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分红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就差锦旗招展了。
坐在车里的丁秀霞对路边热情的群众很满意,指着外面的群众,对坐在盘边的书记说:“志文书记,没想到你刚到盘山镇就能迅速组织这么多群众自发地前来欢迎,看来的你的群众基础很不错。”
蔡志文听完这话,心里没底。
他也想到村民整这么大的动静,而且他好像听到的是:欢迎李书记回村。
“丁部长,这说明老百姓日子好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要没有政府的领导有方,老百姓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蔡志文这话说得没毛病,谁也不得罪,都夸了一遍。
车队停在村口,村民见李慎下来之后,全都围了上去。纷纷给李慎递吃的。
不断地高喊:“小湾村的恩人回来了,救人的大英雄回来了。”
丁秀霞和蔡志文以及镇长古原被晾在一边。
蔡志文黑着脸把张顺武叫过来一顿训。
倒是丁秀霞很满意地点点头:“志文书记,这是好事啊,说明你手下有个深受人民爱戴的基层干部,说明李慎这小伙子群众基础很好。咱们回去吧。”
蔡志文点头回应,他很清楚,李慎能惊动组织部长亲自送来,说明这小子背后的关系不一般。
原本丁秀霞是准备去看看烈士陵园的,路被村民堵了,那就掉头回去。
她一向低调,本来也不喜欢民众搞这些虚头巴脑,劳民伤财的欢迎仪式。
今儿她心情不错,原因是村民欢迎李慎的举动,显然是发自内心的。
她很开心没看错李慎,觉得李慎会是个做实事的好干部。
回到县城,她把所见所闻跟刘正海汇报了一遍,刘正海也显得很开心。
因为当场推举李慎见他一面的老朋友宋博文已经到任兴南市专职副书记,市委三把手,未来的路就是接受市委书记或者市长。
东山县作为兴南市直管的贫困县,太需要市里的支持。
所以刘正海满脑子都是怎么通过宋阳和李慎,拉进和宋博文的关系。
再次回到小湾村的李慎,从新住进了村委会,村委会也在工程队的无偿帮助下,粉刷了一遍,把门窗电线这些都整修一遍。
村民们都在外面等着邀请李慎去家里吃饭。
张顺武替李慎把村民的好意都挡了。
因为方颜带着栾静美正在算账,办公桌上摆满了红彤彤的百元大钞和崭新的零票。
初步统计了一下,整个小湾村从事竹编的手艺人有三百多人,目前一个人大概能分一万元左右,也就是说桌子上摆着的现金有三百多万。
李慎第一次见这么多现金,莫名的兴奋,看来钞票对任何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的吸引力。
“李书记,你看一下账目,小湾村竹编厂成立四个多月以来,总收入是921万,刨除成本,税收,厂房原始资金,宣传,运费,外聘工人工资等等,纯利润是640万。按照比例,投资方拿走51%,小湾村村民今年从竹编厂赚到314.6万。”
栾静美一边说,一边翻账本给李慎看。
李慎简单地看了一遍:“你是村会计,我相信你,账本就先放着吧,等把钱分了再封存。”
李慎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点点查账,这样显得对方颜这个合伙人不信任。
张顺武在广播里通知村民,凡是在竹编厂上班的人,拿着自己的单据前来分钱。
不到十分钟,整个村委会被围得水泄不通。
俗话说,谷贱伤农,老百姓在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刨一辈子,最多能解决温饱。
一亩地就算种出一千斤稻谷,也才能卖不到两千块钱,除去农药,化肥,请人收割等钱,其实老百姓兜里根本没钱。
只能靠劳动力外出务工,孩子照管不到,老人也照管不了。
背井离乡成了每一个农村人的成人礼,就算考上大学也是如此。
现如今,李慎因地制宜,成功地激活了农村集体经济。
老百姓能不高兴吗?
四个月的收入,还是农闲时候编织竹制品的收入就能顶平常两年的现金收入。
换谁不高兴。
方颜实行的按劳分配,村民们的工艺品全部计件销售,并且在每个工艺品上印上每家独有的标记。
这样避免了商品退货,有瑕疵的时候产生争执。
所以村民们都非常认真也非常卖力,多劳多得。
今天分钱,最少的一个都分到了一千多,手艺好,肯吃苦的最多的分了八千多。
有些一家三四口人都在干这活,四个月下来,一家人拿走小两万。
就连二狗的爷爷奶奶老两口加起来都赚了一万多。
二狗说他干重活,骑摩托车去山里拉竹子,泡水,火烤等工艺都是他在做,爷爷奶奶年纪大了。
每天坐在工厂里边竹活。
李慎在村里的威望空前高涨。
到晚上的时候,村委会的院子里,堆满了鸡鸭鱼鹅,腊肉,腊肠,咸鱼,甚至还有野鸡野兔。
他想拒绝都没办法,几个村民把他关在屋里不准他出来。
等再次出来的时候,院子里堆满了....
李慎眼睛有些湿润。
心中感慨万千,其实老百姓要的真的不多,哪怕是一点点的好,他们都能记住。
这一刻,更加坚定了他重回小湾村的决定是正确的。
宋阳带着方颜来找他的时候,看着满院子的山货,也是震惊不已。
“队长,你这算不算受贿,如果不算的话,我就挑点带回家过年。”宋阳搂着李慎的肩膀。
李慎沉吟了一会儿,告诉宋阳,接受这些普通的赠送不算受贿,不违法。
宋阳一听,开始在山货堆里挑选起来。
方颜则是给了李慎一张卡:“李哥,这是竹编厂的收入,咱们一人一半,这卡里有一百万,当然这卡是用别人开的户,你不用担风险。公司账上还留有一百二十万。那是应急资金,准备来年开春,请农学专家到现场来考察,咱们不能把山里的竹子给砍完,否则十年后,小湾村的后山就秃了。”
李慎听完,很满意地点点头。
确实要做好开发和保护的合理性,否则一味地索取,留什么给子孙后代?
“方总,辛苦您了。这钱,我拿五十万就行,剩下的给你。”李慎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干,就拿一百万,拿得有点不好意思。
“李哥,这是你应得的,就别客气啦,没有你亲力亲为的操劳,我们怎么可能顺利地在小湾村建厂。”
两人推脱了两次,李慎还是把卡收了。
他知道,想在这个系统里混下去,人情世故免不了。
手里有了钱,才不会有贪念,才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拿着办厂赚来的钱,总比压榨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要强得多。
想起这些,他想起了毛若楠....
这个厂,毛若楠出了大力,各忙前忙后办证的人是毛若楠。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026/4226657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