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旁边的老领导也非常赞同老首长的这个说法,他捡起地上的钢笔,接口道:

“我明白!决不能让我们的英雄寒了心,尤其是何卫国这样的同志!”

“他这次的表现,太出色了!”

“这样,我马上联系下面,安排报道这个事情。”

“当然,具体路线不能说,就报道他去甘孜支援那条线吧,这条相对公开的线路刚好可以用来做文章。”

“正好,甘孜那边最近不是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暴雨灾害吗?”

“我们可以利用这件事进行结合,突出这条支援路线的艰辛和重要性。”

“虽然这条线的实际困难,远远比不上他真正走的罗布泊线,也配不上何卫国同志实际付出的艰辛,但眼下这是我们能做的、最能体现他贡献的方式了。”

“我们决不能什么都不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等何卫国同志回来之后,我觉得他的职位也应该往上动一动了。”

“这样有能力、有担当、经受了最严峻考验的人才,如果一直只在一个运输队当个普通司机,那确实是太屈才了!”

对于老领导的这段话,旁边的小刘军官和老首长都深表赞同。

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何卫国走过的这条路,究竟有多么的艰辛和艰难,堪称奇迹。

说白了,他们现在安排的报纸报道,无非就是为了给何卫国回来后的晋升造势。

不然,何卫国完成任务归来,突然之间就给他升级升官,显得太突兀,也容易惹人非议。

但如果事先通过宣传,把何卫国(哪怕是经过改编的)事迹描述得足够感人、足够艰辛,让他在群众心里树立起一个英雄司机的形象,地位水涨船高,到时候再顺理成章地给他晋升,那就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的事情了。

这时,旁边的小刘军官请示道:

“领导,那这事儿具体安排给谁去做呢?”

老领导想了想,指示道:

“这样吧,写报道、搞宣传这个事情,是文化馆的专长。”

“你把这个任务和要求下发到区文化馆那边,让他们负责具体执行。”

“但是记住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要透露任何涉及任务核心的细节。”

“基调就定在奔赴甘孜执行紧急运输任务,路途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圆满完成任务上。”

“可以适当结合那边真实发生的山体滑坡和自然灾害来增加真实感和感染力。”

“剩下的,就要靠文化馆那边的同志发挥他们的文笔和创造力了。”

“具体该怎么把握这个尺度,你应该清楚。”

老领导说完,小刘军官立刻点了点头,他完全明白了首长的意图。

很简单,真实的任务细节是最高机密,一个字都不能提。

但完全可以虚构一条去甘孜的、同样充满艰难险阻的路线,通过文字的加工,把它描绘得波澜壮阔、感人至深。

这种事,交给擅长宣传鼓动工作的文化馆来处理,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小刘领命后,便立刻出去安排这件事了。

防空洞会议室里,此刻就剩下老首长和老领导两位。

这会儿,老领导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带着点埋怨又好笑的口吻对老首长说:

“嘿,我说老伙计,你刚才电话挂得也太快了吧?”

“好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吩咐呢!你怎么着也得告诉何卫国同志,回来的时候不用着急,慢慢开,安全第一!”


  (https://www.02shu.com/5041_5041018/4228417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