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双管齐下,金石为开
“引蛇出洞”的计划在高层悄然酝酿,而明面上的研究工作并未停滞。李教授和张教授都深知,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一个充满变数的计策上,自身的突破才是根本。
两天后,李教授从学校协调的精密的低频声波发生器和电磁环境模拟器终于运抵营地。随行的还有一位戴着厚厚眼镜、不苟言笑的物理学博士,姓钱,专门负责操作这些设备并进行数据分析。
与此同时,对青石构件纹饰的破译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那位擅长古文字的研究员几乎是不眠不休,结合了大量散逸的道藏文献和罕见的金石拓本,终于解读出了那几处关键“无法解释”的纹路组合的含义——它们并非缺失,而是一种极其精妙的“能量引导”和“相位转换”结构,其作用类似于电路中的“谐振器”和“变压器”,负责将地脉中某种特定的能量(报告中含糊地称之为“地煞金气”)进行汇聚、转化,并维持整个“封禁局”的运转。
“也就是说,这个‘局’并非完全静态的封印,它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依靠地脉供能,通过这些符文结构进行调节和维持。”研究员兴奋地向两位教授汇报,“理论上,如果我们能干扰其能量来源,或者破坏其谐振频率,就能削弱甚至关闭这个‘局’!”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理论上的突破口终于找到了!
接下来,便是实践验证。钱博士带来的设备派上了用场。在确保安全距离和多重防护的前提下,考古队开始尝试对墓道口区域进行极其谨慎的能量试探。
首先进行的是低频声波测试。钱博士调整着发生器,发出不同频率的次声波和低频声波,同时用高灵敏度的传感器监测乱石堆区域的能量场变化。
大部分频率的声波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引起任何明显反应。但当频率调整到一个特定、极其狭窄的低频段时,传感器上的读数猛地跳动起来!同时,那令人心悸的金属摩擦声再次隐隐响起,虽然微弱,却清晰可辨!
“有反应!”钱博士低呼一声,记录下这个特征频率。
紧接着是电磁脉冲测试。同样,在特定的脉冲频率和波形下,乱石堆的能量场出现了明显的扰动和衰减迹象,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足以证明其有效性。
“找到了!它们的谐振频率和易受干扰的电磁波段!”张教授激动地搓着手,“老李,看来你这学生说的没错,这玩意儿真能用‘科学’方法来对付!”
李教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认真观察的陆鸣,眼中赞赏更浓。陆鸣提出的从能量特性入手的思路,为破解僵局指明了关键方向。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频率是找到了,但我们现有的设备功率不够,无法产生足够强度的定向声波或电磁脉冲来长时间干扰或破坏那个能量场。”钱博士推了推眼镜,给出了一个现实的难题,“而且,强行用高能量冲击,风险太大,可能会引起能量失控甚至爆炸。”
这就好比找到了一把锁的钥匙孔,却发现钥匙太小,力气不够,拧不动那把沉重的大锁。
“需要更强大的、更精准的能量源……”李教授沉吟道,“或者……找到这个能量场的‘开关’。”
就在众人再次陷入思考时,陆鸣的注意力却被另一份报告吸引了。那是负责地磁勘测的研究员提交的初步分析,上面标注了几个地磁异常点的位置。其中一个异常点,恰好位于他之前根据风水术判断的、这片区域地脉“金气”汇聚的一个次要节点上,距离墓道口约三百米的一处裸露岩层下。
“地脉节点……能量引导……”陆鸣脑海中仿佛有电光闪过。他再次仔细看向那些被破译出的“能量引导”符文结构图,尤其是那几个负责“汇聚”和“转化”的关键节点。
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出来。
他走到李教授和张教授身边,指着地磁异常点报告和符文结构图,说道:“李教授,张教授,我有一个想法。既然我们从外部直接干扰能量场力量不足,是否可以考虑……从内部瓦解?”
“内部?”两位教授都看向他。
“是的。”陆鸣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推测,“这些符文结构,就像一套精密的管道和阀门,控制着地脉能量的输入和转化。如果我们能找到这套‘管道系统’在地面上的某个‘检修口’或者相对薄弱的‘节点’,或许可以用较小的力量,进行精准的干扰,比如……改变其能量流向,或者制造一个微小的‘短路’。”
他指着那个地磁异常点:“这个地方,根据勘测显示有地磁异常,而根据符文结构反推,它很可能是能量引导路径上的一个次级节点。如果我们能在这里做点什么,比如……埋设一个特殊的小型共振器,发射与主能量场相斥的特定频率,会不会像一根针扎进气球一样,引起整个能量场的连锁失衡?”
陆鸣的比喻非常形象。这个思路再次跳出了常规,将风水地脉、古代符文和现代物理手段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钱博士扶了扶眼镜,认真思考起来:“理论上……如果节点选择正确,频率设定精准,确实有可能以点破面,用较小的能量输入引发系统性的扰动。这比正面强攻要巧妙得多,风险也低。”
李教授和张教授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意动。
“可以尝试!”李教授拍板,“钱博士,你立刻根据陆鸣指出的这个节点位置和之前测得的特征频率,设计一个小型的、可埋设的定向共振装置!要功率可控,确保安全!”
“明白!”钱博士立刻领命而去。
方案确定,整个营地再次高效运转起来。钱博士带着助手连夜赶工,利用带来的备用零件和材料,组装了一个拳头大小、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金属盒子,内部是精密的电路和发声单元,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激活,发射特定频率的声波。
第二天上午,在几名安保人员的护卫下,钱博士和陆鸣来到了那处位于三百米外的地磁异常点。那是一片略微下陷的岩石区,表面覆盖着薄土和苔藓。
在陆鸣的感知中,这里的地气流动确实与周围不同,带着一丝微弱的、与墓道口同源但稀薄得多的金属煞气。他确认了具体位置,钱博士迅速而专业地在岩缝中埋设好了共振器,并做好了伪装。
一切准备就绪。
所有人撤回营地安全区域,远程监控设备对准了墓道口。钱博士手握遥控器,李教授、张教授、陆鸣、林筱筱等核心人员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监控屏幕和能量探测仪的读数。
“三、二、一……启动!”
钱博士按下了按钮。
没有震耳欲聋的声响,只有仪器发出的一声轻微嗡鸣。埋设在三百米外的共振器开始工作。
起初的几秒钟,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很快,监控屏幕上,墓道口那堆乱石周围原本平稳的能量场读数,开始出现细微的、如同涟漪般的波动!
紧接着,波动越来越剧烈!那熟悉的金属摩擦声再次从墓道口传来,但这一次,声音不再稳定,而是变得断断续续,忽高忽低,仿佛失去了节奏!
“能量场强度在下降!频率开始漂移!”钱博士紧盯着屏幕,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
所有人都能看到,那层笼罩在乱石堆上、肉眼不可见但仪器可测的能量屏障,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稀薄、不稳定!
“有效!真的有效!”张教授激动地差点跳起来。
李教授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陆鸣站在一旁,心中同样波澜起伏。他凭借自身所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成功找到了破解这千年古局的方法!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肯定,更让他看到了未来将超凡力量与正统学术结合的巨大潜力。
几分钟后,当共振器按照预设程序停止工作时,墓道口区域的能量场读数已经降至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点,虽然并未完全消失,但那种强大的排斥感和威胁感已经大大减弱。那恼人的金属摩擦声也彻底平息了。
“能量障碍被极大削弱了!”钱博士宣布,“现在,物理清理的风险应该已经降到了可控范围!”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堆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乱石。通往唐代大墓核心的最后一道关卡,终于被撬开了一道缝隙!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29/421994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