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最终,朝廷讨论来讨论去,也只有一种老办法,加大税收力度,盐税加征两成,农民上交官府的粮食加征一成,其他各种税收都加收至少一成。
虽然农民种粮食只是加征了一成,可这一成几乎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就是在以前不加粮税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民收割的粮食上交完官府之后,剩余的粮食基本上刚好维持到下一年秋收之时,有很多人甚至还等不到秋收就断粮了。
现在,朝廷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加征一成,那这些人基本都会挨不到秋收就要断粮了。
可是,那些有功名的贵族们占据了大量良田,却又一粒粮食都不用上交。
这是十分不合理的,但千百年来都是这个规矩传下来的。
这也是许多贫苦人家,举全家族之力也要供一个晚辈考取功名的目的之一。
其实就目前朝廷的情况,加征力度完全不用这么大。
可大臣们都知道,这是皇帝怕大荣还像以前一样,打不赢鞑靼,又要赔钱赔粮。
还有是担心战争拖的时间太长,必须要做好这个准备。所有大臣都心知肚明,可又谁都不敢明说。
虽然现在大荣境内还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之类的大事,但如此涸泽而渔,那将是迟早的大事。
不过,抵抗官府横征暴敛的现象还是到处都有发生。
朝廷下令,加强惩治力度,一时之间,到处有人因为抗税被抓捕,被杀头。大荣境内到处都是人心惶惶。
凌州知府周清明收到朝廷旨意之后一筹莫展,这朝廷是又要钱又要粮啊,他该如何是好呢?
这日,周知府突然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竟是在京城经商的曾楠峰。
曾楠峰向周知府先是献上了一张两千两的银票,声称这是因为知道朝廷要向凌州府加征税银,他略尽绵薄之力,慷慨解囊,捐献给凌州府的。
周知府正为钱粮发愁,连忙收下这两千两银票,并感谢了曾义士的大义之举。
可接下来,那曾楠峰竟又拿出很多与京城梅家来往之信件,还包括梅立成被杀之时,那封“办事不力,罪该万死”见证人证词,声称曾家遭了梅家设计,使梅家的家人接连惨遭杀害。求周知府以大义为重,上奏朝廷,弹劾梅德馨。
周知府非常认真地收下这些证据,道:“此事梅家做得的确人神共愤,本官一定择机帮忙将这些东西转交朝廷。”
这事,被叶家安排在官府的暗桩也知道了,立即报告给了叶家。
自梅德高下台之后,杨世雄布置的那些暗桩一直还在,只是被交代没有十分重要的事情不要打探。
……
现在的凌州府,由于有叶小丰的东方红开发区每个月主动上交税银三千两,加上小丰煤铺和苏家庄上交的税银,还有这次,苏东方为了买浮牛山,一次性花了一万两银子,其中两千两归了石牛县,八千两归了凌州府。
所以凌州府的府库相对较为充盈。
去年,凌州府全年上交朝廷税银三万六千两,每年上交粮食七十多万石,其余布匹,苎麻,棉花,蚕丝等折合银两约一万两。
今年,按朝廷的摊派,凌州府要上交税银四万两,上交粮食八十多万石,其余折合银子约一万二千两。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901/4234758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