午膳再走。

说起来,你家当年带来的那个厨子,如今手艺愈发精进,已被擢升为尚食局的掌膳了。”

离午膳尚有些时辰,李二挥退闲杂人等,只留下核心几人在此。

他看向赵子义,神色认真起来:“还有些时间。你之前说过,‘徐徐图之’。朕想听听,你究竟打算如何‘图’之?”

赵子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片刻,抛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触及根本的问题:

“陛下,在回答之前,臣……有一个问题,或许有些幼稚,但确是臣心中所惑。”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说实话,臣虽与世家屡有冲突,但对真实的世家,其根基与力量究竟源于何处,并无深切了解。

他们,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

李二闻言,目光深邃地看了赵子义一眼,略作思索,便站起身:“你随朕来。”

他不想让承乾他们过早接触这些沉重而复杂的话题。

“要不……叫上太子一起?”赵子义提议,他觉得李承乾作为储君,有必要了解这些。

李二脚步顿了顿,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书房内,静谧而肃穆。此刻只有李二、张阿难和赵子义三人。

其实角落还坐着一位起居郎,正奋笔疾书,只是存在感实在太低,赵子义下意识地将他忽略了。

李二坐定,没有直接回答赵子义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命题:“子义,在你看来,这天下,是谁的天地?”

赵子义几乎不假思索,坦然答道:“臣以为,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哐当!”

一声轻响从角落传来,是那位起居郎的笔掉在了案上。

他慌忙捡起,脸上带着惊惶。

赵子义瞥了一眼:刚说你没存在感,你就非得找点存在是吧?

“此次对话,无需记录。”李二也皱了皱眉,担心赵子义接下来会说出更多“惊世骇俗”之言,便对起居郎挥了挥手,“你先出去吧。”

起居郎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退下。

侍立一旁的张阿难内心苦笑:陛下,还有我呢?

他不想听,难道臣就想听这些掉脑袋的议论吗?

“你接着说。”李二示意赵子义继续。

“臣以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此中包含了皇族、世家、百姓,乃至工匠、商贾、军卒,甚至……贱籍。”赵子义语气平静,却字字清晰,

“正是因为这亿万‘天下人’的存在、劳作与创造,才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天下’。臣明白陛下您问题的深意。

在臣看来,这庞大的‘天下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一个核心。

这个领袖的职责,是凝聚天下人心,统合各方力量,让国家走向更强盛,让华夏民族更加壮大,屹立于世。”

李二听着,眼神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惊异,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眼前的少年。

他本以为赵子义会谈论皇权至高,或是君权神授,却万万没想到,他竟能跳出一家一姓之私,站在国家与民族的宏大高度来审视“天下”!

这个角度,让李二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在他固有的认知里,皇权是统治天下的核心,世家是依附皇权、共同治理天下的伙伴与对手。

他想对付世家,根本目的在于防止世家势力过度膨胀,以至于威胁甚至主导皇权。

然而赵子义的观点却截然不同——皇权只是“天下人”推举出来的“领袖”,如果这个领袖当得不好,那是不是……

他不敢再深想下去,却又不得不承认赵子义说得有道理,前朝的覆灭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可如果真的认同这个观点,那皇权的神圣性与稳定性何在?

天下岂非要陷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轮回?

李二越想越觉得心绪纷乱,一种前所未有的矛盾感和思维上的冲击,让他感到一阵胸闷气短,不知该如何去梳理和形容这种感受。

“陛下,”赵子义敏锐地捕捉到了李二的挣扎,他大概猜到了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纠结什么,出声宽慰道,

“您是不是想得太复杂了?

臣想表达的意思是,当年您在庄园初见臣时,臣对您的赞誉,并非刻意奉承。

臣是真心认为,以陛下之能,必将超越秦皇汉武!

陛下,很多看似积重难返的问题,或许就在我们这一朝,便能找到解决之道,至少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您无需为千百年后的事情过分忧虑。”

“千年都未能解决之事,你竟敢说在我们一朝就能解决?”李二从纷乱的思绪中挣脱出来,盯着赵子义,“这话,是不是说得太大了?”

“陛下,您还记得臣说过臣认为的高深学问吗?”赵子义提醒道

李二愣了一下,随即想了起来。是了,这小子从一开始,目标就非同一般。

“好,那我们说回眼前。”李二将话题拉回现实,“天下官员,十之八九皆出自世家或其关联举荐,你说他们厉不厉害?”

“陛下的意思是,世家最厉害之处,在于他们垄断了官场?”赵子义总结道。

“不止是官场!”李二沉声道,“还有地方民生、田亩赋税、乃至清议舆论!”

“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最终的话语权?”赵子义用了一个更现代的词来概括。

李二的拳头不自觉地捏紧了,他内心深处不愿承认,但赵子义的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要害。

这种被说破真相的感觉,让他有些恼火。

赵子义看着李二那副“朕知道但朕不想承认”的别扭表情,内心暗笑:这个傲娇的“二凤”啊!

“陛下,若只是想打破他们在舆论和官员来源上的话语权,”赵子义语气轻松地说,“其实……并不算难。”

“呵!”李二发出一声充满不信的冷笑,“不难?那你倒是说说,如何破解这千年困局?”

“很简单,培养出一批只忠于陛下、且具备真才实学的读书人就行了。”赵子义抛出了他的答案。

“你说得轻巧!”李二追问,“那你可知,他们为何能垄断官场?”

“因为他们垄断了知识。”赵子义答。

“那他们为何能垄断知识?”李二再问,目光如炬。

“因为他们垄断了书籍。”赵子义对答如流。

李二不再发问,只是身体微微前倾,用一种“你既然知道,那就继续说下去”的眼神,静静地盯着他。

赵子义被看得有些发毛,决定换个方式推进对话。

“陛下,抛开朝堂争斗、阴谋诡计不谈,单论学识与见解,”他认真地问道,“您觉得以我现在所掌握的知识,足够治理国家了吗?”

李二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给出了一个客观但扎心的评价:“还欠些火候。”

赵子义:#@*&!

我指的是知识储备!知识储备!

“陛下,臣问的是我脑子里装的知识量,够不够资格治国,”赵子义忍着吐槽的冲动解释道,“不是说我现在处理朝政、平衡各方势力的能力。”

李二这才恍然,重新评估了一下,勉强点了点头:“若只论学识见解之广博新奇,勉强够了。”

赵子义:“……”

李二你够了!

你要再这么聊天,这天可就真的被你聊死了!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41/421995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