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傲慢与偏见
“曙光前沿”人工岛,与其说是科技造物,不如说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整座岛屿仿佛由巨大的蓝色水晶构筑而成,表面流淌着柔和的光晕,在太平洋的碧波中巍然矗立,散发着近乎神迹的宁静与秩序感。乘坐“救世协议”提供的专用穿梭艇靠近时,林枫能清晰地感受到岛屿外围那层强大的、兼具物理防御与规则稳定功能的复合能量屏障。
通过层层身份验证和能量扫描,三人——林枫、琉璃、秦大爷——终于踏上了岛屿内部。大会会场位于岛屿中心最高的一座水晶塔内。内部空间极其开阔,穹顶是模拟的自然天光,柔和明亮。座椅呈环形阶梯式分布,由某种散发微温的白色材质构成。每个席位都配备了先进的全息交互界面和同声传译设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能宁神静气的香氛,背景播放着空灵舒缓的音乐。
然而,这看似和谐完美的环境,却处处透着无形的压力。
当他们三人步入会场时,瞬间吸引了无数道目光。好奇、审视、警惕、不屑、甚至赤裸裸的敌意……如同实质的针芒,从四面八方刺来。显然,林枫那场“全球通告”和“哭泣峡谷锚点”的成功,让他成为了全场无可争议的焦点之一。
“救世协议”的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银灰色制服,脸上挂着标准化的微笑,引导他们入座。安排的位置不偏不倚,正在会场中央区域,仿佛刻意将他们置于所有视线的交汇点。
林枫面色平静,坦然入座。琉璃则像个最专业的秘书和技术官,迅速检查着座位上的设备,手指在隐形的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建立本地加密连接,同时通过隐藏在耳钉内的微型传感器,扫描着会场内的能量波动和通讯信号。秦大爷则拄着拐杖,微微闭目,仿佛在养神,实则以其独特的自然感知,体会着这座人工岛更深层的“呼吸”。
很快,大会在一种近乎肃穆的气氛中开始。主持人简短开场后,聚光灯打在了主舞台上。
“救世协议”的最高理事,欧文,缓步登场。他看起来四十岁上下,金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蓝色礼服,脸上带着极具亲和力的微笑,眼神深邃而自信。他的登场,引来了台下不少势力代表,尤其是那些倾向于“救世协议”或中小型组织代表的掌声。
“诸位同仁,欢迎来到‘曙光前沿’。”欧文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传遍会场,温和而富有磁性,“我们聚集于此,并非为了争论与对立,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危机中,为人类文明寻找延续的火种。”
他的演讲开始了。没有急于展示,而是先描绘了一幅绝望而真实的图景——全球规则侵蚀加剧,异常事件频发,现有秩序摇摇欲坠。这番描述,引起了台下许多代表的共鸣,会场气氛变得凝重。
然后,话锋一转,欧文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与希望:“但是,绝望并非唯一的答案!‘救世协议’历经数十年潜心研究,整合全球顶尖科技与超自然研究成果,已经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全息投影在他身后展开,开始展示“救世协议”的成果。
首先是高效便携式规则稳定器。一台公文包大小的银白色装置被演示者启动,一道淡蓝色的力场展开,覆盖了周围数十米的范围,力场内的规则波动明显变得平缓。“它的覆盖范围或许不如某些……宏大的设想,”欧文语气谦逊,却意有所指,“但胜在可量产、便携、稳定,能立刻应用于庇护所防御和探险队保障。”
接着是生态循环方舟模块。精致的模型展示着内部模拟的森林、农场、水循环系统,甚至还有模拟的阳光。“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单元,可以独立运行数百年。它们将是‘方舟’的基石,确保我们在漫长旅途中,依旧能享有熟悉的家园环境。”
最后,是升级版的单兵作战系统。不是“清道夫”那样的重型机甲,而是更轻便、与人体高度结合的外骨骼装甲,演示者穿着它,轻易地扭曲了钢铁,并释放出小范围的能量护盾。“保护我们自己,是探索未知、建设新家园的前提。”
每一项技术展示都伴随着详实的“实验数据”、“专家论证”和“成功案例”,充满了“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台下不断响起惊叹和议论声,许多代表看向“救世协议”的目光充满了热切与向往。
欧文的演讲也愈发具有煽动性:“我们崇尚理性,崇尚经过验证的方案。我们反对任何用全人类命运进行赌博的疯狂实验,反对那些不切实际的、建立在沙丘之上的幻想!”他没有点名,但目光几次若有若无地扫过林枫所在的方向。
“某些理念,听起来美好,却无法推广,无法验证,其核心甚至建立在极不稳定的个体能力之上。这,是对所有人未来的极端不负责任!”他语气加重,台下一些代表纷纷点头,看向林枫的目光中,质疑和不满更加明显。
“救世协议”的工作人员也开始了行动。他们穿梭于各势力代表之间,低声交谈,引导着舆论。林枫能明显感觉到,周围原本一些中立的代表,在听完欧文的演讲和私下交流后,态度开始变得暧昧,甚至刻意与他们保持距离。偶尔有代表想过来交流,也被“救世协议”的人员巧妙地“引导”开。
孤立策略,执行得淋漓尽致。
林枫始终沉默地坐着,面色平静,仿佛台上欧文指桑骂槐的对象不是自己。他只是仔细观察着欧文的每一个表情,分析着每一项展示技术的能量波动和规则原理,偶尔与身旁的琉璃低声交换一两个技术性的词汇。
琉璃则一边记录,一边通过加密频道快速分析:“便携稳定器的能耗很高,持续运行时间存疑;方舟模块的生态循环模型过于理想化,抗干扰能力未知;单兵系统对使用者身体负荷极大……他们在避重就轻,只展示优点。”
秦大爷微微睁眼,低声道:“这岛……根基不稳。光鲜亮丽,下面却透着股……虚浮之气。与地脉的连接,被强行扭曲过。”
就在这时,一次分组讨论中,一位戴着金丝眼镜、被称为“肯特博士”的学者(资料显示是某前官方研究机构的资深顾问,已被“救世协议”招募),在“救世协议”人员的暗示下,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林枫。
“林枫先生,”肯特博士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学术式的严谨,却掩不住底层的傲慢,“贵方提出的‘修复主义’和‘现实稳定锚点’,理念固然新颖。但科学讲究实证。您宣称成功建立的‘哭泣峡谷锚点’,其稳定数据、能量消耗、长期运行可靠性,是否有经过第三方权威机构的重复验证和严格评审?”
他顿了顿,不等林枫回答,继续道:“据我们所知,您和您的团队成员,均非经过系统科学训练的专业人士,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将关乎世界存亡的宏大计划,建立在几位……嗯,‘天赋异禀者’的个人能力之上,这是否过于儿戏?我们如何相信,这不是又一个……美丽的泡沫,或者更糟,一次无法控制的灾难前奏?”
他的言辞看似客观,却充满了诱导性和偏见,直接将林枫团队打上了“不专业”、“不可靠”、“危险”的标签。
瞬间,整个分会场的目光,以及通过内部网络关注着这里的所有势力代表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枫身上。
等待着他的回应。
是恼羞成怒?是苍白辩解?还是……无言以对?
会场安静得只剩下背景那空灵的音乐声。
琉璃在台下握紧了双手,秦大爷也睁开了眼睛。
林枫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肯特博士那看似理性、实则倨傲的眼神,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难以察觉的弧度。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956/111110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