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43章 韩国静观其变

第43章 韩国静观其变


赵宗凝视着远处中军战车上那道身影,眉头越皱越紧。那人看起来极为年轻,并非传闻中老成持重的秦国宿将。

他实在想不起秦国有哪位青年将领,竟能在战场上调度如此老练、从容不迫。

来不及细究,他立即下令增派弓箭手向前推进,务必要压制住对方攻势。绝不能让敌人轻易填平护城河,否则邯郸危矣。

此时,邯郸城外尘土飞扬。

杨玄率领大军正一寸一寸地填埋护城河,阵型严密,步步为营,攻城之势稳如泰山。

与此同时,在韩国都城新郑的王宫大殿内——

朝会正在进行。

高座之上,一位身穿锦袍、头戴玉冠的老者端坐中央,目光扫过群臣。此人正是韩桓惠王。

“启禀大王,秦国已出兵二十万伐赵,前线急报频传,此番秦赵之争恐非寻常摩擦,或将演变为大战。”

一名文臣走出队列,躬身禀报。

韩桓惠王轻轻点头,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韩国夹于强国之间,常年自保尚且艰难,更勿论对外用兵。如今秦赵再燃战火,正是其所乐见的局面。若二者再度厮杀至筋疲力尽,韩国便可喘息,甚至伺机而动。

“善!自长平一役、邯郸之围后,寡人难得安枕数年。今战火重起,实乃天赐良机。”

他语带欣然,回望群臣。

一位披甲将军闻言上前,声音洪亮:“大王所言极是!我等可静观其变。倘若秦赵两败俱伤,一如当年情景,不如挥师北上,收复昔日失地!”

此言一出,满殿皆有振奋之色。

韩桓惠王朗声大笑:“待局势明朗,再行决断不迟!”

众臣纷纷附和,面露喜色。

多年来,他们无不生活在秦国铁蹄的阴影之下,朝不保夕。唯恐一日秦军压境,国破家亡。

如今秦国主动挑起大战,损耗自身兵力,岂非上苍庇佑?

若有幸见其折损精锐,韩国未必不能夺回几座边城,重振声威。

正当殿内气氛热烈之际——

“报!!”

一声疾呼划破殿宇,从门外直贯而入。

众人一惊,齐刷刷转头望去。

只见一名士卒飞奔而入,铠甲未解,满脸风尘。

韩桓惠王神色微动,开口问道:“何事如此紧急?”

士兵单膝跪地,高声奏道:“启奏大王!邯郸密探急递消息:秦军暗遣十万大军,已然兵临邯郸城下!”

韩桓惠王与满朝文武皆惊,目光骤然紧缩。

秦军再度出兵,目标直指邯郸!

此前已有二十万大军压境,如今再添十万,总数已达三十万之巨。

此举意欲何为?莫非真要倾尽全力,将赵国置于死地?

殿内气氛瞬间凝重,人人面色微变。

韩地处中原腹地,四面皆邻强敌——西有秦国,北临赵国,东接魏国。

三国之中,秦最强,赵次之,魏又次之。

对韩而言,最理想的局势便是列国相争,彼此消耗。

如此,韩虽处夹缝,却可借势自保,徐图发展。

而今秦国倾力伐赵,战火必将席卷河北大地。

这一战,势必动摇天下格局。

“众卿以为,秦攻赵,结局会是如何?”

韩桓惠王缓缓开口,目光扫过群臣。

众人尚未从震惊中回神,闻声立即有人出列拱手。

“大王,秦国暗遣十万援军,合兵三十万围攻邯郸,恐怕昔日邯郸之围将重现于世!”

“依卿所言,此战或将旷日持久?秦军亦可能再次无功而返?”

韩王语调微扬,难掩心中期待。

若秦再败,短期内必难再图东方。

“正是如此。当年秦集五十万之众,仍未能克邯郸,反损兵折将。如今赵国虽主力外调,但国力远胜长平之后。邯郸城高池深,百姓仇秦已久,岂会轻易降服?”

那大臣言辞坚定。

韩王轻轻点头。

仅凭十万新军就想破城?谈何容易。

纵使守军不多,然民心可用,上下同忾,岂容秦人得逞?

“臣亦不信秦能得胜。”另一大臣接口道,“赵人与秦缠斗多年,虽国力稍逊,然邯郸非寻常城池。若无百万之师,休想撼动分毫!”

附和之声接连响起。

韩王默然倾听,随后再度发问:

“既然如此,我韩当如何应对?”

“大王,静观其变为上策。”一人当即回应,“秦赵交锋,无论胜负,对我韩皆有利。除非秦真能一举灭赵,否则此战只会有利于我存续。”

韩王缓缓点头。

眼下赵国尚未求援,即便来使,也需权衡利弊。

那可是秦国——虎狼之师,暴虐之名传于天下。

回想以往,野王、上党等地皆被秦夺去,土地日削。

若此时贸然介入,恐招致灭顶之灾。

思及此处,他立即向殿外下令:

“一旦邯郸战局有变,立刻向孤王呈报!”

“遵命,大王!”

士兵领命后快步退下。

目送身影远去,韩王与朝中重臣皆凝望天际,心中清楚,一场撼动列国格局的大战正在酝酿。与此同时,韩国宫闱中的这一幕,也在魏国、楚国的殿堂之上悄然上演。

魏都大梁,魏安釐王与文武百官同样将视线投向赵境方向。

当年邯郸之围,若非信陵君夺符调军,率八万精锐驰援,又联合楚、赵之力共抗强秦,那座城池早已陷落。如今秦军卷土重来,兵力虽不及昔日浩大,但赵国今非昔比,军势更盛,秦人能否再叩开邯郸之门?

楚国郢都,楚考烈王与群臣亦在殿中沉思。

上次出兵,本无此意,全因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直言激辩,方使楚廷决意发兵援赵。谁料十几年光阴未过,秦国再度举兵伐赵,锋芒直指邯郸。

这一次,秦军还能如愿以偿吗?

齐国地处东海之滨,消息稍迟,却也密切注视着中原动向。

唯有燕国反应迥异。燕王喜闻讯竟面露喜色,当即下令召集所有大臣入殿议事。

蓟城王宫,金瓦映日。

燕王高坐主位,群臣分立两侧,低声议论不休。

“诸位卿家,此前秦王擅自宣称与孤共谋瓜分赵国北地,已遣二十万大军南下。近日又暗发十万兵马进逼赵境,眼下更围攻邯郸。此事攸关燕国利害,诸位以为当如何处之?”

他语气微扬,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031/422724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