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李先生松了口气:“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啊。”
忽然,李先生愣住了。
“您刚才说您是谁?”
“宋濂啊。”
“宋濂?就是被皇爷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并为太子和一众皇子之师的太史公宋濂?”
“正是老夫。”
李先生激动的哈哈一笑,又觉得这样有些失礼,连忙鞠了一躬。
“太史公勿怪,学生自启蒙时便听说过您的大名,一直十分崇拜您,故而才会如此失态。”
宋濂早就习惯这种被人崇拜的感觉了:“无妨,李先生,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
“放心?”
“我会教好朱七牛的。”
“哦,您说这个啊,放心,必须放心啊,嘿嘿。”
不久之后,李先生两脚发飘的离开了宋濂新居,走了老远后,忽然就咧开大嘴无声的笑了起来。
宋濂啊!
文坛半壁江山的江山!
我居然跟他见过两面,还在深夜谈过话,这件事够我子孙几代人引以为豪了!
目光转向朱七牛家所在的方向,李先生渍渍出声。
“老朱家这下可真是走了大运,七牛这小子能得宋大儒看中,将来出将入相也未可知啊!”
“可惜我才疏学浅,竟无缘教他。”
……
第二天天刚亮,勤劳的大河村村长便起床了,打算趁着太阳还没出来先去菜园浇浇水,然后再回来吃早饭。
可当他一打开门,便瞧见朱家一大家子都等在门外了。
“老朱,你们这是咋回事?拖家带口来我家吃早饭吗?”村长不明所以,开起了玩笑。
朱象道:“我们家分家了,来你这里登记一下户籍田册。”
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又历经元朝后期各种混乱,见惯了流民的破坏力和土地兼并的后果,因此开国后制定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田地制度,还搞出了路引这样的东西,为的就是让百姓仅活动在有限的区域内。
像朱家这样分家,朱四虎一家还要去县城的情况,自然就得向村长报备了,否则后果严重。
村长揉了揉眼睛,还以为自己没睡醒在做梦。
揉了好几下,村长才反应过来:“你们朱家分家了?这不应该吧,你家不是一向很团结吗?”
朱象把分家的缘由大概讲了讲。
村长的儿子也是私塾的学生,对于读书有多费钱多少有些了解:“唉,为这事儿啊,那也难怪了,手心手背都是肉,难搞啊。”
朱象点点头:“是啊,村长,你帮我们尽快做好登记吧,老四家的赶着去县城安家呢。”
村长也不含糊:“行,我这就搞。”
朱家刚从村长这里离开不久,朱家分家的消息便在村里流传开来。
村长得知后,气得不行,心里暗骂家里的长舌妇,却又不敢明着数落,只能随她去了。
村里人得知朱家分家,那自然是说什么的都有,有说赵兰心高气傲不知道自己几两重的,有说朱家老两口偏心的,有说小朱刘氏能干的,话里话外,都是闲话。
这天的早饭,倒是叫村里人全都吃了个饱。
无它,只因多了朱家奉上的两道菜。
一道叫‘热闹’。
一道叫‘好戏’。
消息很快就连黄家也听说了。
黄王氏是在吃早饭时听梅花提起这事的,静静听完后:“朱家四媳妇是个有远见的,那个七牛既然是个读书的材料,自然无论如何也得抓紧读书的机会,若是继续跟其他朱家人待在一个家里,早晚会被拖累,与其到时候闹翻脸,还不如现在就趁早分家。”
(https://www.02shu.com/5040_5040828/424084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