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斗盐百钱
人群中立刻有人起哄:“叶轮!”
“放屁!哪个狗日的乱说!”一个急吼吼的声音反驳,“上次明明是善奇最慢!”
被点名的善奇脸瞬间涨得跟猴屁股一样红,心里把叶轮骂了无数遍,怀疑这小子肯定偷偷加练了。
“来一趟吧。”赵子义对善奇抬了抬下巴。
善奇卯足了劲,低吼一声冲了出去,每一个动作都拼尽全力,虽然最终时间还是比张停风慢了一些,但差距微乎其微。
赵子义看向唐军队伍,脸上又挂起了那副标志性的、让人牙痒的嘲讽笑容:“诸位,看清楚了吧?这位,可是我们死神军里跑得最慢的。
我对你们要求不高,能有他七成速度就行了。毕竟,你们年纪也大了,腿脚不利索,该回去抱孙子享清福了。”
这样的话,在这一个多月里唐军早已听得耳朵起茧,此刻内心毫无波澜。
训练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时间悄然滑入四月,赵子义收到了从长安传来的消息——流民数量激增,官府已安置不下。
对此,赵子义早有准备,赵小海早已在嵯峨山坐镇,房屋和工坊均已修建完毕,并开始招募流民上工。
处理完此事,赵子义开始着手准备下一阶段的训练——生存训练。
他将全军分为四军,从不同方位进入,命令很简单:不带任何食物,在山中生存数日。
起初,唐军将士们还不以为然,觉得野外求生对他们这些老兵来说不算什么。
然而第二天,他们的想法就彻底改变了。
就在他们腹中饥饿难耐之时,教官们出现了,手里拿着香喷喷的烤肉,就在他们附近大快朵颐,那诱人的香气简直是一种酷刑。
等到他们好不容易找到食物,生火做饭,饭菜即将熟透时,这群阴魂不散的教官却又突然袭营!
他们并非为了造成杀伤,目标明确——捣毁食物!唐军只能饿着肚子继续寻找。
之后,这样的袭扰竟又接连发生了三次。
直到这时,他们才惊觉,这群少年教官的个人武艺居然都相当厉害!
接下来的几天,基本上就是各种“折腾”,唐军被这群手段百出的教官整治得凄惨无比。
到了第六天,四支军队开始在山中相遇。
最后两天的训练项目是“夺旗”。
此前一直觉得教官刻意针对他们的唐军,在遭遇了同样在山中进行生存训练的死神军主力后,才恍然明白,教官对他们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因为那些死神军士兵,看上去比他们惨太多了——衣衫几乎没有完整的,个个身上带伤,许多人脸上、胳膊上满是青紫和划痕,每个人看上去都极其狼狈,唯独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坚定,如同淬火的寒铁。
白天,各军之间还只是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摩擦和冲突。
但到了晚上,真正的混战开始了。
唐军在这夜袭中,不过支撑了一个时辰,便宣告“全军覆没”。
而死神军自己内部的争夺,则进入了白热化,打得不可开交。那场面,比之前任何一次训练都要凶狠。
战至天亮,第一军在仅剩七人的情况下,艰难地夺得了胜利。
唐军将士们在一旁看得有些傻眼。
他们此刻清晰地认识到,之前死神军对付他们时,绝对留了情面。
这帮家伙自己人打自己人,那是真下狠手啊!
连赵子义脑袋上都被人开了瓢,缠着渗血的布条,就知道他们下手有多狠了。
生存训练结束后,全军获得了十天的休整时间,主要目的是养伤。
唐军士兵大多只是鼻青脸肿,休养几天便无大碍。
而死神军那边,几乎找不出一个身上没挂彩、不见血的。
更有几个倒霉蛋,在激烈的对抗中造成了骨折。
然而,让唐军再次感到惊讶的是,获胜的一方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奖励,反而是受伤越重的人,在伤愈后将要面临的处罚越重。
这两个多月的相处,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这群人的信条:只要弄不死,就往死里弄!
赵子义头上的伤才养了三天,缝线的伤口还未拆线,长安便来了使者。
营门外传来马蹄声,一名面白无须的内侍在引领下快步走入,看到赵子义鼻青脸肿、头上还裹着厚厚布条的狼狈模样,顿时惊呼出声:“哎哟,赵县子啊,您这是怎么了?是哪个杀千刀的王八蛋,竟敢把您伤成这样?”
不远处的张无袖猛:“阿嚏!”
赵子义摆了摆手,浑不在意地问道:“没事,皮外伤。是陛下有何吩咐?”
常内侍收敛了惊讶之色,正色道:“陛下口谕,请您即刻回长安一趟。”
赵子义听到口谕后,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随即,一股无名火直冲脑门,内心疯狂咆哮起来:妈的,李二不当人啊!我才从长安回来消停几天?
练兵练得脑袋都开瓢了,这又急着把我弄回去!
生产队的驴也不能这么使唤啊!
常内侍在一旁察言观色,见赵子义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这位小爷上次在长安就抗旨,这次远在蓝田大营,万一脾气上来直接拒接,自己这趟差事可就难办了。
他连忙挤出一个小心翼翼的笑容,低声解释道:“赵县子,陛下这次……确实是有要事相商,耽搁不得啊。”
“何事?”赵子义压着火气,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
“好像……好像是跟盐价有关。”常内侍躬着身子,声音越发恭敬,“具体的,小的位份低微,实在是不知详情。”
“盐价?”赵子义眉头紧锁,“长安现在的盐价多少?”
常内侍身子伏得更低,颤声回道:“回县子的话,如今……如今斗盐已至百钱。”
“什么?!斗盐百钱?!”赵子义骤然睁大了双眼,连头上的伤口都跟着抽痛了一下。
贞观元年,天下初定,物价尚未完全平稳,粮价也确实居高不下,这他是知道的。
可即便是武德四年以前民生最艰难的时候,盐价也从未涨到斗盐百钱的地步!那可是斗米千钱的时候啊!
意识到事态严重,赵子义不再有丝毫耽搁。
他立刻找到福伯快速吩咐了几句,让他稍后整理好所需物品再带回长安。
自己则是一刻不等,直接冲到马厩牵出战马,翻身而上,一夹马腹,朝着长安城方向疾驰而去。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41/421172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