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清平渡 > 第106章 非同小可

第106章 非同小可


两日后,宁城与北地交界处,临时检疫站。

这里原本是一个废弃的驿站,在沈易城命令下被紧急启用。

四周拉起了带刺的铁丝网,荷枪实弹的哨兵神情紧绷,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方向。

身穿厚重白色防护服、戴着口罩与橡胶手套的医护人员行色匆匆,浓烈的消毒水气味混合着初冬的寒意,弥漫在空气中,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顾清平一行人风尘仆仆抵达时,已是黄昏。

残阳如血,将简陋的营房和帐篷拉出长长的、扭曲的影子,更添几分萧瑟与不安。

她刚被引至作为临时指挥中心的大帐篷前,帘子便被一只骨节分明、戴着医用橡胶手套的手猛地掀开。

一个穿着有些褶皱的白大褂、身形挺拔的身影快步走了出来。

他脸上戴着严实的口罩,但那双透过镜片望过来的眼睛,沉静而温和,顾清平一眼就认了出来——正是卡尔。

卡尔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带着一丝如释重负,也夹杂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你终于到了!”

没有时间叙旧了,这五个字足够了。

顾清平快步上前,微微笑着,带着见到老朋友欣慰,“情况如何?”

“很不乐观。”卡尔引她走进帐篷相对干净的隔离区域,一边脱下外层手套进行消毒,一边语速很快地低声道,“最初接触箱子的七名士兵,全部出现急性症状:突发高热、剧烈寒战、严重的肌肉疼痛和衰竭迹象,部分伴有皮下出血点。病程进展极快,已有两人出现休克前兆。”

他摘下护目镜和口罩,露出面容。

几年不见,他看起来清瘦了些,下颌线条更加分明,眉眼间添了风霜的痕迹,但那份儒雅和真诚的气质未变,只是此刻被巨大的忧虑笼罩。

“我们尝试了针对常见烈性传染病的常规治疗方案,包括磺胺类和初步的血清支持,但效果微乎其微。”卡尔的声音沉重下去,“病菌的毒力和侵袭性,远超我在战场上见过的任何一次疫情。我怀疑……这并非已知的普通菌株。”

顾清平的心猛地一沉。她快速翻阅着卡尔递上的、用防水袋封装好的病历记录和初步血检报告,越看眉头蹙得越紧。

“我需要立刻查看患者和采样数据。”她抬起头,眼神锐利,“必须在更安全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病原体分离和鉴定。

她的话语清晰、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

卡尔看着她,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医学上天赋异禀、意志坚定的女子,只是如今的她,更多了一份历经风雨后的沉稳与决断力。

卡尔点头:“样本已经准备好,按最高防护级别封装。患者也已转移到后方更坚固的隔离病房,但……”他顿了顿,看向顾清平的目光充满担忧,“这很危险。我们还不清楚它的传播途径是否仅限于接触,或者……”

“我明白风险。”顾清平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坚定,“但如果我们不尽快弄清楚它是什么,找到对抗它的方法,危险会蔓延到更多人身上。”她开始利落地穿戴旁边准备好的备用防护服,“走吧,带我去看看。”

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里,顾清平与卡尔几乎不眠不休。

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临时搭建的、条件极其有限的实验室里,对采集到的血液和组织样本进行紧急处理和分析。

显微镜下看到的景象,让见多识广的卡尔也倒吸一口冷气。细菌形态异常活跃,吞噬免疫细胞的能力惊人。

“不对……”卡尔盯着培养皿和染色切片,喃喃自语,护目镜后的眼睛充满了震惊与困惑,“这菌落的形态、生长特性、对染色剂的反应……和我过去在德国接触过的所有鼠疫、炭疽标准菌株都不一样。”

顾清平冷冷的说:“它的某些特征……像是被刻意强化或者说……改造过。”

“改造?”卡尔的声音透过防护面具传来,带着难以置信。

顾清平不愿谈起沈易哲和松本在德国时的意图,知道的太多,对卡尔而言是危险的。

“只是猜测。”顾清平直起身,“事态严重,我要回去向凌总长汇报。”

这个发现太过骇人。他们现有的医疗手段,很可能完全无效。

平京,凌公馆。

顾清平带着初步的分析结果和深深的忧虑,返回向凌珣汇报。她洗去了风尘,但眉宇间的疲惫和凝重无法掩饰。

“……基本可以确定,黑水河发现的,是一种经过特殊培养、可能混合了多种基因特性的高致病性细菌武器。其毒力、耐药性都远超寻常。我们现有的药物和防疫策略,恐怕难以应对。”顾清平的声音在书房里清晰而冷静,却带着千钧重量。

凌珣坐在书案后,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听完汇报,她沉默了片刻,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源头肯定在关外。”凌珣最终开口,语气斩钉截铁,“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日本人在背荫河地区活动频繁。不摧毁他们的研究和生产基地,这样的袭击就不会停止,甚至可能演变成更大规模的灾难。我们必须派人进去,找到它,并尽可能获取样本和数据,为研制对抗手段争取时间。”

顾清平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目光直视凌珣,清晰而坚定地说道:“阿珣,让我去。”

凌珣抬眼看着她,没有立刻反对,但眼神明确表达了不赞同。

顾清平继续陈述理由,条理清晰:“第一,我具备专业的细菌学和医学知识,能识别目标,判断其危险等级,这是普通情报人员无法替代的。第二,我接受专业的训练,具备一定的自保和应变能力。第三……”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却更显决绝:“我曾在海德堡追查过沈易哲和松本的线索,对他们可能关联的领域和行事风格有所了解。没有人比我更合适。派别人去,很可能无法识别关键信息,白白牺牲,或者……带回错误的情报,导致更严重的误判。”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079/4222649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