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无声的承诺
凌霜的脚步声消失在院门外,最后一丝微弱的声响也被寂静吞没。徐瀚飞依然僵立在原地,像一尊被时光遗忘的雕塑。午后的光线透过糊窗的旧报纸,在昏暗的屋内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他低垂着头,目光死死地锁在手中那本《平凡的世界》的扉页上。
那几行清秀却有力的字迹,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眼底,烙进他的心里。
“徐瀚飞同志惠存:世界或许不公,但心可以广阔。愿你在平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同志”……这个久违的、带着平等与尊重的称呼,像一根针,猝不及防地刺破了他用冷漠和自弃筑起的硬壳。他几乎能想象出她写下这些字时,那双清澈眼眸里的认真与期盼。没有怜悯,没有施舍,只有一种近乎固执的信任和鼓励。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纸页,微微颤抖。胸腔里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剧烈地冲撞,酸涩、滚烫,几乎要冲破喉咙。他猛地闭上眼,牙关紧咬,下颌线绷得像一块坚硬的石头。不能……不能在她面前失态。他早已习惯了将所有的情绪死死摁进心底最深的角落,用冰封起来。
良久,他才缓缓睁开眼,目光移到桌上。那块蓝色的包裹布摊开着,露出下面另外两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曾读过,在那个遥远得如同前世的少年时代,也曾为保尔·柯察金的坚韧热血沸腾。如今,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他此刻的狼狈与不堪。那本崭新的硬面笔记本,扉页上写着:“用于记录所思所想。愿笔耕不辍,心有所依。”
“心有所依……” 他在心里默念着这四个字,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混合着尖锐的痛楚,席卷了他。她看穿了他的孤寂,看穿了他精神世界的荒芜。她不是在可怜他,她是想给他一个支点,一个让思想不至于彻底湮灭的锚。
他伸出手,极其缓慢地、小心翼翼地,将三本书并排摆好。然后,他拉过那把吱呀作响的椅子,坐了下来。腰背挺得笔直,仿佛在进行某种郑重的仪式。他先拿起那本《平凡的世界》,并没有立刻翻开内容,只是反复看着扉页上的赠言。每一个字的笔画,都仿佛带着她的温度。
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暮色像墨汁滴入清水,无声地弥漫开来。屋里没有点灯,黑暗温柔地包裹住他。他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与黑暗融为一体,只有偶尔书页被指尖触碰发出的细微声响。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动了。他摸索着找到火柴,划亮,点亮了桌上那盏小小的煤油灯。豆大的火苗跳跃起来,驱散了一小片黑暗,将他清瘦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
灯光下,他翻开了《平凡的世界》。不是从第一页,而是随意地翻开。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铅字,那些关于黄土高原、关于生存与奋斗的文字,此刻读来,竟有了截然不同的意味。孙少平在矿区挣扎求生的身影,似乎与某个在田间地头笨拙劳作的影子重叠了。他不再是隔岸观火,而是感同身受。
他看到一处描写主角在极端困苦中依然坚持阅读的段落时,手指停顿了。他想起凌霜在灯下蹙眉思考的样子,想起她谈起理想时眼中闪烁的光。那个女孩,像一株顽强的小草,在石缝里努力向着阳光生长。而自己呢?就因为一次跌落,就要永远趴在泥泞里吗?
“不辜负她的期望……”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落入他荒芜的心田。他放下书,拿起那本崭新的笔记本。翻开硬壳封面,雪白的纸张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他拧开凌霜留下的那支半旧钢笔的笔帽,笔尖在煤油灯昏黄的光晕下闪烁着微光。
他该写点什么?写满腹的牢骚和绝望吗?不,那不是她想要的。她送他笔记本,是希望他记录“所思所想”,是希望他还能思考,还能向前看。
笔尖悬在纸页上方,久久未落。最终,他深吸一口气,用力写下了一个日期,然后,是新的一行字:
“今日,收赠书三册。当静心读之。”
字迹有些僵硬,却异常清晰、用力。写完这行字,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气。胸腔里那股翻腾的情绪似乎平息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重的、却带着一丝微弱光亮的决心。
这是一个无声的承诺。对他自己,也是对那个已经踏上归程的姑娘。他可能依然前路迷茫,可能依然身处困境,但至少,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任由自己沉沦下去。他要试着,像她期望的那样,在平凡甚至灰暗的日子里,寻找一点不平凡的意义;要像钢铁一样,经过锤炼,变得更加坚韧。
他将笔记本和书仔细地收好,放在枕头旁触手可及的地方。煤油灯的光晕温暖而坚定,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这小小的一隅。窗外,秋虫唧唧,夜色正浓。但在这个破败的小屋里,一颗冰封已久的心,因为一份珍贵无比的礼物和一个无声的承诺,似乎开始有了极其细微的、解冻的迹象。离别的愁绪依然弥漫,但一种新的、克制的力量,正在悄然滋生。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877/502164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