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秦:凭斩首封侯,成就无上武神 > 第150章 封赏争执

第150章 封赏争执


尤其是眼下嬴政尚未及冠,未正式亲政,朝中大臣之间更应彼此制衡、互相牵制,方能维持朝局稳定。

因此赵姬沉默不语,不愿轻易表态支持任何一方。

“大王、太后、吕相所言极是,王令不可违逆,凡为将者若知令而抗命,皆当受罚!”

赵姬虽未开口,但殿上立即有依附吕不韦的大臣挺身而出,正色陈词。

“的确如此,大王、太后,诸将虽有战功,然亦有过失,臣以为吕相赏罚分明,处置得宜!”

又有一名官员出列,铿锵有力地向嬴政与赵姬进言。

吕不韦见众多属臣纷纷响应自己,心中甚悦,轻抚长须,含笑望向嬴政。

“臣不敢认同!”

正当吕不韦心绪畅快之际,一名大臣猛然跨步而出,声如洪钟,凛然发声。

吕不韦闻声脸色骤变,抬眼一看,正是平日便与自己政见相左之人。

“大王,王后,吕相不顾我大秦根本利益,无视前线战况,擅自代行王命,杨侯为保国家利益,临机决断,实无过错!”

“非但无过,杨侯与众将临危决策,立有大功,理应嘉奖!”

那人义正辞严,掷地有声。

话音刚落,吕不韦与先前附和的大臣皆面色微变。

“不错,大王、太后!古语有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杨侯与诸将正为我大秦浴血奋战,开疆拓土,扬我国威。此时吕相竟荒唐下令撤军,实乃大错!若是先王在世,断不会下达此等谬令!”

此人话毕,一名军中将领立刻站出,神情肃穆,声音坚定。

不止他一人!

“大王、太后,我大秦历代先君无不以开拓疆土为重任。如今前线战事正值紧要关头,吕相却蛊惑群臣,擅发号令,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倘若此次杨侯遵从此等荒谬之令,何来今日灭韩、魏、燕三国之伟业?”

又一名将领上前,高声疾呼。

“当初若先王神志清明,绝不会下此误国之令!吕相借掌理政务之机,行此悖逆之事,臣以为,当予其惩戒!”

接连不断有官员与将领出列,纷纷陈词。

大殿之上,吕不韦脸色铁青,目光阴沉,心中怒火翻涌!

这些狂妄之徒,竟敢说本相发布谬令,竟敢主张惩处本相?

他心知肚明,这些出言之人,十之八九皆是杨侯的亲信或将领,或早已暗中归附其门下。

果然如此!

出面者多为武将,可见对方在军中根基深厚!

上首的嬴政默然倾听,频频点头,但他也清楚自己尚未成年,未能亲政,即便表态,也难有分量,故始终未言,只将目光投向赵姬。

赵姬神色凝重,岂会不知这些将领所言合情合理。

殿中众臣你一言我一语,或指责杨侯违抗王令,应加惩处;或痛斥吕不韦损公肥私,颁下谬令,应受责罚。

争论不休,辩驳之声此起彼伏,整个大殿充斥着激烈的交锋。

赵姬眉头紧锁,她明白必须出面制止,不能再任由群臣争执下去——再争也难有定论。

“诸位大臣!”

赵姬面带愠色,对着殿中喧嚷的众人开口。

众人见太后发话,纷纷收声,面带不忿地静候其言。

“诸位所奏皆有道理,本宫亦感为难!”赵姬语气沉重,确是真心困扰。一边是执掌朝纲、党羽众多的相国吕不韦,一边是功勋卓著、身为大王太傅的杨侯。

如今两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她该如何裁决?

赵姬略作沉吟,抬眼望向殿中一直沉默的老将王龁与庶公等人。

这些人向来置身事外,极少卷入朝堂纷争,素为中立之臣。

“王龁老将军,不知您有何见解?”

王龁立于群臣之中,听闻赵姬发问,略一思忖便向前迈步行礼道:

“太后,依老臣所见,彼时我大秦咸阳边境安宁,四方无扰,纵先王病重,亦不至于生变,故而当时撤军实为不妥。杨侯临阵决断,并无差池;况且诸将皆为偏师之将,未有统辖全军之权,岂可擅自议动大军?”

赵姬闻言微微点头,随即目光转向廳公等人。

“太后,杨侯与众将此番建下灭三国之伟业,若因一道不合时宜之令而令将士蒙罪、功勋被削,必令三军将士心生寒意!”

庶公性情刚直,言辞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

王龁与庶公先后陈言,殿中吕不韦面色愈发阴沉。他早知王龁、麒公等军中宿将定会力挺杨玄。

待廳公话毕,又有数位中立大臣相继出列,皆主张依功行赏,不可轻废。

显而易见,此战功勋卓著,若无确凿之过,无人敢否定,亦无人能抹除。

赵姬默然倾听,心中已然有了决断,遂转向吕不韦轻声道:

“吕相,诸将皆立如此殊勋,本宫以为,不可轻赏了事。”

“哼!太后,纵使众将罪责轻微,可不予追究,然三军统帅无视王命,擅专军机,岂能轻易放过?否则王令威严何存!”

吕不韦冷哼一声,满脸不悦。他深知,随着诸多素不涉政争的大臣及太后表态,欲借此打击杨玄亲信将领已难成行。

然而,即便无法动摇其部属,他也必须压制杨玄本人!

否则,凭其灭三国之巨功,日后权势必将凌驾朝堂之上,不可遏制!

话音甫落,满殿皆知——吕不韦势要削去杨玄之功!

“大王、太后!吕相明知前线战局危急,仍代王颁此悖逆之令,本就违背先王遗志,何来责罚之说?今杨侯建灭国之功,若反遭惩处,恐令我秦人愤懑不平!”

“正是!大王、太后!吕相不顾国家大义,率众臣强发此荒谬之令,岂可归咎于杨侯?”

“大王、太后!杨侯覆灭三国,功盖当世,理应厚赏!”

顷刻之间,多位大臣纷纷出列,愤然陈词。

“吕相与众臣以国事为重,虑及社稷安稳、体制纲常,用心深远,何来谬误?此等言论纯属妄言!”

“不错!若非及时下令,一旦生乱,谁堪负此重责?”

“此乃推诿之辞,分明欲脱罪耳!”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031/422723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