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王明远双手接过,略有疑惑。

老太傅淡淡道:“是老夫写予白鹿洞、嵩阳、应天、姑苏几家书院山长的荐书。你持此信前往,皆可入内阅览藏书,与当地学子切磋交流。宝剑锋从磨砺出,学问之道,亦需碰撞切磋,方能见真知,长见识。”

王明远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与感激。

这几大书院皆是天下文脉所系,能得到其中任何一家的允许入院交流已是难得,老师竟为他考虑得如此周全!

他立刻起身,深深一揖:“学生……多谢老师厚爱!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坐下。”老太傅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他沉默了片刻,苍老的脸上神色变得有些复杂,似乎在斟酌言辞,又像是一种深沉的托付。

良久,他才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了几分:“明远啊,还有一事……老夫思量许久,今日,便当作一个长辈的请求,与你商量一番,如何?”

王明远神色一凛,坐直身体:“老师请讲,学生洗耳恭听。”

老太傅的目光望向窗外摇曳的翠竹,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沧桑与期盼:“若……若他日有幸,你金榜题名,踏入仕途。是否还记得,当日答应老夫,要做一个于国于民有实益之能臣,而非空谈清流,或钻营权臣?”

“学生一刻不敢或忘!”王明远回答得斩钉截铁。

“好,好。”老太傅连连点头,转回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那……若真有那一日,殿试之后,依例优异者皆入翰林院清贵之地。

老夫……老夫可否舍下这张老脸,为你争上一争,求个外放实缺?

让你真正下沉州府,亲民理政,去经历些风雨,磨砺一番筋骨心志?

而非年纪轻轻便困守翰林清苑,终日与故纸堆为伍,久而久之,忘了民间疾苦,成了……成了那般只会坐而论道,空言误国之辈?”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甚至是一丝近乎悲壮的请求:

“老夫……老矣,时日无多。此生所见,纸上谈兵者众,实干兴邦者少。如今朝堂……唉……

老夫别无他求,只盼能在闭眼之前,亲眼见你走上一条踏实之路,为我大雍,也为这天下百姓,真真正正做点实事。

便算是……老夫这风烛残年,为国朝尽的最后一点心力吧。

你……可能明白?

可能答应老夫这……不情之请?”

王明远看着老人那双充满期盼、甚至带点祈求意味的眼睛,再看着他日益佝偻的身躯,心中巨震,酸楚与豪情交织翻涌。

他猛地站起身,撩起衣袍,竟是对着老太傅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

“老师苦心,学生……学生铭感五内!”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异常清晰坚定。

“学生志本在此!若能不囿于翰林清贵,而得一方水土施展抱负,为民请-命,为国分忧,正是学生求之不得之事!岂有不愿之理?老师今日之言,非为请求,实乃对学生莫大之期许与成全!

学生在此立誓,必不负老师今日教诲与重托!”

“快起来,快起来!”周老太傅连忙虚扶,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且无比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驱散了之前的凝重,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有你这句话,老夫……便放心了。好好好!望你永记今日之言。若他日忘了,老夫便是成了黄土下的枯骨,也要爬出来寻你说道说道的!”

虽是玩笑之语,却重若千斤。

师徒二人又说了会儿话,王明远才捧着那沉甸甸的荐书,退出了明月斋。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927/423007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