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年代:开局和女军医洞房花烛 > 第126章 除四害灭鼠患

第126章 除四害灭鼠患


九千岁背着手,慢悠悠地回了倒座房,只留给林文鼎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

“最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林文鼎站在院子里,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大脑飞速地运转。

最不起眼的东西?

他将秦晓娥家里所有的瓶瓶罐罐,都在脑海里,重新过了一遍。

思来想去,他还是没有半点头绪。

光靠猜,是猜不出来的。他必须,再次进入秦晓娥的家!

而且,这一次,必须光明正大!

可怎么才能光明正大地进去呢?

林文鼎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突然!

一只肥硕的老鼠,从墙角的柴火堆里,“嗖”地一下窜了出来,把他吓了一跳!

一个有些“缺德”的念头,渐渐在他脑海中成型!这事需要李四的帮助,大半夜的李四肯定睡了。

于是第二天大早,林文鼎打电话联系了李四。

“四爷,帮我个忙。”

“林爷您说!”

“去鸽子市,找那些专门卖耗子药的,给我……买二十只,活的,最大个,最活蹦乱跳的老鼠回来!”

“什么?!”电话那头的李四,彻底懵了,“林爷,您……您要老鼠干嘛?怎么?咱们也要倒卖老鼠药?!能赚钱吗?”

“少废话!按我说的去办!”

……

临近中午的时候,李四就提着黑布罩着的、吱吱作响的铁笼子。神情古怪地,出现在了丹柿小院的门口。

林文鼎接过铁笼,看着里面那些活蹦乱跳的“小家伙”,诡秘一笑。

他吩咐李四,解开铁笼子,像天女散花一样,将那二十多只老鼠,“哗啦”一下,全都倒进了秦晓娥的小院里!

做完这一切,林文鼎回到自家院子,搬了张小马扎,坐在墙根底下,竖着耳朵,静静地,等待着好戏开场。

果然!

不出十分钟!

隔壁院子,就传来了一声凄厉尖叫!

“啊——!!!!老鼠啊!!!!”

紧接着,就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锅碗瓢盆被打翻的声音!

秦晓娥从院子里冲出来,这位风情万种的俏寡妇,此刻花容失色,头发散乱,手里还举着一把菜刀,像个疯子一样,吱哇乱叫。

“救命啊!快来人啊!有老鼠!好多老鼠啊!”

而林文鼎,则在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恰好”地,推开了自家的院门。

他看着那个吓得瑟瑟发抖,脸色惨白的秦晓娥,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关心和惊讶。

“秦姐?怎么了这是?出什么事了?”

“林……林老弟!”秦晓娥看到林文鼎,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把就抓住了他的胳膊,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哭腔,“老鼠!我……我家闹鼠灾了!满地乱窜啊!”

林文鼎看着她这副梨花带雨的模样,心里暗笑,面上却一本正经。

“秦姐你别怕!”他拍着胸脯,大义凛然地说道,“不就是几只老鼠嘛!多大点事!”

“你等着!我带点东西,帮你除四害!”

说话间,秦晓娥又开始往他身上扑,还要往丹柿小院里钻。

林文鼎赶忙把她推开,“秦姐,你先去荣芳格格家串个门,等我帮你灭了老鼠,你再回家。”

秦晓娥抛来一个幽怨的眼神,“我就不能在你家歇歇吗?还有昨晚是怎么回事?我半夜醒来,躺在院子里。”

“不知道啊,大概是你梦游了吧。”

“那昨晚咱俩……没亲热吗?我怎么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秦姐,我先找工具了!回头聊!”

林文鼎直接避过话题,扭头把院门关死。

……

林文鼎带了捕鼠夹和几包耗子药,在街坊邻居好奇的目光中,以“除四害灭鼠患”的名义,光明正大的进入了秦寡妇的院子。

开始了第二次“寻宝”!

他将整个院子和屋子,都仔仔细细地,又搜寻了一遍!

甚至,连床底下,柜子顶,这些犄角旮旯,也翻了个底朝天!

就连腌咸菜的坛子,都一个个搬开,检查了底部!

可结果……

依旧是,一无所获!

院门外,传来秦晓娥急切的呼唤声。

“林老弟!老鼠都解决了吗?”

毫无头绪的林文鼎,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冲着院外吼了一嗓子。

“没呢!你别吵吵,小心把老鼠惊到你的被褥里!”

守在自家院外的秦晓娥顿时噤若寒蝉,不敢说话了。她听从林文鼎的话,去荣芳格格家串门去了。

林文鼎满头雾水,秦晓娥家的这件元青花,到底在哪儿?

“最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反复咀嚼着九千岁给的提示,目光无意识地乱扫。

那条之前还耀武扬威的大黄狗,此刻正夹着尾巴,躲在墙角,戒备的盯着林文鼎,发出阵阵不安的低吼。

它的面前,还放着一个,黑乎乎的……

狗盆?

林文鼎的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有道闪电,划过!

他想起了,前世看过的,那个关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著名故事!

价值连城的国宝,被老太太,拿来喂鸡!

难道……

一个疯狂的、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念头,在他心里,疯狂地滋生!

最不起眼的东西?

还有什么,比一个狗盆,更不起眼的?!

他走到那个黑乎乎的狗盆前,蹲下身。

不顾那上面还残留着的、黏糊糊的狗食,和一股子难闻的腥臊味。

林文鼎把狗盆给端了起来!

他将里面的剩饭,倒在地上。

然后打了一桶清凉的井水,将狗盆,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冲洗了三遍!

当盆壁上的泥污和狗屎,被彻底冲刷干净时。

一抹温润的、内敛的、如同月光般,幽静的宝光,从那青白色的釉面之下,透了出来!

果真是个瓷器,够结实的,虽然边缘磕碰了几个口子,竟然没碎掉。估计是瓷面上糊的泥垢和脏东西太多,反而增加了一层保护壳。

盆底,苏麻离青料写就的“大元至正年制”的款识,清晰地映入了林文鼎的眼帘!

虽然他不懂古董,但也知道元青花特有的色调和质感。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070/422287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