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战一触即发
“同心县骑兵二十七旅。”
“以及反动派新调过来的晋绥军46军4师2旅。”
“将准备从西北,正北两个方向,扫荡我同心县山区根据地……”
李云龙身边,27师政治部的参谋,老刘。
在详细讲述,如今的敌我态势。
“同心县的马匪军被我们半年前的攻势给打怕了。”
“十天前又在团长手上吃了亏,二十七旅团,无论是士气,还是战斗意志都很差,战斗力也相对较低。”
“作为地方军阀的守备部队,他们更想守城自保。”
“但是调过来的晋绥军不一样。”
“他们是奉命行事,想要急立战功。”
“毕竟光头画的饼,给的奖励不错,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调配的很充足。”
“我们得到的情报是。”
“晋绥军这个二旅已经进驻同心县,正在休整。”
“他们会在明日,对我根据地发动进攻。”
刘参谋指着地图的方位,继续说道。
“俺的想法是,他们准备明日打过来。”
“我们反其道而行,今天晚上进攻,先打过去。”
“就是不知道,几位同志训练的感觉怎么样?”
“那个火箭弹,能打吗?”
“迫击炮又能有多少火力支援的?”
李云龙征求似的询问了一下。
打,李云龙肯定要打。
火力凶猛,有凶猛的打法。
火力微小有微小的打法。
这要看炮营掌控的情况怎样。
“全团每人背两发107火。”
“单是107火箭弹的威力,我们就可以在一瞬间内,打出三到八个炮兵师的火力。”
“若是迫击炮的话,我们十人,加上刚教会的四个炮兵,组成一个炮兵营火力是绝对没问题的。”
“如果能够摸清楚敌方旅团的军营驻地。”
“今晚就可以将他们旅团给端了。”
炮兵兵王王忠国一脸坚定。
现在团里战士是三千人。
男的战士背两发炮弹,女性背一发。
按最少计算,少说能背三千发炮弹上前线。
三十个基数炮弹齐发,相当于四个师的炮兵火力了。
这要是无法将敌人两个旅犁一遍,他王忠国可以给自己来一炮了。
而且,他们还能动员民兵背炮弹。
这几天,给根据地老百姓吃肉吃白面米饭,这可不是白吃的。
不仅将群众基础搞了出来。
整个根据地的民心牢靠,到处都是革命军战士的眼线。
真要是打起来,火力只怕会更加恐怖。
“那就这么定了。”
“今天晚上,夜袭同心县。”
“现在,商量一下具体的作战计划……”
李云龙和袁朗他们达成一致想法。
开始确定作战计划。
午间,吃饭之后。
让战士们睡觉休息,养好精神,晚上发动袭击。
下午六七点时间。
吃了晚饭之后。
团里开始了战斗动员。
首先是分发子弹。
171主力团战士们手头分发到了两百发子弹,机枪手翻倍。
炮营发放的子弹略少,也有百来发。
民兵五十发子弹。
然后就是107火箭弹的搬运。
按照炮兵兵王王忠国平常认知。
普通战士背两发107是没问题的,一发三十六斤左右。
但那是后世久经训练后的战士体能。
如今的战士,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太差。
背两发很吃力。
更别说还要背枪械,手榴弹,子弹,水,食物了。
大多数的体能,都只能背一发炮弹。
但即便如此,三千主力团,就是三千发炮弹。
这可是相当于50吨炮弹了。
对于后世,可能就是炮兵连,重炮打三五个基数。
但是对于如今来说,那可就太恐怖了。
实际上,此行参加军事行动,周围的民兵也是非常积极。
毕竟,民兵也一视同仁参与了训练,分发了作训服。
他们也划拨了一些人背炮弹,弹药。
看到战士们背后背的炮弹,李云龙内心很是激动和兴奋。
三五千发炮弹,那得何等火力?
对方两个旅团虽然有上万人。
但李云龙此行,主力团战士三千,加上两千左右的民兵。
这仗有的打。
虽说九成战士是刚摸枪三五天的新兵蛋子。
可这些年革命当中,有多少战士是枪都没摸过就上战场的?
主力团战士少说打了两三百发子弹。
普通民兵都打了十几二十发子弹。
这比当初李云龙他们闹革命的时候强多了。
当然,李云龙是这么认为的。
李云龙他们坐的是那两辆卡车,还有冷风的货三轮。
这些天,袁朗他们也在教一些有学历的知识分子,比如27师政治部的那些技术人员开车,掌控无线电……
等到部队扩员到一万人。
冷风就能运一些载具过来。
哪怕暂时无法支援坦克,但是普通装甲车,运输车,运兵车还是可以的。
现在也得培养一批技术人才。
李云龙他们是先头部队。
主要是无人机侦查,确保大军出动后不会被敌人的侦察兵发现。
事实上,反动派也不会将侦察兵派到远离同心县六七十里之外的地界。
为了夜袭成功,确保部队秘密安全行进是非常重要的。
冷风他们十一人,所有人都有侦察无人机。
加上冷风上次留下的四架无人机。
如今无人机数量,其实有二十多架。
可以配置到连一级。
然后就是无线电步话机,不是抗战时期的那种大哥大。
而是现代的对讲机一般,全部是小型化的。
配备到班一级。
李云龙如今的主力团部队,无论是训练方式,还是制式装备,部队编制,完全是向现代化靠拢。
突出一个信息技术化。
当然,和真正的信息技术化差了点意思。
但也能随时随地了解班一级战士们的情况。
不用担心上级命令无法及时传达的情况。
这也是战斗力的保障。
因为是在夜色之下行军。
很多战士有夜盲症。
但因为配发了夜视仪的缘故,这都不是问题。
冬日寒冷,羽绒内棉军大衣,加上手套暖宝宝,确保战士们保暖。
放在后世,军队是不敢用暖宝宝的。
无他,一发红外热成像制导导弹下来,直接就团灭了。
但这个时代可没有红外制导。
李云龙原本想搞个骑兵营,但是听了袁朗他们的建议,改为了后勤队。
四百来匹战马,拉着板车,跟着队伍行进。
这些板车上面是防弹插板,以及手榴弹,以及其他弹药补给。
还有水,吃食补给之类的。
战士们负担已经很大了,如果加装十几斤的防弹插板,很多人行军都困难。
五千多人浩浩荡荡,在无人机带队的情况下,朝着同心县进发。
而大战也是一触即发。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127/421989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