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61章 唇亡齿寒

第61章 唇亡齿寒


与此同时,秦军切断邯郸通往北方的通道,致使前线大军无法接令回援。邯郸空虚,局势岌岌可危。

此番攻势,步步为营,显非仓促之举。若魏国不出手相救,赵国恐将倾覆……”

赵廉深深一拜,面向信陵君魏无忌。当年邯郸被围,正是此人夺符出兵,扭转乾坤。今日若能再度打动他,赵国或有一线生机。

信陵君眉头微皱,面色凝重。他未曾料到,秦国竟能布局如此深远。

龙阳君及殿中诸臣亦神色震动。赵廉言辞简略,但他们看得清楚——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突袭。

“大王,”信陵君转向魏王,“必须立即出兵。秦人既有此谋划,必有后手。若迟疑不决,邯郸恐难保全。”

“臣附议,”龙阳君紧随其后,“邯郸若失,魏国唇亡齿寒,断不可袖手旁观。”

二人一言既出,群臣纷纷响应。赞成之声接连而起,朝堂之上,气势已成。

赵廉心中暗喜,希望在望。

魏王环视群臣,纵有犹豫,也知势不可逆。他缓缓颔首,正欲下令。

就在此时——

“报!”

一声急喝自殿外传来,撕裂了方才凝聚的决意。

众人皆惊,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

脚步声急促,传令兵飞奔入殿,衣甲未整,气息粗重。

“启禀大王!前方密探急报——邯郸,已破!”

话音落地,满殿死寂。

魏王霍然起身,双目圆睁,似不信所闻。

信陵君身形一震,龙阳君脸色骤变。

群臣呆立当场,仿佛时间停滞。

赵廉只觉胸口如遭重击,四肢冰凉。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

那传令兵垂首立着,承受着无数目光的灼烧。他不过传话之人,却带来了灭顶之灾的消息。

空气沉重得如同铁幕压下。

许久,信陵君低沉开口,声音沙哑:

“你方才说……邯郸陷落了?”

龙阳君瞪大双眼,死死盯着眼前的传令兵,声音微颤地确认。

“回君上,确有其事。邯郸已于昨日被秦军攻陷,消息连夜送达,绝无虚言!”

传令兵躬身禀报,语气坚定。

刷——!

殿内一片死寂,仿佛连呼吸都停滞了。

邯郸……真的失守了?

谁又能想到,那座高墙深垒、固若金汤的城池,竟在短短时日内沦陷?

赵国使者赵廉猛然一震,脸色瞬间惨白。

“不可能……我离邯郸时,城中粮草充足,守军尚可撑十日以上!怎会如此迅速便告破?”

他嘶声喊出,却见四周无人回应,唯有沉默如铁。

他心头一沉,已然明白——这消息,八九不离十是真的。

魏国群臣面面相觑,眼中尽是惊骇之色。

那曾屹立不倒的邯郸,竟被秦军踏于脚下!

这才几日光景?简直令人胆寒!

信陵君紧握扶手,龙阳君眉头深锁。他们早觉秦军异动非同寻常,必有周密布局,意在吞赵。

秦人定已算准各国援兵未至,先以雷霆之势破城。

就连赵国自己,怕也未曾料到,亡国之祸来得这般迅猛。

魏王坐在高位,心绪翻涌。

邯郸一失,赵国根基崩塌。纵有残余宗室逃出,拥立新主,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更可怕的是——秦国未必容他们喘息。

赵国,真的要没了。

而一旦赵亡,秦魏接壤千里,兵锋直指魏境。那时,他拿什么抵御?

十几年前,邯郸城中只剩老弱,秦军围而不破;如今赵国稍复元气,反倒一击即溃!

朝堂之上,议论如潮,人心惶惶。

天下格局,或将因此一夜剧变。

赵廉木然立于殿中,双目失焦,手脚冰凉。

求援?还求什么援?

十五万秦军据守的邯郸,岂是轻易可夺?

完了,全完了。

秦军主力北上,与边军合围赵国残部,赵地将无一处可守。

他垂首僵立,心如死灰。

忽然,他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秦军若为彻底灭赵,必倾主力北进,邯郸后方必然空虚!

也就是说——那座看似铜墙铁壁的城池,此刻或许只剩下少量驻军镇守。

一支精锐部队若能迅速奔袭邯郸,定能让立足未稳的秦军措手不及。秦人虽已入城,但统治尚不牢固,正是夺回城池的最佳时机!如今身在大梁,何不向魏王再请援兵?借魏国之力,重夺故土?

可魏王是否会答应,尚不可知。

他不再犹豫,猛然抬头,望向高坐主位的魏王,殿中群臣仍在交头接耳,议论不休。他声音清朗,直贯殿堂:

“魏王,纵使邯郸失守,赵使仍恳请您发兵相援!”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邯郸既破,还要援军何用?

只见赵廉神色坚定,继续陈词:“秦军仅十五万,攻城之后必有折损。其主力势必北进扩张战果,留驻邯郸者定然不多。此时秦人初控此地,民心未附,防备空虚。若您遣大军突袭,反攻邯郸,胜算极大!”

众人尚未回应,他又高声道:

“若您助我赵国收复邯郸,赵愿割让边境十座大城以为酬谢!且邯郸一旦归魏军掌控,即便日后赵国覆灭,这片疆土也已属魏国所有。您更可用这座坚城为屏障,抵御秦军南下!”

殿内一片寂静,随后响起细微骚动。

魏王与诸臣心头震动。

这话切中要害!

赵国危在旦夕,秦魏迟早正面相对。此时不趁机扩张势力,更待何时?即便未能攻下邯郸,其南部临近魏境的诸多城邑也可顺势夺取。

眼下秦国正忙于吞并之事,无暇南顾,正是魏国悄然壮大的良机。

若真能拿下邯郸,更是天赐之利!

那是赵国的王都,城墙高厚,粮草充足,足以屯驻重兵。从此魏国可在河北站稳脚跟,随时出击,拱卫整个北部边疆。

且邯郸距大梁不远,彼此呼应便捷,战略纵深陡然增强。将来秦军南侵,必将面临重重阻碍。

“大王,”信陵君率先出列,“赵使所言极是。臣请即刻调集大军,趁势反攻邯郸!”

身为上将军,执掌军政,他深知一座王城对魏国意味着什么。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031/4227246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