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老师
妞的眼光透过窗户一直送王老师走出院门,低头看看手里的信,自己又慢慢打开,信拿出来,坐王老师坐的地方,学着王老师的姿势,念信,我日夜,想,念的,秀丽。
呵呵,妞把信贴在自己的胸前,多好听啊,太阳多好啊,天真暖啊。
老婶子走进来,快别看了,吃饭。
妞拉着老婶子,把信小心递过来,念念。
老婶子无奈地叹口气,就念一遍就吃饭啊,我还得去他姑家拿白菜。
妞点点头。
老婶子拿过信。媳妇儿,花浇了,鸟喂了,我想你。
塞到妞手里,自己转身去揭锅端饭。
妞愣愣地,看着老婶子掀门帘出去,想想笑了,老婶子,不认字,呵呵,王老师刚才可不是这么念的。
王老师一直在学校和校长老师们修教室,学校一共四间教室,只有一间不用修,其余三间应该大修了,不然今年的雨水过不去。
三个老师一个校长做小工,干锄泥搬砖的活儿,请了两个泥瓦匠是大工,几人边忙边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妞身上,在本村,这也算个新鲜事儿。一女老师是同村人,问王老师,你天天写信,都写啥?
王老师正在搬砖,直起身抹抹脸上汗,没啥,我也不清楚她家情况,来来回回就那几句。
一个做泥瓦匠的也是同村人,接过话说,那媳妇儿长得不赖,就是脑袋有毛病,看人家穿戴,家里有钱。
女老师接过话,可不是,听说他老爷们可有钱有势呢,傻人傻福啊。
这儿才到哪儿啊,指不定咋回事儿呢,有钱人能要个傻子?
王老师沉默着,继续干活,妞在阳光里的身影,一直在他心头环绕。
又一个泥瓦匠开了口,李校长,这间可真没法儿修,非得翻盖了,这要下雨,非蹋了不可。
李校长叹口气,去年西墙就倒塌,王老师为救孩子自己胳膊都砸伤了,我往上反映了十来次,乡里没钱,咱村里更不用说,前天还去找教育局,局长说咱这条件还算好的,还有几间教室,有的村一个学校就一间房,说今年不考虑咱学校了。
另一个老师接口道,不是让全民办学吗,不行咱们就号召村民捐款吧。
女老师搭话说,谁家有多余的钱呢,日子刚刚起步。
校长放下手中活儿,看看大家,我看可以吧,没多有少,老师们也捐,让孩子家长们也多少捐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孩子们上课是大事儿,若教室真蹋了孩子受伤,咱们可成千古罪人了。
众人不语。
校长又说,看看大伙儿捐款的情况,不行了我再去找局长,要不帮咱们,我就在他办公室住下,不回来了。
王老师说,好,我捐十块。
校长看看他,别,这可是你半个月工资,还俩孩子呢,你捐五块吧,我捐二十。
两个女老师也说,我们也捐五块。
两个泥瓦匠停下手中的活儿,这样吧,俺们白干两天,不要工钱了。
校长眼角湿了,这不成,不成,就靠这个吃饭呢,多少工钱我照给。
两人说,校长别争了,谁家孩子都得上学,俺们也算出份力。
校长清清嗓子,声音洪亮,好,好,王老师,你写篇稿子,从今儿开始就在村喇叭上广播广播。连续广播几天,下周六上午开始捐款,咱们学校也布置布置,让孩子们都穿戴整齐点儿,队列,唱歌,唱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老师们做点花儿,气氛搞得热烈一点。
不管能不能行得通,总算是有了办法,大家干劲更足了。
晌午阳光十足,校长请大家到他家吃饭,说早起就让他家里的蒸了馒头,还有东北名菜,乱炖。
王老师说,我不去了,给孩子们做点饭,再把鸡窝收拾收拾,也顶不过雨季了。
校长再三邀请,说给孩子们送饭去,王老师不应,拍着身上的土,出了校门。
几人目送他走远,校长叹口气,一个男人带俩孩子,真不容易。
是啊,挣这几块钱,不够爷仨儿吃的。
校长收拾着工具,干点啥都比这代课老师强啊,他说舍不得这些孩子。
王老师到家的时候,老婶子也在,端了满满一碗饺子,正张罗着孩子们吃。
嫂子啊,你这,还送来了。
省得你再做了,孩子们吃上了,过去吧,你兄弟还打了酒,哥俩喝口。
好,好好,我洗把脸,一会儿就过去。
我先走了,给你们炒个鸡蛋。
别费事儿了嫂子。
张涛的大哥和大嫂都在,炕上摆了八仙桌,三大碗热腾腾的饺子,一壶酒,一盘炒鸡蛋,王老师进来,张涛大哥忙让着,老叔,上炕,脱鞋上炕里。
东北的大炕宽敞热乎,几人围坐在桌前,张涛大哥给王老师倒上一杯酒,来,喝口,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王老师端杯的时候,看看坐在对面的妞,静静地,专注地盯着他,这眼神没有任何内容,只是那么专注。
妞很开心,笑盈盈的,吃了五个饺子就离开桌子,靠在炕头儿的被子上,看着众人。
午后的时光总是很清闲,王老师和娘几个唠嗑,张涛大哥不时劝酒,王老师说可不能再喝了,下午事儿还挺多,抓礼拜天把教室修好,明天孩子们要上课了。
张涛大哥说,老叔,你这也得找个人是不,我老婶儿都没五年了,你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拉扯俩孩子不容易,有想法儿没?
王老师轻轻摇摇头,我一穷二白的,谁跟我不是遭罪,不找了,孩子大点儿再说吧。
张涛大哥给他夹个饺子,老叔,我表妹,今年三十五,老爷们去俄罗斯那儿倒腾服装,三年没回家了,这不前些天来封信,说是不回来了。我表妹长得精神也能干,一个姑娘今年都十三了,你看适合的话就见见面。
王老师连连摆手,不不不,兄弟啊,我没这心思,谢谢你了。来来喝酒。
妞直到晚饭也没动地儿,靠在被子上,望着窗外,看着阳光从南转到西,房里渐渐暗下来,老婶子又不知去哪家串门了。
村里的大喇叭,就在这时响了。清清楚楚传到了每家每户。
村民注意了啊,村民注意了,我是咱村学校的王老师,下面给大家念倡议书。为了孩子全民办学倡议书。
是王老师的声音,妞坐直身子,才感觉一直没动的身体有些僵硬,伸伸腿,有些麻,慢慢活动着下炕来。
打开灯,走到门口,侧耳听着。
全体村民,孩子的家长们,长辈们,我们学校已经建校三十七年了,三十七年来,学校的各任校长和老师们都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我村适龄孩子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去年还有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可是学校的条件越来越差,四间教室有三间需要修,更严重的一间已经修不好,需要翻盖,可是教育局和乡政府都没有资金。为了让孩子们能在放心的教室里学习,学校希望大家捐款盖教室。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校长捐款二十元,其他老师共捐款二十元。大家以自己能力为主,没钱也没关系,出义务工,下周六上午九点,在学校操场正式捐款。在此,学校代表孩子们感谢大家。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854/4237076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