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74章
他们平时接触的最大领导就是贾主任,根本没见过更上面的领导,更谈不上得罪。怎么就被上面盯上了呢?
“贾主任,那我们的工作怎么安排?还能回街道办吗?”范金有急忙问道。
“回街道办?想得美!”
贾主任嗤笑一声:“你们的工作我已经安排好了。去轧钢厂锻工车间当学徒,实习期三个月。实习期间但凡出一点差错,立刻开除。”
“这……”
“我们……”
廖玉成和范金有彻底傻了眼。
他们原本在街道办工作,好歹是公家单位、国家机关,大小算个干部。
下车间当工人,尤其是被分到最苦最累、薪资又难涨的锻工车间,简直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那些没吃过苦的小干部,哪里受得了那种劳累。
虽说工人如今光荣,可一辈子窝在车间里,终究是没什么前途的。
对他们来说,那简直是绝境。
两人这下也懂了,是真的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被人算计了。
“下面,我宣布第二件重要的事情。”
贾主任的话,引起全场注意。
“即日起,大栅栏绸缎庄保留原名号,同时任命陈雪茹同志为公方经理,全权负责绸缎庄事务。”
“任命徐慧真为大前门小酒馆公方经理……”
消息一出,全场哗然。
“天啊,她们当了公方代表了!”
“怎么会这样?”
“私方的人成了公方经理……”
在座的人纷纷议论起来。
再没有比这更让人吃惊的消息了。
要知道,公方经理就是公方代表,还从没有原主人担任公方代表的先例,这简直是破天荒头一回。
我的天!!
怎么会这样!!
廖玉成和范金有头疼欲裂。
万万没想到,他们下台,竟是为了给别人腾位置。
昨天他们还信誓旦旦地公投,说要开除陈雪茹和徐慧真,哪知道剧情反转得这么彻底。
现在他们被开除了,陈雪茹和徐慧真反倒成了公方代表。
“雪茹,慧真,恭喜恭喜!”
“以后就是同事了,多关照啊。”
“慧真,这下你可翻身啦……”
一群鼻青脸肿的公方代表,还有之前对她们爱理不理的店铺原主人,都凑过来示好。
这些人都不傻,如果说廖玉成、范金有和陈雪茹、徐慧真之间是一场较量,
那么廖玉成和范金有是输得一败涂地。
陈雪茹和徐慧真则是逆风翻盘。
原本处于弱势的她们能赢,足见背后有人撑腰。
听到这消息,陈雪茹和徐慧真先是 ,接着狂喜,随后又陷入困惑。
她们什么都没做,怎么就赢了?
而且,公方代表这位置,是她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徐慧真忽然想到什么。
“你明白什么了,慧真?”陈雪茹不解。
“信,那封信,你男人给的那封信。”
“啊——”
陈雪茹一时回不过神来。昨晚杨沐之递给她两封信,嘱咐她转交给街道办领导。
没料到,这两封小小的信件竟带来如此巨大的转折。
廖玉成一败涂地,而她竟成了公方代表。
陈雪茹百思不得其解——那两封信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内容又是什么,竟有这般扭转乾坤的力量?
要知道,任命公方代表这等事,街道办根本无权决定。这类重要事项至少要上报至区级,由区领导最终拍板。
而让店铺原主担任公方经理,更是破天荒头一遭,恐怕连区里都不敢开这个先例。
能瞬间改变局面的人,其背景必定非同小可。
陈雪茹更没想到,自家丈夫竟有如此深厚的人脉。
徐慧真激动地拉着她的手:"雪茹,你家这位可真了不起,不言不语就解决了我最头疼的难题。"
是啊!
沐哥从不抛头露面,却总能默默为她扫清所有障碍。
自从遇见沐哥,他始终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她。
此生得嫁沐哥,陈雪茹心满意足。
她不禁由衷感叹。
"雪茹啊,日后见到那位领导,还请多替我说几句好话。"
贾主任凑上前来,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容。
"贾主任太客气了,一定一定。"陈雪茹连忙起身回应。这位向来对店铺原主不苟言笑的顶头上司,今日竟如此殷勤。
陈雪茹愈发好奇,那位执笔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她暗下决心,定要向沐哥问个明白。
下班回到家,只见杨沐之正悠闲地躺在院中摇椅上晒太阳。
杨平安和杨平心在父亲跟前认字读书,杨平顺与杨平意绕着兄姊嬉戏追逐。
陈雪茹轻步上前,为丈夫揉按肩膀。
"事情都办妥了?"杨沐之含笑相询。
"都解决了!沐哥,谢谢你!"
陈雪茹嫣然一笑,果然一切都是丈夫在幕后安排。
杨沐之轻拍妻子手背,夫妻之间不必言谢。
陈雪茹压低嗓音:"沐哥,写信的究竟是谁?"
"一位老朋友。"杨沐之慵懒应答。
"他是做什么的?"
"日后你自会知晓。估计不久之后,他还会来我们家做客。"
"嗯。"
陈雪茹轻轻点头,心中的好奇愈发浓重了。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三四月的春天。
春暖花开,阳光正好。
陈雪茹的绸缎庄生意渐渐回暖,虽不及往日鼎盛,但也算红火。
徐慧真的酒馆也被她打理得有声有色,虽然赚得不多,却也少了许多琐碎的麻烦。
如今陈雪茹自己当家,不必整天守在店里,只需把握经营方向,有了大把时间在家陪孩子。
孩子们长得飞快。
杨平安和杨平心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几乎认全了常用字。
为了让他们多学一些,杨沐之找来一套小学课本,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都有。
没出两个月,两人已经学完了全部内容。
杨沐之没再教更深的知识,他觉得孩子还小,成长需要时间。以他们的聪明,将来学习的机会多的是。
童年,就该用来玩耍。
但杨平安不甘平淡,缠着父亲教他中医。
回春堂关张前,杨沐之把医书、药方都收进了系统空间。既然儿子想学,他也就顺了他的心意。
杨平心同样闲不住。
她本想学服装设计,可年纪太小,只好暂缓。
最近这丫头迷上了画画。
杨沐之自己对绘画一窍不通,想教也无从下手。
但天赋这事,说不清楚。
杨平心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想到什么就描什么,不论画什么都惟妙惟肖,从小展现出惊人的绘画天分。
杨平顺和杨平意也开始认字了。
杨沐之懒得亲自教,把任务交给了哥哥姐姐。
两个小的也不简单,聪明过人,过目不忘。
他们各有各的喜好。
老三杨平顺对古董特别着迷,整天缠着杨沐之学鉴定。他在这一块的天赋,同样令人惊讶。
老四杨平意,杨沐之还没看出他特别的天赋。
但这孩子是个“问题大王”,每天围着父亲问个不停,有些问题连杨沐之都答不上来。
比如:电线为什么有两根?
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自行车为什么不能倒着骑?
……
杨沐之靠在躺椅上晒太阳,院子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
陈雪茹拿着报纸从屋里走出来:“沐哥,快看,有新领导进班子了。”
“哦?”杨沐之睁开眼。这样的消息在全国都会引起轰动,说明有人政绩突出,立了大功。
“是他!”接过报纸一看,杨沐之笑了出来。
头版头条刊登着陈学进同志工作勤恳、表现优异,即日起被任命为粮食部部长。上面还附了一张他的照片,正是那位大领导。
之前他去大领导家时,对方还未正式被任命为粮食部部长。那时可能有好几位同级别的人选,经过各地考核后,成绩最优者才能上位。
别小看粮食部部长这个职位。古代先秦时期叫大司农,唐朝叫做左丞,即左相,掌管户部,主抓农业与经济,执掌天下粮仓。右相则掌管兵部,统帅天下兵马。
古代讲究左为上、右为下。抱拳时左手压右手,象征和平,因为右手是拿兵器的。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认为武将打天下,文人治天下。战争年代,右相更显重要;和平年代,则是左相更有分量。
当然,这个时代的经济结构比古代复杂得多,官职分类也更细致。与古代左相相比,现在的粮食部部长权力没那么大。但在这个粮食定量的年月,能坐上这个位置,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陈雪茹好奇地问:“沐哥,你认识他?”
杨沐之答:“算认识吧,有过一面之缘。”
“好吧。”陈雪茹有点无奈。在她看来,杨沐之所谓的一面之缘,大概是他见过对方,而对方并不认识他。毕竟,粮食部部长可不是谁都能攀上关系的。
“哈哈哈,老弟你看我带谁来了!”杨正诚的声音突然响起。他领着一位戴帽子的人走进后院。那人身形消瘦,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
“这是?”杨沐之站起身来。
“怎么,杨老弟这么快就不认识我了?”那人摘下帽子,正是大领导本人。
“是他!!!”陈雪茹浑身一颤。
陈雪茹万万没想到,那位在报纸上见过的大领导,竟会突然出现在自己家中。
即便她一向见多识广,此刻也难以掩饰震惊之情。
“老陈,是你啊!”杨沐之笑着打招呼。
这一声“老陈”让陈雪茹心头一颤。
她暗自着急:这位可是顶天的大领导,怎么能这么随意称呼?
“最近身体怎么样?”杨沐之继续问道。
大领导先是一怔,随即会意地使了个眼色:“托您的福,已经完全康复了。”
“老陈,咱们进屋说话。”杨沐之将人请进屋,介绍道:“这是我媳妇陈雪茹。”
“原来是弟妹,果然不错,杨老弟真是好福气。”大领导端详着陈雪茹,关切地问道:“工作上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陈雪茹这才恍然大悟,感激地说:“都解决了,多谢领导关心。”
她此刻才明白,之前那两封至关重要的信件,定是出自这位领导之手。
“给孩子带了点零食,这不算送礼,可别说什么个人主义。”大领导递来一个装着糖果花生的棉布袋。
陈雪茹一时不知所措,这样的大领导竟然亲自登门送礼,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36/4219852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