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找回迷失的良知
车队缓缓驶入村口的小广场,考察团的人从车里陆陆续续下来。
好几个人脸色煞白,下车后蹲在路边呕吐。
高宝华见县长下车后,满脸堆笑小跑过去:“县长好,我是镇党委的小高。领导辛苦,要不咱们到村支书家里休息会儿,我看有些同志好像是晕车了。来来来,大家鼓掌欢迎。”
被强迫前来村口欢迎领导的村民中极不情愿地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赵典很不喜欢这种形式主义,太假了。
赵典黑着脸示意大伙停手,“高书记啊,你们盘山镇的乡村建设搞得不错。一路上像做过山车一样的摇摇晃晃的就到村里,偶尔有几个晕车的同志很正常嘛。”
他没想到镇里到小湾村这段路这么颠簸。
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几年前国家就提出村村通公路,后来升级为村村道路硬化建设。小湾村难道没给拨款修路吗?
县长不悦,高宝华和毛若楠怎能不慌?
两人赶忙上前准备‘解释。’
赵典挥了挥手,“我这次来,不是听你们解释这路怎么修的。我是来看看小湾村丧葬试点改革工作的推进情况。关于修路这事,我会再安排人来查。”
栾福安站在人群后面,面色阴晴不定。他一直以为小湾村又偏又穷,山高皇帝远。做梦都没想到县长会突击检查。
“县长好,我们正全力配合小湾村推进丧葬改革,坚决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请赵县长放心。”毛若楠满脸堆笑,上前接话。
“毛镇长啊,你我都是基层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有些事还是要多上心。小湾村这情况跟汇报上去的资料出入有点大。对了,哪位是李慎?”
赵典对毛若楠印象还不错,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毛若楠笑着站出来的勇气,看着比高宝华顺眼多了。
“赵县长您好,我是驻村干部李慎。欢迎您来小湾村指导工作,您的到来是小湾村的福气,您来了,小湾村也就有希望了。大伙说对不对,”李慎说话的声音很大。
村民们见李慎发话,也跟着响应。
赵典听着李慎大方得体的话,心里舒服了一些,看这样子李慎在村里还有点威望。
心想,舒冰之都提点的人,果然有两把刷子,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村民的认可实属不易。其实他也没怎么过问李慎为啥会得罪史家被下放。看来这次回去得留意一下。
李慎在前头带路,一路上他跟县长汇报着小湾村的详细情况,包括粮食产量,经济来源,山林收入,农田耕种等等。说得很详细。
赵典一路上不断地点头,对这个来了不到二十天就能把小湾村情况搞这么清楚的干部感到满意。
不知不觉中,李慎带着众人来到破旧的校舍前面。
“各位领导,这是我们的临时办公室,请领导们进去坐坐,喝点茶,我们小湾村山泉水泡的茶味道很好。”李慎笑着推开一间破破烂烂的木门。
赵典看着报纸糊了无数遍的窗户和屋檐上露出的半截发霉的椽子,刚舒张开的脸色又难看了起来。
因为他看到了门口挂着小湾村中心小学的牌子。
“李慎,你这是什么意思?小湾村在穷也不能安排县长在这里休息吧。”县长秘书看着县长的脸色不悦。
赶忙上前质问李慎,以为这小子故意给县长上眼药呢。
“看见这上面写着什么了吗?”李慎原本微笑的脸上,笑容一下子消失,很严肃地反问秘书。
秘书看了一眼没说话,就这几个字小学生都认识。多此一问。
“各位看过来。”李慎拍了拍巴掌,跟着来的副县长和各个局长,都看着李慎。也不知道他想干嘛,但谁都清楚准没好事。
“这里就是小湾村的中心小学,几间70年代的老房子,昨天还有孩子在里面读书,你们信吗?”李慎站在门口,眼神扫视众人。
“李慎同志说话要谨慎,我们县哪还有这样的校舍?”其中一人站出来表示质疑。
“请问你是?”
“我是副县长蒲红良。”
“浦副县长您好,在场的各位领导好,我李慎保证每句话都是真的。我就问你们敢跟我进来坐着喝杯茶,开个会吗?昨天这里还坐满了孩子,今天我把村委会腾出来做了校舍。孩子们能坐的地方,难道我们党员干部不敢吗?”李慎说完挺起胸膛,指了指胸前的党徽。
赵典回头看着对着他的摄像机,一脸严肃地说道:“作为东山县县长,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我向小湾村的乡亲父老道歉,是我这个县长没把工作做到位,让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
回去之后我要做检讨,我宣布小湾村的学校必须重建,费用先让县财政拨款垫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必须要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还有今天的现场会,就在校舍里召开。”
赵典说完,带头进了教室,教室的地面虽然是水泥地,但缺乏维护,早就坑坑洼洼的,墙上的水泥抹平的黑板因为常年擦拭,上面的黑漆都掉落了不少。整块黑板看起来像斑点狗一样的。
赵典一屁股坐在老旧课桌拼凑的办公桌前,脸色难看至极。
他不是在演戏,而是打心底的愤怒。
身为县长他很清楚,每年的教育经费和补助从来没少过,不管县里多难,该拨付给孩子们的钱都是按时拨付。
现场办公会是在赵典的批评中开完的。赵典的声音很大,外面远远围观的村民们都听得很清楚。
县长还点名要严查小湾村的支部书记兼村长栾福安,这也是李慎今天的第二个目的。
借助县领导下乡的机会查栾福安,有了县长的表态,他可以实名举报栾福安了。也不用担心被镇上或者其他人拦截举报材料。
赵典带着众人去村委会看了看临时校舍,跟孩子们承诺一定重建校园,还跟孩子们合意留念。并且跟孩子们一起蒸馒头,坐在村委会广场上跟孩子们一起吃午饭。
大伙看着县长这么和蔼可亲,乡亲们都非常的高兴。心里都在默默感谢李慎,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李慎来了之后的功劳。
走的时候,村民们自发在村口排队,拿出自家值钱的土特产,鸡鸭鹅什么的,甚至还有村民牵来一头牛,要让县长带回去。
赵典一个年近五十岁的汉子,都被感动了。这种感觉他至少二十年没有过了。
突然发现,老百姓其实要的很少,他们不贪心,老百姓的沉默,反而让他们这些常年混迹官场的领导们忘了老百姓才是根。
这一趟小湾村之行,赵典有种重生的感觉,尤其临走前,村民们脸上真诚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笑声。
让他觉得自己这些年待在机关里错过了不少真实的民情,偶尔下乡也是下面的人安排好的流程。
差点让他迷失在阿谀奉承的马屁声中...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026/422666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