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1952,开局继承一座 >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东旭,别争了,回去拿钱吧。先把你妈接出来,你媳妇那边不也得去接吗?”

“行吧。”

想到秦淮茹也走了,贾东旭只能认栽。

收了贾家的钱,杨沐之去了趟派出所,解释贾张氏是因为两家闹矛盾,一时冲动才偷了车。

杨沐之回来了。

贾张氏却没带回来——得拘留三天,接受教育。

第二天晚上。

吃过晚饭,白玉兰收拾好屋子,洗了脸刷了牙。

走到杨沐之跟前说:“沐之,我想回家一趟,把孩子接过来。”

杨沐之爽快地答应:“白姐,你单独去我不放心。火车上人多手杂,带孩子也不方便。我找个人陪你走一趟。”

白玉兰感激道:“太感谢了,沐之。”

杨沐之转身去了何大清家。

何大清热情相迎:“沐之怎么来了?快请坐!”如今他对杨沐之格外殷勤——毕竟这是白玉兰的表弟。

杨沐之说明来意:“何叔,想麻烦您件事。白姐要回老家接孩子,路上需要个照应。您能否请两天假陪她走一趟?”

何大清拍着胸脯保证:“包在我身上!”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他正愁没机会接近白玉兰。

杨沐之挑眉提醒:“何叔这么热心,该不会对白姐有想法吧?她可是贞洁烈妇,这些年说媒的都被回绝了。”

何大清连忙摆手:“纯粹是助人为乐!”

次日清晨,何大清穿着结婚时的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精神抖擞地请好假,陪着白玉兰前往保定。

白玉兰对何大清颇有好感——当初她被诬陷偷自行车时,何大清是第一个挺身而出的。在她心里,除了杨沐之和陈雪茹,就属何大清最仗义。

保定不远,原本预计当天往返,最迟次日中午也该回来。可直到第二天傍晚,仍不见两人踪影。杨沐之不禁皱眉:难道他们要一去不返?他依稀记得,原剧情里何大清就是跟着白寡妇去了保定,直到晚年才归来。

“何大清,你要是在我面前耍花样,就算你跑到保定,我也要把你们揪回来。”

……

傍晚,贾张氏被放了出来。

她第一时间就去找何大清。

被关的三天里,院里不少人都去看过她,唯独何大清没露面,这让她心里很不痛快。

“傻柱,你爹人呢?”

傻柱答道:“他跟白姨去保定了。”

“什么?何大清跟白寡妇跑了?你这  !”

贾张氏气冲冲回到家,听说赔了杨沐之一百七十四块钱,差点气得吐血。

那可是她攒了半辈子的积蓄,就这么被杨沐之弄走了。

但她心里明白自己不占理,也不敢去找杨沐之理论。

“这该死的小子,怎么不早点去死……”

“东旭,你这  ,他要钱你就给?你长没长脑子?那笔钱可是你爸的工伤赔偿金啊!”贾张氏狠狠瞪了贾东旭一眼,越想越火大。

贾东旭也满腹委屈:“妈,这能怪我吗?不给钱您就出不来啊!”

“糊涂!我宁愿坐牢,也不能把钱给他!”贾张氏气得直咬牙。

“您坐牢是您的事,可您有没有替我想过?我和淮茹怎么办?就因为你偷自行车,淮茹都被气跑了!”

“你这  ,妈被关了三天,你一点都不心疼,就只顾着你媳妇!”

“我不管,明天一早,你必须去把淮茹给我接回来。”

“你这没良心的  ,老贾啊,这日子我过不下去了……”

贾张氏和贾东旭大吵一架。

贾张氏放声大哭,贾东旭也跟着抹泪。

气归气,儿子的事终究不能不管。

贾张氏想了想,明天是周日,得请三位大爷陪自己去一趟乡下,无论如何都得把儿媳妇劝回来。

“壹大爷、贰大爷、叁大爷,这事还得麻烦您几位帮帮忙。”

“老嫂子,不是我说你,你这事做得确实不地道。”

“叁大爷,我……我是一时糊涂啊。”

“淮茹这事儿恐怕不好办啊。万一她跟家里父母说了,老嫂子,你这脸可往哪搁?”

“好了,不管怎样,明天都得跑一趟。壹大爷、贰大爷,明天咱们三个一起去吧。”

“三位大爷,谢谢你们了。”

……

第二天一早。

贾家母子带着三位大爷和媒婆王大妈,一路赶到秦淮茹家。

谁知秦淮茹根本不愿回来。

好话说尽,又答应给她买一台缝纫机,这才总算把秦淮茹劝了回来。

贾张氏这下可愁坏了,家里的钱都给了杨沐之,哪还有钱买缝纫机?

夜里,贾张氏走遍左邻右舍,才勉强借到五十块。

等贾东旭这个月发了工资,合起来买一台二手缝纫机应该够了。

同一天,何大清也带着白玉兰回来了,还带着两个孩子。

一男一女。

男孩八岁,叫白天赐。

女孩十岁,叫白小雅。

白玉兰丈夫去世后,婆家没人了,房子和地都被同族兄弟占去。

她只好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所以两个孩子都跟着她姓白。

“小天、小雅,这是杨叔叔,是咱们家的恩人,快给杨叔叔磕头。”

“杨叔叔好。”

“我们给您磕头了。”

两个孩子很听话,模样都随母亲,长得清秀端正。

“好好,快起来,叔叔给你们糖吃。”

杨沐之笑着,一人递了两块大白兔奶糖。

“出去玩吧,妈有话要和杨叔叔说。”

白玉兰摸摸孩子的头,满脸温柔。

两个孩子高高兴兴跑出去了。

何大清在门口朝他们招手:“小雅、天赐,过来过来。”

“何大爷!”

两个孩子对何大清也很亲近,小步跑了过去。

“傻柱!你过来!”

何大清指着两个孩子说:“从今往后,他们就是你亲弟亲妹,不准欺负他们,不然老子把你打出屎来!”

“知道了。”

何雨柱撇嘴,到底谁才是亲生的啊。

……

白玉兰说道:“沐之,马上开学了,孩子们上学的事……”

“白姐放心,我们院叁大爷就是老师,我先去问问他。要是他能安排,就直接让孩子去红星小学,离得近,方便。要是他办不了,我再让雪茹帮忙。他们该上几年级?”

白玉兰欣喜道:“小天八岁,之前没上过学,该念一年级。小雅十岁,在我们那儿读三年级,马上该升四年级了。”

“行,我这就去找叁大爷问问。”

杨沐之起身,直接去了叁大爷家。

说明来意后,叁大爷端起架子:“沐之啊,不是我不帮忙。这俩孩子户口不在京城,教育局有规定,没户口安排不了。”

“叁大爷,您别糊弄我了,借读生是怎么回事我清楚得很。”

“唉……沐之啊,这事儿确实不好办。你要是早点跟我说还行,现在都快开学了,不好安排,这种事得提前打点。”

杨沐之心知叁大爷是个不见好处不松口的人。

这么会算计的主儿,不给点甜头哪行。

说什么提前?分明是要“提钱”吧。

“叁大爷,两个孩子这事要是能办妥,我给您十块钱。”

“真的?”叁大爷的小眼睛顿时亮了。

杨沐之补充道:“不过得等事情办成之后再给。”

他可记得,后来傻柱托叁大爷介绍任老师,结果礼收了事却没办。

“哟,信不着我呀。”

叁大爷自嘲地笑了笑:“行,但我还有一个条件。”

“您说。”

“开学典礼那天,你新买的那辆自行车借我骑一趟。”

“没问题。”

杨沐之爽快答应。在别人眼里自行车是宝贝,在他眼里不过是个代步工具。

叁大爷笑了:“白家两个孩子借读倒不难办,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没有京城户口,毕业证是拿不到的。”

“放心,我有办法。”

杨沐之说罢,迈步走出了叁大爷家。

孩子毕业的事,他自然有计划。

眼下何大清和白玉兰正打得火热,孩子也接来了,白玉兰肯定不会再回保定。

等他们俩结了婚,户口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

杨沐之又提着鸟笼出现在天桥古玩市场。

“哟,杨老板,遛弯儿呐?”

“杨老板,您吉祥!”

“杨老板,我这儿新进了一批好货,您给掌掌眼?”

摊主们纷纷热情招呼。

这可是位大主顾,谁都不敢怠慢。

“小同志,可算找着你了!”

远处,一个戴大檐帽、墨镜,围着半张脸围脖的中年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程蝶衣……”

一见到他,杨沐之浑身不自在。

程蝶衣是位“同志”,他实在不想和他多打交道。

“小同志!”

“停,就站那儿说,同志。”

杨沐之后退两步。

“找我什么事?”

程蝶衣说:“听说你前两天收了一把扇子,能让我看看吗?”

“你一个女人家,要扇子做什么用?”

“咳咳,我自有用处。”

程蝶衣被呛得连声咳嗽。

“不给看,你先说你要干什么用。”

程蝶衣腼腆一笑:“我师兄喜欢扇子,我想送他一把。”

“送段小楼?”

“嗯。”

“那你看看吧。”

杨沐之从怀中取出一柄精致的折扇。

得知程蝶衣心系师兄段小楼,杨沐之稍微放下了心,至少他缠着自己并非别有用心。

其实程蝶衣并非真的喜欢段小楼,而是痴迷于他在戏中所扮演的角色。

程蝶衣本是男儿身,却唱青衣。因对戏曲入魔太深,他渐渐模糊了戏与现实的界限,下了台依旧举手投足如女子。

这般入戏至深,古往今来,也属罕见。

“真好,真好。”程蝶衣满心欢喜。

杨沐之解释道:“扇骨和扇心都是湘妃竹,扇面是陈平的山水,自然不差。”

程蝶衣比了个兰花指,轻轻一福:“小同志怎么称呼?”

“叫我杨沐之就行。”

“哟,和我家小师妹同姓,真是有缘。”

杨沐之皱眉:“有事说事,少套近乎。”

“杨家兄弟,这扇子……可否割爱?”

杨沐之摇头:“这也是我心头好。”

“我出五千。”程蝶衣伸出五根手指。

五千,好大的手笔,不愧是名角儿,真阔气。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36/421985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