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71章 与李牧达成约定

第71章 与李牧达成约定


李牧心头一震。此人不仅谋略惊人,气度更是令人胆寒。眼下形势,任他智勇双全,亦难挽狂澜。

“方才阁下所问于李某者……莫非意在吞并七国之后,再图征伐外族?”

李牧未作回应,反凝眸望来,眼中精光闪动。

“李将军果然慧眼如炬。”杨玄正色道,“九州之内,列国相争已历五百年。血火该止了,是时候让诸子百家的光辉,照耀四海八荒。”

他声音不高,却如惊雷滚过长空:

“而今,唯有大秦铁骑,堪当此任。”

李牧心神巨震。这少年胸怀天下,志在寰宇!

他久久沉默,思绪翻涌。

杨玄并不催促,只端起酒杯,缓缓饮下。

今日前来,并非只为劝降。他不愿见一位将才就此湮没于乱世尘埃。

与此同时,

晋阳城头,无数将士伫立观望,目光聚焦于远处空地上的两人。他们不知谈话结果如何,更不知李牧将作何抉择。

五里之外的一处山岗上,蒙骜、王龁、王翦等人亦静立远眺。

“他们竟谈了这么久?”王龁皱眉低语。

“李牧一生效忠赵国,岂会轻易归顺?”蒙骜轻叹。

“呵,若他不降,凭我军当前之势,加上诸将齐集,区区一个李牧,又能奈何?”王龁冷声道。

此刻赵国宗庙已倾,士气低迷。若非主将威望犹存,大军恐怕早已瓦解。

蒙骜默然点头。无论李牧是否归附,赵国终结的命运,已然无法逆转。

“快看,他们已经分开了!”

王翦忽然抬手指向远方,声音略带振奋。

蒙骜与王龁闻声立即凝目望去。

远处,两骑分道扬镳,各自朝着己方阵营疾驰而回。

“走,回营!去问清楚杨将军谈得怎样。”

王龁翻身上马,语气急切。

众人皆心怀好奇,迅速下山,直奔大营而去。

秦军主帐之内,灯火通明。

杨玄立于帅位正中,乃秦王亲命伐赵统帅,威仪凛然。

左右两侧,蒙骜与王龁肃然而立。

帐下列满诸将,目光齐刷刷落在杨玄身上,静候消息。

杨玄环视四周,见众人心神紧绷,唇角微扬,缓缓道:

“诸位不必忧心,只管等候佳音。”

众人闻言,神色一震。

“莫非他已答应归顺?”

杨玄目光穿过帐帘,遥望晋阳方向,轻声道:

“说是也对,说不是,也对。”

话音落下,满帐皆惑,不解其意。

同一时刻——

晋阳城,将军府。

李牧端坐上位,神情凝重如铁。

阶下众将屏息以待,目光灼灼,揣测未定。

战?降?或另有决断?

“将军,究竟如何定夺?”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出声相询。

李牧缓缓起身,逐一扫过每一张面孔,终是开口:

“即刻传令全军——赵国已灭,大军就地解散。”

“什么?!”

惊呼声四起,人人错愕。

“没错。”

李牧声如寒泉,“缴械归乡,士卒可返乡耕种,亦可自愿入秦军服役。但不得结党为乱,不得抗拒秦政。”

话音落定,厅内气氛骤变。

有人悄然松了口气,仿佛卸下千斤重担;

有人暗自窃喜,似见生路在前;

有人低头不语,眼中泛起悲色;

更有人攥紧拳头,心底怒火难平。

解散,不同于投降。

若为俘虏,生死由人,多半沦为刑徒,永无出头之日。

如今各归故里,仍保平民之身,可续炊烟,可养父母妻儿。

这对无数寒门子弟而言,已是万幸。

“将军,那你……打算何去何从?”

一名副将忍不住抬头追问。

“是啊,我们愿随您赴汤蹈火!”

数名亲信将领齐声附和,眼中满是不舍。

李牧目光掠过他们,最终投向极北之地,望着那隐约可见的雁门关轮廓,低语道:

“我的归处,在那里。”

众人默然,顺着他的视线望向北方——那是赵国旧境与匈奴接壤的边陲。

难道他要孤身守边?

“此事无需多言。”

李牧收回目光,语气决绝,“若有不愿散去者,可率部离去,本将不加阻拦。”

说完,他转身步入内堂,背影沉静如山。

大厅里,众将面面相觑,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

战,毫无胜算,结局唯有覆灭或沦为奴役。投降虽能保命,却难逃苦役之灾。如今大军解散,兵器交出,铠甲卸下,士卒仍可归乡务农,身份未失,已是万幸。

不少将领心中不甘,赵国终究走到了尽头。可眼下局势,又有几人愿再随他们血战到底?即便勉强聚起人马,面对秦军铁流,也不过是以卵击石,终将灰飞烟灭。

“我等愿听将军号令。”

众人齐声回应,语气中夹杂着无奈与接受。

阙与城守将赵狄立于一旁,轻叹一声。他本不必服从李牧调遣,但心里清楚,这已是最好的收场。秦军势如破竹,若执意死守,只会徒增伤亡,最终仍难逃败局。

只是他身份特殊,身为赵国王族将领,未来命运未卜。他目光投向李牧,眼中藏着疑问。

李牧察觉其意,未等开口便沉声道:

“凡宗室者,皆贬为庶民。”

赵狄闻言沉默。果然,秦国绝不会允许赵国王族保留权位。沦为平民,虽落差巨大,但比起身死、为奴或流放,已是宽待。

“多谢李将军。”他拱手行礼,明白这结果背后,定是李牧竭力周旋所得。

李牧点头不语,心绪难平。赵王已亡,大旗倾倒,他再无理由举兵。纵使今日能突围而去,士卒也不会永远追随。而他,亦不愿跪拜秦国。

唯有一途——散军。

他将独自北上雁门关,守那荒凉边地,了此余生。

与此同时,秦军帅帐之内。

诸将已知晓杨玄与李牧达成的约定。众人纷纷颔首,不费一兵一卒便得胜果,实乃上策。

杨玄早已思虑周全。赵军解甲归田,贵族削权为民,纵有零星反抗,也掀不起波澜。秦军只需按部就班,便可稳控全局。

“待晋阳城门开启,即刻接管兵器,进驻城内。”

杨玄出声,打断众将低语,下达军令。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031/422724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